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369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講述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分析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背景、內容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體系。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典型管理模式 管理體系解讀
在進入高科技時代的過程中,人們對技術的強調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管理因其與人的因素內在的密切聯系而使得其重要性日顯突出。因而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就更為重要。 一、人力資源管理概念 人力資源概念是在1958年由彼得.德魯克教授提出,直至20世紀80年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才真正為學術界所接受。人力資源管理從傳統人事管理發展而來,傳統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只見事,不見人,只見事務某一方面不見人與事的結合。傳統人事管理把人當作一種工具,注重是使用和控制。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以人為核心,管理的出發點著重于人,歸結于人與事的系統優化。至今對“人力資源”定義,內外學者不盡一致。總結內外學者的觀點,人力資源管理,通過運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對人這一資源結合相對應物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使得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二、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1、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背景 中國無疑是世界上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我國對人力資源管理還是顯得比較陌生。隨著我國改革、開發的不斷深入、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逐步擺脫傳統計劃經濟管理,所有有人的思想觀念活躍了,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也比較重視。我國人力資源模式的特點可以通過配置方式、管理手段、使用原則、激勵的措施四方面進行分析。(1)人力資源配置上:中國勞動力市場欠缺,國民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素質相對較差,人才供給與需求脫節。學校在培養學生的時候對人才需求關注不夠。(2)人力資源管理上:帶有典型中國文化痕跡,人們講求“親緣、血緣”關系,傳統家庭式管理,尊重權利,樂于穩定,功力主義較強,注重短期利益。(3)人力資源使用上:技術分工不細,技術水平落后,各工種各崗位之間需要有效銜接和協調作業,員工不能全面熟悉企業情況,只是埋頭自己的崗位,突發事情不能應急。(4)人力資源激勵上:單一工資制度,只是注重物質上的鼓勵,缺乏精神上的激勵,員工與企業之間不能形成共同體。現階段我國人力資源管理不斷完善中,還處于管事到管人的之間。我國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尋找符合我國國情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人力資源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