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第五中心幼兒園 [摘要] 在幼兒園里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游戲就是角色游戲,它是幼兒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形式,是幼兒按照自己意愿進行的,也是老師們極好的教育手段。大家都知道幼兒才是游戲中的主體.所以在角色游戲中,要體現幼兒的主體性,我們就要先尊重他們的自主性。本文就如何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進行了簡單的闡述,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主性;二是尊重幼兒選擇主題和情節的自主性;三是尊重幼兒講評游戲的自主性。有了這三個方面的尊重,相信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會更好的體驗到他們的自主性的。
[關鍵詞] 角色游戲 幼兒 自主性 正文: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小孩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而在幼兒園中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游戲就是角色游戲,它是幼兒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形式,是幼兒按照自己意愿進行的,也是老師們極好的教育手段。大家都知道幼兒才是游戲中的主體.所以在角色游戲中,要體現幼兒的主體性,我們就要先尊重他們的自主性,就要尊重他們選擇角色、選擇主題和情節的自主性,以及尊重他們講評游戲的自主性。那么什么是游戲的自主性呢?自主性就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個人對于自己的活動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和能力。因此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自主性就是幼兒對游戲活動的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和能力,包含兒童對游戲活動的決定權和參與權。我們又如何尊重幼兒的自主性游戲呢?以下是筆者根據幾年的教育經驗總結出的幾點淺顯之談: 尊重幼兒角色選擇的自主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因此,作為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的選擇和計劃活動,并鼓勵他們認真努力的完成任務。 尊重游戲前各種角色的選擇與定位。 游戲前角色的選擇很重要,它是幼兒對模仿對象的直接的反應。角色的定位可以幫助幼兒做出與自己的崗位及角色相符合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小班的幼兒大多是通過老師的幫助來進行角色定位的,而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因此他們在進行角色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自主性。為了尊重幼兒的選擇角色的自主性,我們班級專門為每位幼兒制作了一個角色卡,上面貼上他們的名字及照片,還相應的制作了一個大的角色選擇墻,里面設置有:幼兒園、建筑區、超市、醫院、美容院、點心店及小客人的插袋,每個角色插袋都有專門的圖標或標志及人數的限制,有幾個插袋就表明可以容納幾個人,這樣更加形象的向幼兒展示個角色的信息,也方便幼兒識每個角色區域,每天早晨幼兒進入活動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和插卡,這樣的過程體現了幼兒自由選擇的權利。當然整個游戲中的人物定位也盡在老師的眼底,方便老師對幼兒的及時指導。 尊重游戲中角色的豐富性與隨機性。 角色游戲一開始,他們就各自認真努力的扮演著選好的角色,可是有的幼兒在游戲中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情節的需要隨機的、臨時的充當另外的一種角色。也許就一小會兒,馬上就會回到原來的角色上去的,但當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請作為老師先別慌著制止,先看看他們有什么樣的打算或者想法,也許他們有更好的游戲創意出現。如:有一次在點心店里,服務員A在忙個不停,一會收拾餐盤,一會收拾水杯,一會又擦擦桌子,把餐廳整理的干干凈凈。過了一會顧客越來越多了,店里的幾位廚師也開始忙了起來,可是就在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A突然離開了點心店,他的樣子很急因為他沒有從大門口出去,而是從矮的籬笆上直接跨了出去,直奔銀行,快速的取了錢,只見他很有經驗的來到超市的一個角落匆忙的挑了幾樣東西后付了錢急忙抱著一堆東西回到了點心店里,并把這些東西交給了幾位廚師…… 從表面上看,服務員A好像并不能堅持自己的崗位,正當大家需要他的時候他卻離開了,又是去銀行取錢又是到超市買東西的,最后大家才明白他的意圖,他是幫助廚師在買東西,扮演了一次采購的角色。