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傳統的教學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演示型課件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在數學教學教學中有效、合理地應用演示型課件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一些事物更加具體化,更接近生活,也能夠讓學生適應多變的社會需求。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將演示型課件合理、有效地應用到日常的教學中?又如何發揮演示型課件教學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關鍵詞]:課件 興趣 具體化 生活化 創造性思維 應用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影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改教師向學生單向傳遞為師生、生生多向傳遞交流,改模仿記憶為自主探索。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多媒體課件已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現實的意義。本文從數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的實踐出發,闡述了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必要性,探討了它在教學中的優點,分析了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如何選擇素材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原則。旨在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數學知識本身就抽象,難以理解,而學生的思維以形象為主,不利于理解與接受。如果要將抽象的數學變為形象的數學,就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媒體進行教學,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多媒體課件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數學教學中,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課件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下面,我就談談課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課件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除了教師的行為、語言,教學的設計之外,采用課件教學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 例如:在《認識幾分之一》的數學課中,我運用了計算機設計出多媒體課件: 教學片斷“分餅游戲” 師:出示盤和餅,問:盤里有幾個餅? 生:盤里有4個餅。 師:出示小朋友,問:平均分給幾個小朋友? 生: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 師:出示分餅過程,問:每個小朋友分得幾個? 生:每個小朋友分得2個。 師:用虛線把盤中的餅平均分開,讓學生觀察。問:2個餅占這盤餅的幾分之幾? 生:2個餅占這盤餅的1/2. 師出示闖關練習題(略) 學生用很快的時間就能說出答案。 根據孩子的心理,我用了他們喜歡的圖示上課,通過聲情并茂的電教媒體對學生形成刺激,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要,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動畫、聲音、色彩等來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實踐證明,演示型課件可以使枯燥的數學變為有趣的數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思維能力,這樣一來,我們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教與學融為一體。 用課件教學還可以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便于學生容易接受。 例如:在教數學中加法運算時,我們可以用課件出示幾種小動物,讓同學們很直觀地可以把它們相加出來,圖文并茂,形象生動,也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聯想。 在《觀察物體》一節中,讓同學們說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物體的形狀各是什么?因為小學生憑空想象力太差,這時,老師用課件出示(在各個面用不同顏色),同學們會很清楚直觀地觀察到每個面各是什么形狀,這樣便把抽象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形象,也便于學生容易接受。 還有一次,我在教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時,有的同學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較模糊,這時,我就用Photoshop軟件制作了幾幅圖(能讓兩半完全重疊的圖形),讓同學們很直觀地看到怎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下課后,同學們都議論紛紛,說這節課既生動又易懂,同時也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這樣我們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形、聲、色功能吸引并引導孩子們在課堂上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去解決問題,并培養孩子們觀察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利用課件演示,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及道德情操,有著重要的作用,上學期剛開學時,我發現我們班里一部分同學總是上課遲到。 根據這現象,我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課中,設計了一個小男孩有一個好朋友:鬧鐘,每天早晨好朋友叫他起床上學,他總是懶洋洋的,有一次,小鬧鐘生氣了(電池沒電了),早晨不叫了,結果他到學校遲了到,讓教師批評了,看到這時,同學們都議論紛紛,說小男孩不自覺,這時老師提問,那么小男孩應該怎樣做呢?同學們都說,應該每天自覺按時到校,同時班內經常遲到的同學也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勇敢地站起來保證說老師我從此以后再也不遲到了,請老師相信我,從那以后,班內的同學一個也沒有遲到過,所以從數學現實出發,將生活中的現象和學生的現實情況接合,設計教學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 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使數學課堂生活化 生活離不開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課件演示有助于更好地提示事物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及規律,有利于各種能力培養。例如:在學習《找規律》這一節時,我設計了“小白兔拔蘿卜”課件演示,先蹦出一只小兔子,再接著顯示拔蘿卜,依次這樣,一只小兔子拔一個蘿卜,指導學生思考討論,然后,讓學生說說有什么規律,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思考觀察能力。 在學習小數加法時,同學們總是算錯,于是我便在課件當中設計了一個超市,里面擺放了好多小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并且上面都標有價格。 教學片斷: 師:老師今天帶同學們一起去逛超市怎么樣? 生:太好了。 師:同學們喜歡什么就可以拿什么了,但有個條件,這個超市沒有收銀員,是一臺自動投款機,如果把錢投對了,門就自動打開了,你便可以走了,如果算錯了,不但錢沒了,而且東西也不能帶走。 這時,同學們都很細心、認真地算起賬來,竟然沒有一個同學算錯,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甚至忘了這是在教室里,他們還在很入迷地計算該付多少錢。 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從小熱愛數學,喜歡數學,對數學知識充滿興趣,以便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低年級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生動激趣。 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的基礎。處于學齡初期的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動力往往被學習興趣所左右。因此,在課堂的導入環節精心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努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獲取知識。多媒體這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正好適應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它能使形、聲、色、動、靜發生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并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例如教學新世紀小學數學一年級“統計” 內容時,我設計課件引入“釣魚比賽”。色彩鮮艷的畫面、生動活潑的卡通人物給孩子們以美的享受,在比較真實的展現釣魚過程的同時,使他們體會到記錄的重要、方法的多樣。進而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又如教學一年級“確定位置”內容時,為了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的重要性,我設計這樣的情境:播放多媒體課件(配位置示意圖),同時配合敘述“小雞第一次去姥姥家,天黑了不知道回家走那條路……”。問:“同學們,你們說怎么辦呀?”“我們一起幫助迷路的小雞找到家,好嗎?”在充滿童趣的情境中,孩子們深感幫助別人的責任重大,個個積極動腦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媒體憑借其特有的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掌握數學知識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也增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運用多媒體課件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例如:在數學課中有“圖形平移”這么一堂課,如果讓同學們憑空想象或在紙上去畫,都容易出錯,但用課件演示效果會截然不同,這樣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把頭腦中的疑惑用眼前的畫面很直觀地就解開了,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又開發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演示型課件可以模擬動畫實驗,增加了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增加學生空間想象的源泉。為學生創造了獨立獲取知識的空間,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及學生的創造性和思維能力, 對于有余力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課件中的課外拓展知識進一步彌補了重共性輕個性的不足,使各層各類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和發展。 我們相信,多媒體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演示型課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會更廣泛的應用和普及起來。 數學與其它學科不同,它注重思維運動,不僅要傳授枯燥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還要通過數學知識進行思維訓練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傳統數學中,這點很難表現,我在實際教學中已深深體會到了,而課件演示能力及強,通過以上實例,要實現這些功能,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演示型課件在數學教學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演示型課件主要是供教師使用的,教師一邊操作軟件演示一邊講解。這種“人腦+電腦”教會“人腦”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