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579
精品課程中教學錄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初探
[摘要] 樹立精品課程中教學電視錄像也是精品的觀念,是錄制高質量教學電視錄像的前提。目前,存在于精品課程教學電視錄像中的多種問題亟待從觀念、人員、設備給予解決,以求高質量的教育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為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發揮最大的作用。[關鍵詞] 精品課程 教育電視錄像 本科教學質量 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教育部于2003年提出并組織實施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截至2006年底,獲得國家級的精品課程已經有1108門[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精品課程需全程隨堂錄像并上網,以求給相關教師、學生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講授國家級精品課程的教師,其課程內容和教學水平都不容置疑,都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對每一所學校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教學資源。然而,從目前網上調出精品課程教學電視錄像來看,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問題。(附表中列舉的幾個例子有比較規范的和有待改進的,供讀者參考)。 筆者從網上調出相當部分精品課程教學電視錄像觀察其音像質量,經研究對比發現下列問題: A、現行的技術標準不夠明晰,不易操作。B、錄制人員的責任心和技術水平有待提高。C、選用的器材檔次不夠,使音像質量在清晰度、色彩還原、背景噪音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D、上網后的數據總比特率過低,有些僅100 Kbps。E、有些學校的精品課程沒網上可點播的教學電視錄像。…… 等等。 上述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為提高精品課程教學電視錄像的質量,筆者經過調研、分析,提出下幾種解決方法: 一、制定更詳細的、操作性更強的技術規范。 詳細的、易操作的技術規范不僅有利于對教學錄像的音像指標進行評定,也有利于教學錄像的使用。(1)、現行標準的不足點:從教育部2004年修訂的《國家精品課程教學錄像上網技術標準》 [2](以下簡稱《標準》)中可以看出,有些技術指標并沒有量化,只是簡單的描述,因此存在著不同理解的空間,使得在執行、審核過程中難于操作。如在第一條的“錄像環境光線充足,……”,作為從事教學電視錄制的專業人員,我們能夠理解該條文指的是攝像時的照度要達到攝像機的標準照度要求(對專業攝像機標準照度在說明書都有標出),專業人員衡量照度是否足夠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是用照度表測量,這是一種專業的方法,不過要購置一個照度表。另一種方法是通過觀察專業攝像機鏡頭上光圈的指示值來判斷,如果增益開關置于0,自動光圈值大于5.6,就可以認為照度滿足要求。而一般人員就不一定了解光線充足的真正含義,以為能出圖像就可以。我們就發現有的電視錄像圖像非常暗淡,明顯是照度不足所致。至于《標準》中的“安靜”,筆者理解為教師在上課時學生很少交頭接耳,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現代教育技術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