在游戲中孩子們的角色雖然都是定好的,但是他們會隨著情節發展的需要而進行隨機的改變,也許他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只是服務員,沒有必要去擔任采購員的職責,可是他們卻很開心去幫助別人,為了將事情做好他們就樂意多扮演一個角色。這也是孩子們游戲中有趣的地方,他們往往在游戲中創造出新的角色,而且不知道這種角色的名稱是什么。 還有一次是在水果店里當老板的B和C,當店里的顧客少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聊天,聊著聊著就扮演起了娃娃家的角色,B責怪C就知道偷吃水果,都掙不到錢了,家里的孩子都快沒有奶粉正需要錢買點奶粉呢。而C則不好意思的說:下次不偷吃就是了,我們不是已經賣水果掙了好多錢嘛,我現在出去一會,到超市給孩子買奶粉去,說著他就拿了一些錢出門到超市去了。實際上他們的身邊根本沒有孩子的扮演者也沒有布娃娃作為代替,這些事情只是他們根據平時看到大人們的生活模仿想象出來的,本來他們的角色很簡單就是水果店的老板,但是經過自己的想象他們又給了自己另外一個角色就是夫妻和孩子的爸爸媽媽。這樣的隨機性的角色是經常會發生的,如果角色偏離的很厲害,作為教師的我們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加入游戲進行間接的引導,如果幼兒沒有偏離角色很遠,而且很合情合理,那么我們沒有就必要去阻止他們。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角色的隨機性,因為他們在創造新的角色。 尊重幼兒角色主題及情節的自主性。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以便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條件,提高教育效益,注意保持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非直接指導的活動的適當比例,保證幼兒每天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地進行活動。”就是說角色游戲的主題和情節可以根據幼兒當前階段所感興趣的事情來定,要既尊重幼兒的自主性,又能夠提高教育效益,那我們就要做到以下兩點: 教師隨機引導并豐富已有的角色游戲,隨機的增加游戲的內容。 記得我們剛開設菜市場不久,營業員D和E都很認真很敬業,他倆一起把菜場的菜都擺放出來,然后叫賣起來:“快來買啊,今天的小菜很便宜。”一聽到喊聲,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們都趕來買小菜了。他們在菜場里又是挑又是揀的,一下子就把菜場里的菜給挑剩的寥寥無幾了,兩位營業員馬上向我報告說菜市場里的菜都不多了,怎么辦呢?我趁機引導他們說是呀,那你們知道蔬菜是怎樣來的嗎?D想了想說是地里種出來的,E說是大的菜場運過來的,要去進貨的。我說對呀,那我們去進貨吧,他們疑問的相互看了看,突然D大叫起來說:我有一個好辦法了,我們請另外幾個人去當種菜的農民伯伯,他們去把娃娃家里用過的菜收回來,我們再從農民伯伯那里進貨把菜送回到小菜場,這樣就又有菜啦!”。說干就干,很快農民伯伯被他們找來了,我提醒他們:農民伯伯是種菜的,他們不是負責回收菜的,就讓他們當回收站的老板吧。于是新的游戲內容出現了,多了一個回收站,也就多了一個回收站老板的角色。 教師留心觀察幼兒的最新興奮點,創建新的主題游戲。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筆者認為教師在幼兒的游戲中是引導者,參與者,尊重幼兒自主性的同時還要善于發現幼兒對事物的敏感度和興趣度。對游戲有利的,教師要積極的引導,使游戲規則更加完善,趣味性更加濃厚。每次游戲中,我總是發現有幾個幼兒特別喜歡選擇當顧客,我問他們為什么的時候,他們卻不肯說,我決定跟蹤他們弄個究竟,首先他們來到銀行取了錢就直奔超市的玩具柜臺,買了大大小小很多的奧特曼玩具,然后幾個人就找個偏僻的角落圍在了一起,開始他們的交流,交流的內容無非就是他們扮演各自手中的奧特曼角色,然后再一起創編情節,一起演繹新的奧特曼電影,偶爾還會添加一些變身、打怪獸的動作及聲音,他們表演的特別投入。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真正扮演的不是顧客的角色而是一個演員的角色,為了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能動性,我們在接下來的角色游戲中增設一個新的主題游戲,給幼兒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也給他們一個表現自己表演的才能的機會,于是我們創設了小舞臺的游戲,讓小演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表演節目,可以是唱歌,舞蹈、武術、講故事、還可以時裝秀、變魔術、演小品等等,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如果當初沒有尊重他們創新角色的自主性,就不會產生新的主題游戲,就不會有游戲的角色拓展,就不會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 尊重幼兒評價游戲的自主性。 角色游戲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伸縮性,隨著幼兒身心的發展,游戲的主題、形式、以及時間的長短及角色的分配等方面也都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著,不同年齡幼兒角色游戲的發展水平是大不相同的。