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數學課堂語言 [摘要]課堂教學語言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來越受到了教育者們的重視,在數學課堂上數學語言是尤為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數學術語,分不清某些詞語的話,就難以學好知識和教好學生。特別對于當今的教育社會來說,數學思想無處不在,實際生活應用中和數學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學數學課對于一些學生而言,數學課是枯燥無味的,有很多詞語難于理解,例如自然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等等。怎樣才能使學生輕輕松松地完完全全地掌握知識,學以致用呢?語義和句法兩者兼顧。[關鍵詞]語言 理解 語言障礙 互譯 數學術語 從學校畢業到現在已三年多了,在自己讀書的時代不覺得有什么,現在教書了,從學生當中能看出許多存在的問題,要是我們當年讀書時就能發現下面存在的許許多多的問題的話,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上大學。這三年多的時間里我與學生在一起,經常去思考他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錯誤時,總結了一點點經驗: 一、學生的現狀 目前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狀況,可以用“困難不小,錯誤不少”這八個字來概括。不少同學常常因為語言障礙而弄錯了題意,最近在網上看到了幾則有關老師就語言障礙對學生進行的調查,很有代表性。 1、江蘇常州市教研室的楊裕前先生對學習平面幾何困難的學生做了調查: (1)幾何概念、名稱占5.11%; (2)幾何語言的理解和敘述占28.7%; (3)看懂圖形并回答問題占12.7%; (4)講清道理占38.17%; (5)沒有什么困難占15.06%。 、 可見,語言障礙是學習平面幾何的重要問題之一。 他還做了一項調查: (1)A、B、C三點(不在同一直線上,給出圖形)中每兩點畫直線,可以畫幾條直線? 據統計,13.2%的學生雖然能正確畫圖,但卻回答說“可以作一條直線”,說明對“每”和“可以”兩個詞的理解是不深刻的。(2)讀句畫圖:三條直線兩兩相交有20.8%的學生不能正確畫出圖形,說明“兩兩相交”這一短語學生不容易掌握。 (3)任作直線AB,在AB上任取一點C,在AB外任取一點O,分別過C、D兩點作AB的垂線。 有30%的學生將圖畫成如下圖,這說明學生對“任作”、“任取”等詞理解不清楚。
2、陜西師大數學系的本三平先生也對初三學生學生數學時的語言障礙進行了調查。認為:“第一、學生在識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對相近或相似的內容不能做出正確的辨析。 例如:下列語句中對的是( ) A.一個數的正的平方根是算術根 B.一個數的平方根是算術根 C.一個非負數的非負平方根是算術根 D.一個非零數的正的平方根是算術根 其答錯率達到51% 第二、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語言表述領會不深,缺乏語言間的轉換能力。 第三、學生對數學對象、關系和運算的語言概括有一定的困難。 例如:給出數列10、8、11、9、12、()、…它的第六個數是什么?并敘述規律。 (提示:例如2、4、6、8、10…,它的第六個數為12,規律是:從第二個數起,后一個數等于前一個數加2) 答錯率為60%。 第四、學生在解題時不善于使用定義。 第五、學生對非常規的語言表述很不適應。” 以上兩位先生的調查,盡管對有些錯誤產生的原因是否真正屬于語言障礙,還可以商議,但它能夠反映出當前學生存在著的主要問題,也就是說明了中學生學習數學是有一定的語言障礙的,并且這是一些學生學不好數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沒有下過書面調查,但從平時與學生的交談及學生課堂和作業情況來看,確實是這樣,例如:直線L1和L2的夾角與直線L1到L2的角,學生總是分不清楚,常常把公式混淆不清,可見語言障礙是學生學不好數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數學教師的現狀 課堂語言對教師來說是必備的基本功,有人曾經說,教師是靠嘴巴吃飯的,沒錯,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語言含糊不清怎能讓學生學得好呢?往往教師說錯的一句話是學生一直能記下來的名言。如果教師對語言有障礙,讓學生分不清,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對這門功課不感興趣了。其實與每一個學生天生的興趣是無關的,一部分學生為什么上課不聽講而講小話或睡覺呢?原因在于他們聽不懂。為什么會聽不懂呢?可能與自己沒有學有關,當然也與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教師能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讓它變得生動有趣的話,學生還會睡覺嗎?當然可能我這樣太夸大其詞了。