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信息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逐步進入了一種數字化傳播文化的狀態。隨著互聯網絡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和日益普及導致了獨特的網絡語言現象,而網絡語言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于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甫一誕生就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偏愛,發展神速。這種富有時代特征的新語言現象的背后實際上是社會發展對語言所產生的極大影響和推動所造成的。既然要論網絡語言的特征那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網絡語言。本文將通過對網絡語言的認識,來探討網絡語言的特征。 [關鍵詞]:網絡語言;認識;認可;流行原因;基本特征; 引言 既然要論網絡語言的特征那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網絡語言 簡而言之,網絡語言實質是一種社會方言,是特定社會群體之間約定俗成的交際工具。其實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數字、符號來表示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這種夾雜了數字代碼、外語字母以及諧音假借文字寫成的網絡語言,簡單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維和情緒變成語言符號。由于網絡的特點,網友之間幾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過鍵盤輸入來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輸入的原因,網絡語言的特點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溝通方便。這些新新語言可能網下人覺得難以理解,但上網的人卻覺得非常有趣,而且在網上不用那么“一本正經”地交流,是他們在緊張學習生活中自我解壓、盡情宣泄的一種方式。 1)為什么網絡語言會得到這么多人的認可呢? 1、網絡語言幽默詼諧、風趣生動,具有很強的反諷效果。2、 網絡語言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類型,始于輸入的簡潔,但是又不受其束縛。3、可以豐富表達手段,用表情和動作的圖形,用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傳遞微妙感覺。4、形象直觀,增強語言的表現能力。在網絡中,網民們還充分利用鍵盤上的符號,創制了許多極為生動形象且風趣符號。5、可以避免直接使用不雅詞匯。 6、標新立異:這種創新性主要體現在詞匯和語法兩個方面:一是對已有詞語的變異使用及新詞新語的創造;一是對常規語法的突破。
2)常用的網絡語言流行原因 首先,好玩,使用起來方便。聊天時使用這些語言大家都懂,都用 其次,節約時間,可少打不少的文字。在網絡語言中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規律,但事實上無論是諧音語、同音字詞、簡縮略語、借用還是疊加,都比原來更加簡單易用,也就更節省時間, 第三,張揚個性以引起別人重視。網絡語言成了網友展示其個性的最好的工具,風趣幽默、新奇的網語自然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最后,掩飾個人身份、年齡、性別和語言習慣。在網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大俠”,而不愿“自甘墮落”為“菜鳥”。如果你想在網上“混”,你就不得不學習網絡語言,并且還要學習在恰當的時間恰當使用。網上沒有身份、年齡、性別門檻,只要你學或者只要你有心年輕,你就可以“神侃”。 對于網民來說,網絡語言有著獨特的魅力。一位大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網絡語言也是一種文化。首先,為了省事,比如網上說“再見”,一般只用數字“88'代替,時間久了也就約定俗成。其次,不少網絡用語有它自身的意義,比如”菜鳥“、”恐龍“之類,要是直截了當去說”你真是一個差勁的新手“,或是”這個真是丑女“,就感覺失去了應有的味道。還有用”灌水“來形容在論壇上濫發帖子,就很形象,換了其他詞可能表達不出這個感覺。網上畢竟是一個相對自由的虛擬空間,用現實的規范去規范它,反而不大現實。 3)綜合上述可以得出網絡語言具體現以下特征: 詞素的組成是以字詞為主,越來越多的英文字母和數字還有少量圖形加入其中。 除了漢語中原有的詞語外,大量的新興字詞參與其中。同時網絡也演變了一些詞義,或擴大或轉移,或變化其情感色彩。這些詞語都是新興網絡語言中的重要生力軍,若不懂得這些詞語,那就成了網絡中的文盲——網盲了。 