我們除了在角色、主題、情節及內容方面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也要在評價上尊重他們的自主性。幼兒對游戲的評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對材料運用的自主評價 自主性游戲的材料的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能夠引起幼兒的樂趣和調動他們游戲的積極性。因為在游戲中,幼兒除了和同伴的交流大多數是和這些材料打交道的,因此材料運用的合適與否,直接關系到游戲的質量,而在評價的時候他們會照實的講述自己的使用心得和喜歡不喜歡的理由。這時就要要尊重幼兒對材料的評價,因為他們是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如:在美容院的游戲中,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材料,包括成品和半成品,有各種各樣的洗發水、護發素、洗面奶、護膚油等空的瓶瓶罐罐,真是眼花繚亂。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見到大人們才會到專業的美容院去美容、理發什么的,還享受各種各樣的服務,特別是這些瓶瓶罐罐的誘惑力很大。因此,每次的美容院的隊伍排的最長。他們喜歡這個游戲的理由就是因為這里有豐富的游戲材料。如果缺什么材料,或者什么材料損壞了,他們會在講評的時候全部告訴老師,然后我們大家一起來收集整理,這樣游戲的材料就會得到不斷的更新和豐富。而這樣的過程正是因為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和主人翁的意識才能夠得以進展的如此順利和精彩。 對游戲過程的自主評價 游戲的整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的參與為主體的,因此,他們對游戲過程的評價最有自主發言權,他們會發現游戲中的銀行服務員對顧客的態度不是很好,會發現點心店的上菜速度很慢,也會發現超市里的東西亂七八糟,營業員只顧著自己玩沒有整理物品等等。這時候,作為教師在尊重幼兒所表達的情況的同時還要引導幼兒自己如何去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幼兒懂得他們才是游戲的真正主體,讓他們學會遇到問題嘗試自己解決。這些游戲過程中的瑣碎的事情恰恰就是游戲的過程及表現,他們的發現會讓教師了解沒有注意都得細小的情節,希望借助老師的力量來改變這種“不規范”的現象,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幼兒評價呢? 對自我及同伴的自主評價 活動評價要求評價的形式和內容要反映出教師是否促進了幼兒主體性的發揮,在評價過程中還要多鼓勵幼兒對自己的游戲行為和游戲成果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指幼兒在游戲活動的評價環節中,自主地發表對自己、同伴作品看法的過程。 每一次游戲結束后,我還沒有開口說話,就有很多幼兒高高地舉起了他們的小手,他們都希望參與講評,說說自己今天又參加了什么游戲活動,買了哪些好吃的東西,玩了哪些有趣的玩具,搭建了很漂亮的建筑,幫助同伴解決了怎樣的難題等等,有的時候他們還會展開小小的但很激烈的討論,如,一次,他們說游戲的時候總是有別的小朋友來搗亂,把建筑區、水果店、還有美容院的東西弄的亂七八糟,建議老師開設警察的角色,來專門的抓哪些搗亂的人,持有反對觀點的人認為:那只是幾個不乖的小朋友,沒有必要請警察來幫忙,如果有了警察,那些搗亂的人更開心就會更加愛搗亂了……討論的最終結果是,下次游戲的時候先嘗試設立警察的角色,但是抓到了搗亂的人之后該怎么辦呢?我還是將問題留給了幼兒。不管最終的結果怎么樣,都沒有關系,因為在這個自主評價的過程中,那些快樂的或不快樂的瑣事能夠讓老師和同伴們一起來關注,共同來分享,就是他們只最開心的時候。 評價是游戲結束后的一個重要不可缺少的環節,一方面要求教師有針對性的評價,有利于深化活動內容,并為下次游戲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將活動前的準備、活動中的指導和活動后的評價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幼兒的自我發展,促進游戲水平的不斷提高。 總之,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情緒往往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格羅斯的“生活準備說”把游戲看作是兒童對未來生活的無意識準備,是一種本能的練習活動。事實上角色游戲也是教師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綱要中也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作為教師在支持、參與及引導幼兒游戲的時候就要尊重幼兒的游戲自主性,讓幼兒在游戲中根據自己的年齡特點、思維、意識、情感等方面滿足自己對周圍環境、人事、事件的模仿從而達到內心的需要,同時也可以從過程中實現對幼兒各方面的教育啟蒙。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