但可見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如讓大家看看下面這些某些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如“兩”與“二”不分,“連接”與“連結”的混淆,圖形中的“圓”寫成“園”;口語方面,把“等式成立”說成“等式不變”,把“sin2α”讀成“sin平方α”,“連心線”替代“圓心距”等;數學術語方面,分不清“消去”和“約去”,“單位長度”和“長度單位”分不清;基本概念方面,“14時”與“14小時”混淆,“千米/小時”簡化為“千米/時”,“是”和“叫做”不分;等等。 三、幾點建議 1.數學中某些詞句的規范化的研究。除了前面提到的“或”、“和”、“且”、“非”這些邏輯連結連結詞外,中學數學課里的“當”字的使用,“必須”和“只需”,“有”、“只有”和“有且只有”等等的使用,還有一些符號的讀法也是很混亂的,都需要達成共識。 2 .提高學生掌握三種數學語言——自然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的互譯的能力。數學語言的不同形態各有自己的特點,符號語言比較簡潔、嚴謹,可大大縮短語言表達的“長度”,有利于推理、運算;圖形語言有清晰的視覺形象,能直觀的表達出概念、定理的本質以及相互間的關系,在抽象的數學思維面前起著具體形象化和幫助理解的作用;而自然語言比較自然、生動,它能將數學命題的含義更加明確地敘述出來,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數學命題是以符號語言出現,解題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審題時,常常會畫出草圖進行分析或轉譯為自然語言從而深刻領會題意。如果數學命題是以自然語言形式表達的,如應用題,為了便于計算和進行推理,則需要引進字母變量建立模型來解題。至于一個幾何命題,離開符號語言與自然語言的互譯將寸步難行。這些都說明解題時三種數學語言間的互相轉譯非常重要,如果學生具備了三種數學語言互相轉譯的能力,就可以達到簡縮思維過程目的擺脫思維受阻的困境,從而促進數學的學習。 3.教師要鉆研教學語言,確保教學語言準確無誤。教師作為教學的化身,他的語言是傳授知識,教育學生最直接的工具,是一門很實在,很豐富的藝術。它除了具有簡潔易懂、啟發性、邏輯性、趣味性等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準確無誤。要使教學語言準確無誤,就必須概念清楚。 4.數學語言要形象生動、風趣幽默。 數學盡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但其構成形式卻以一定的“形”存在著。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驅動學生的數學想象。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面對的大部分中學生都比較好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盡量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彌補教學內容的呆板、枯燥,使學生能從課堂中收獲樂趣。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還可以拉近師生關系,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但是,課堂教學的幽默應和教師深刻的見解、新鮮的知識結伴而行,應與耍貧嘴區分開。教師不能人為地穿插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笑料,更不能濫用幽默去諷刺、挖苦學生,這樣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課堂語言的趣味性在實際運用中要講究一個“度”。 5. 數學語言要具有賞識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特別是通過賞識的語言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滿足,生發學習興趣。那么,賞識性語言怎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課堂上對學生的賞識不僅要及時,而且要恰當。要恰當運用賞識性語言評價學生,教師就要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正確公正地評價學生;要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力求給學生一個個性評價,避免千人一面;評價要情真意切,使被評價者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滿足。同時,語言還可以與眼神相結合,傳遞無聲的信息。 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已經創造出很多的經驗,幫助中學生過好語言關,但是語言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還遠遠沒有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我國省市級以上的數學教學雜志幾十種,每年發表的研究解題的文章多得難以統計,而關于數學課中的語言問題的文章卻寥若晨星,希望廣大的教育者一起來研究。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