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課改下的師生關系 [摘 要] 內容摘要:怎樣才能讓英語課堂充滿感情,讓課堂和諧呢?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情感交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陶冶情操、發展健康和諧的人格,這是新時代社會賦予教師的任務。 [關鍵詞] 和諧 師生關系 英語教學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列為課程目標之一,指出它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新的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改革就是強調對學生情感的關注。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情感交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陶冶情操、發展健康和諧的人格。這是新時代社會賦予老師的任務。那么怎樣才能讓英語課堂充滿感情,讓課堂和諧呢?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在實踐中我有幾點感悟。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習的前提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教學過程,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而且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心靈碰撞的過程,更是學生沐浴教育愛的過程,只有用真實的,對個人的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態度,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1、首先教師要改變角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平時保持微笑,要讓每個學生感覺到你喜歡他,關愛他,有時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撫摩學生頭的動作,一個鼓勵的眼神都能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關愛。教學中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錯誤要寬容,尤其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在我教的班級中就有這樣一名學生,這個孩子上課愛講話,還常常做出一些怪異的事情,逗的全班同學發笑,令我很頭疼。而且他的學習成績也很差,班里的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同桌換了好幾個,原因是他總是欺負同學,不是上課擰同桌,就是說話影響到別的同學聽課。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和這名學生進行了交談。看到他臟兮兮的小臉,我不由的笑了,我幫他把臉擦干凈后,才開始了我們的對話。那天,他出奇的聽話,我沒有過多的語言,也沒有太多的批評。后來,他每天的英語作業都能認認真真地完成,非常工整。他下課常常喜歡到我跟前來跟我說話,交談時他說的最多的就是“老師,他們都不跟我玩。”突然,我明白了為什么他常常在上課的時候發出那些怪異的聲音,原來他是孤單的,他需要同學的關注。于是,我決定幫助他重新回到同學中間,讓他感受到來自同學的關愛。我在課堂上帶著孩子們玩游戲時,當許多孩子爭著想跟我一組時,我會大聲的將他喊到我身邊;上課時,常常會把一些簡單的問題交給他回答,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我就夸張的表揚他。當我越來越多提及到他,有意無意的告訴孩子們他是個可愛、聰明的孩子,于是有一些孩子慢慢地接近他,下課時,會有人喊他一起去玩,我知道我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效果。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常常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孩子的心田是一塊奇特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 2、要多贊美,少批評。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了解學生的優點,并加以真誠的贊美、這個原理也符合當今流行的“賞識教育”理論。孩子們一旦得到老師真誠的贊美,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因為孩子們都有表現欲,獲得的贊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們的行為習慣、思想表現、知識水平就會越來越接近教師的期望值。一位詩人說: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贊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贊嘆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產生情感的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這首詩說的多好啊,教師應盡力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而不能總是看到缺點。總之,一個不會贊美的老師是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3、微笑是至關重要的。一位政治家曾說過:“一個微笑,價值百萬美元。” 教師面帶微笑,從容而自信地走上講臺,會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加強友誼合作的橋梁。一位教育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濟,教師面帶微笑的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橋梁,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汁。人與人相逢時,各種表情中,只有微笑才能給人以春風拂面的感覺。記得一位學生曾對我說過:“老師上課做游戲的時候,你對我們笑了,我們每個人心里都象抹了蜜一樣甜。”聽到這樣的話,我感覺到老師的微笑魅力居然這么大,它是學生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啊。 二、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培養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要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達到情感的溝通。 1、多使用鼓勵性語言,用美好的語言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每一個人都希望受到表揚,所以要想增進師生間情感溝通,教師在課堂上要多使用鼓勵學生的語言,只要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當學生答對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Very good /Great / Wonderful / Well done /等等。即使學生回答錯了,教師也不要批評,而是要給予及時的幫助與提示,并給予鼓勵:Try again / Think it over /等等。教師的話會給予學生成功的鼓勵,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參與交際的信心。 2、多采用合作學習,培養合作精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組織學生運用group-work ,pair-work或team-work等方式進行合作。這樣小組內互補,互相幫助,有利于共同提高。在小組活動中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讓他們了解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每個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認可,由此學生就會有一種被重視、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和自信心都能大大增強。 3、興趣的價值在于讓學生參與教學中得到樂趣。有動機的外語學習,學習效果好,而無動機的外語學習,學習往往成為負擔,學習效果不佳。教學實踐表明:越能讓學生發覺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發參與學習的欲望。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采用游戲方法來滿足小孩子喜歡玩的天性。采用猜猜看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采用TPR教法來滿足他們活潑好動的特性。以課堂教學形式的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積極主動的轉變觀念,轉變角色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總之,創造各種有利于他們學習英語的活動讓他們參與,使他們樂學,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4、課堂教學氣氛是課堂的一種態度與情感結合的表現,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氣氛。課堂氣氛活躍而有序,每一次成功的體驗又有可能推進二次成功。多次的成功便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并逐步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為學好英語奠定基礎。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奮異常、相互感染、從而人人都參與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得用抑揚頓挫、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這樣能給學生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只有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才能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才敢于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從而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才能的興趣。在授課時,如果老師嘗試著模仿一些怪聲音,這樣會有利于增加授課時的趣味性,有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在跟錄音朗讀時,學生往往會刻意模仿那些怪異的聲音,老師也不必要為了盲目的追求課堂紀律而打擊孩子的好奇心或壓抑他們,允許他們模仿也許更容易讓他們進入文中的故事或情境,更有利于知識的接受。其實,學生的這種樂于模仿的行為正是一種英語學習興趣的體現。你只有善于發現他們的興趣點,積極發掘并激發,這樣才有利于其興趣的培養。也只有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下才可能有完全的釋放自我、發展思維、張揚個性。 三、和諧的課堂氣氛中,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1、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興趣產生的催化劑。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個方面給予關注,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尤其如此。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學生對老師所教的內容有沒有興趣,興趣多少跟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有著直接的聯系。老師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好的教法是激發興趣的重要因素。教無趣,必不樂學。只有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他才可能喜歡學這門功課,樂意去學。所以和諧是指師生之間的感情聯系,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愛是將教學中存在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愛是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的心靈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 2、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敢于開口說英語。當你面對那些膽小、基礎差的學生時,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和鼓勵性的語言。因為這些會給他們莫大的鼓勵與支持,會讓他們感覺到那份親切,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因為有了情感的傳遞與交流,促使學生在英語課上學習興趣大增。由此不難看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個催化劑在提高學習興趣方面所體現的超凡魅力! 3、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條件。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習的影響,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告終的學校內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 因此,作為教師,應該象朋友一樣以真誠之心,搭起愛的橋梁。和學生多聊天談話,讓學生正確認識世界,認識生活,以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走向新的人生。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甚至與學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的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 總之,我們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讓良好的師生關系為課堂教學服務,讓課堂成為和諧的課堂。教育的道路是漫長的,言傳身教是如此的重要。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也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與探索,新世紀的教育為老師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這將是教師心中為之奮斗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教師教學中的唯一規范。在我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必定堅持對學生人性的關懷,讓學生在愛的微風細雨中健康成長。用心去教育每一名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到快樂;用愛去灌溉每一名孩子的心田,讓他們在溫暖的太陽下健康的成長,這是我們教師最大的心愿。 教師,任重而道遠啊!
主要參考文獻:[1]陳家麟:《學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2]張承芬:《教育心理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3]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4] 盧家楣 《教學內容的情感處理策略》《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