特征: 1.有大量的諧音詞。網絡語言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數字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易于輸入和諧音的關系,一些數字的組合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另一方面,網絡交際過程中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在用漢語拼音輸入法進行漢字輸入時,一般不進行選擇,而是在當前輸入法默認的情況下就按了回車鍵,于是導致了一些有趣的諧音怪詞的誕生,在網絡這個特定的環境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廣泛流傳開來。如: 570:我氣你。 57350:我只在乎你。 57386:我去上班了。 57410:我心屬于你。 I服了U:我服了你……周星星片子里的經典臺詞。例句:你居然能讓清歡不對你說“不”,I服了U! 伊妹兒:Email的音譯,電子郵件的意思。也可簡稱為“妹兒”。例句:青眉從來不用伊妹兒,給她寫信是沒用的啦。 酷:也說“褲”、“庫”,Cool的音譯。 偶:臺灣普通話“我”的讀音。 蝦米:啥,什么之意,來自閩南語發音。 口耐:也說可耐,可愛之意。 等等。 2.“網蟲”們隨機使用的但已被圈內公認的各種縮略詞。這些縮略語的來源主要是公認的縮寫詞匯,電傳、傳真英語的縮略符號或用數字代替字母縮合詞。如: BT:①Bit Torrent的縮寫,是一種P2P(點對點)共享軟件,中文譯名“比特流”或“變態下載”。②“變態”的縮寫。 ZT:①“轉帖”的縮寫。②“豬頭”的縮寫,引申有ZT3,豬頭三;ZT4,豬頭四。例句:青眉鄭重告訴俠客社區的俠友們,ZT一定要注明。 PP:①“片片”的縮寫,片片指代照片。②“屁屁”的縮寫,屁屁指代臀部。 GG:哥哥的縮寫,指代男性,有時候女生用來指代自己的男友。與之相對的是MM,妹妹或者美眉的縮寫,指代女性,有時候男生用來指代自己的女友。 NB:牛×的縮寫,北京方言里用來表示嘆為觀止之意。 等等。 3.大量運用表情符號。由于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人與人之間還不能夠實現面對面的交談,所以一些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的組合就被用來表達喜怒哀樂等等情感。由于這些符號的組合形象生動,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所以在約定俗成以后,發展成為了網絡語言中一個重要的補充體系。如: o(>﹏<)o不要啊 O(∩_∩)O哈哈~ o(≥v≤)o~~好棒 等等。
4.由網絡人群新創或約定俗成。如: BC=白癡 SG=傻瓜 FQ媽的 LJ=垃圾 BT=變態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灌,是一種美德。 什么什么,才是王道。(舉例:惡搞才是王道。) YY是我思考的方式,BT是我追求的境界。(來自貓撲) 等等。 網絡語言一直在不停的豐富和淘汰中發展著。 如果留意和總結一下近幾年人們在表示憤怒時常說的詞語就會發現一條清晰的演化路線。這是一個人民群眾在語言使用過程中選擇的過程,那些不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詞語最終會被拋棄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 4)結語 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1996:115)曾明確指出:“在任何時候,同表面現象相反,語言都不能離開社會事實而存在,因為它是一種符號現象。它的社會性質就是它的內在特征之一。” 網絡社會是一個多語社會,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可以通過網絡聯上同一個站點,因此網絡語言存在著明顯的語言混合現象。在任何一個多語社會,通過頻繁的語言接觸都會產生這種語言混合的現象。新一代的網絡人見面打招呼時說“hi,你好”;分別時說“bye,再見”;道謝時說“thanks”或“3x”。在這個言語社團里,并沒有絕對的權威,誰都可以暢所欲言,可以創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種語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很快就會在網上傳遞開來。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方言,產生于自由網絡空間的網絡語言有著強大生命力,并很可能逐漸從網絡世界向現實世界滲透。 總之,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語言越來越多的介入我們的生活,掌握和使用網絡語言的人也越來越多,對現實語言的影響也將逐漸增大。弄清網絡語言的基本特征,是促進網絡語言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