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才心理因素的培養
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兒童的教育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高發達的社會,各層次的不同分工,人們生活的環境大同小異,,構成了繽紛復雜的現代社會,社會環境的復雜多變影響了兒童的心理變化,對他們的成長成材也起著關鍵的作用,怎樣才能促進兒童的心理狀態朝良好的方向發展呢?以下是我提出的有關論點. 家庭的美化教育 家庭美育的培養途徑就是通過對現實美和藝術美進行的。 分為現實美和藝術美兩大類:現實美重要指大自然、生活環境的美和人的言行、品德的美;藝術美重要指文學、音樂、舞蹈、戲劇、各種工藝美術等。 一、家長對兒童進行美育的基礎。 藝術美的教育是兒童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設置的環境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刺激,能促進兒童主動、積極的發展。家長要盡量利用藝術作品,開展藝術活動來增進孩子的美感,培養其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使孩子生活愉快,性格活潑開朗。 1、音樂教育 音樂是積聚靈感,催化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那么音樂與兒童素質提高有關系嗎?答案是肯定的。音樂可是提高兒童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可提高兒童的生理素質。 如何對兒童實施音樂教育呢? 首先,家長要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了解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技能,使自己能正確知道自己的子女。特別是現代家庭。經濟收入普遍提高,大多數家庭已具備有音樂的設備。家長要和孩子一起聽聽音樂,接受熏陶。 其次,讓音樂伴隨孩子的成長。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音樂教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起床,吃飯,游戲,入睡等不同情景,不同時候選擇相宜的音樂讓孩子聽。家長還可以在孩子欣賞時,結合情緒的變化給孩子講故事,也可以合著音樂的節拍做游戲、畫畫。 2、美工教育 美工教育包括繪畫、欣賞、制作等內容。美工作品它具有直觀性,可視性、形象生動。有助于鍛煉兒童的視覺,又能夠發展兒童的觀察力和藝術想象力。美工教育也可使兒童產生美好的情感,凈化他們的心靈。 首先,家長要激發孩子的美工活動的興趣和創作欲望。 兒童一般對形象好,色彩鮮艷的圖畫、小物品表現出極大的欣賞欲。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一些美工作品供兒童欣賞。另外家長可教會兒童簡單的繪畫、泥工、手工、紙工等技能。為使兒童有創作欲望,可設置一定的情景。比如,帶兒童去觀看馬路上過往的汽車,了解汽車的特點。然后教兒童用泥塑汽車,用筆畫汽車,用歌唱汽車。 其次,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作品。 對孩子的作品,家長不要一下子就否定,對孩子千萬別說:“做些什么,怎么一點也不像。”了解孩子做時的想法,自己的理解,也許會從中感受到孩子獨特的見解。作為家長就應該給予熱情的評價,聯系實際展開想象給予評價。家長對孩子的作品不能計較孩子的技法,只要孩子能畫出或構造出物體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并能表現出一定的情節性,就應給予肯定和贊揚,使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3、學藝術教育 孩子的語言是在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發展的。早期的語言發展不僅直接影響到一生,還直接影響到整個智力水平的發展。而文學藝術是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反應人的思想感情和社會生活,對孩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別是一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豐富兒童的知識,發展語言藝術,還可以讓兒童受到美德教育,讓他靜靜地看著雪花飄落,然后問他有什么感覺。 首先,家長要創造條件。 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郊外游玩。可帶孩子外出旅游,去觀海,游名勝古跡,還可以準備一些風景畫供孩子觀賞。同時,家長要注意掌握一些自然常識。同家長要注意正確解釋一些問題。當然,如果家長實在不明白的,可將問題記下來和孩子一起去請教老師或查閱資料尋找答案。把詳細的答案告訴孩子,這對于孩子認識事物,解決疑難大有裨益。 其次,家長在帶領孩子欣賞自然美時,要對孩子邊看邊指點。為提高孩子的欣賞美的能力。家長可用簡短的語言向孩子描述景色。也可用兒歌,小散文來啟發情感,使藝術語言和眼前的美景融合在一起。總之,大自然是對孩子進行美育的好教材,家長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在自然美的懷抱里學習,成長。
關于非智力因素
一般認為智力因素包括六個方面: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創造力。則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感、興趣、性格、動機、目標、信念、世界觀等方面。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心理學上講,感情、興趣、性格、動機、目標、信念、世界觀等,是智力發展的內在因素。一個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發展,還可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貪圖安逸,勢必影響其智力的發展。
興趣是兒童成才的動力 興趣是一個人對客體的選擇性態度,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就產生情緒的快感,這種選擇性態度,稱作為興趣,興趣隨年齡的增長有所變化。 要使兒童適應環境,對生活充滿熱情,就要善于培養兒童的興趣。廣泛的興趣,使人精神生活充實,并能應付多變的環境。積極的興趣能豐富人的知識,開發智力,廣泛而穩定的興趣,能開闊眼界,使人知識豐富。長期穩定的興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維爆發出創造性的智慧。興趣對孩的學習活動更為重要。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學習的動力,多靠已形成的興趣左右。主要是直接興趣(具體形象事物本身引起的),如看電影后學習英雄的美德,也模仿反面人物的言行。發展積極興趣,對提高學習效率十分重要,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一個人走向事業成功的開始,有人總結世界上數百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們對所研究的科學事業內有濃厚的興趣。無論是誰,持久地從事一項無興趣的活動,不僅難以成功,而且有損身心健康。 2、良好的情感是兒童成才的催化劑 情感總是與認識緊密相聯。消極情感阻礙智力發展,積極情感推動人的智力發展,特別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斷地探索新的知識,保持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努力克服困難。情緒是情感的具體形式的直接體現,美好的心境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條件,能使人產生學習興趣。良好心境能使注意力集中,記憶效果好,想象力豐富。情感有調節作用,能引起和維持人的行動,有排除障礙的功能。情感直接影響身體健康,有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需要得到滿足,會產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極壓抑會造成精神疾病。和諧、歡樂、團結的生活環境的健康情感的重要條件,將愛與合理要求相結合,不僅使兒童得到充分的愛,而且也能制止不合理的要求。增長知識,提高認識,有培養深厚情感的基礎。情感總是伴隨認識而產生和發生,只有對某種事物的了解和認識比較深刻,產生的情感才會深刻。對祖國的愛,是建立在對祖國的認識上,對父母、老師的愛更是是如此。沒有認識基礎的情感,就會失去理智,從而會干出愚蠢的事情來。孩子知識貧乏,經驗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培養相應的愛、憎、好、惡的情感,消除消極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對兒童影響極大,成人要用健康積極的情感去影響兒童,要消除消極情感對孩子的腐蝕。培養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促進智力發展。 3、意志力有兒童成才的柱石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廈,那么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就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意志對人來講,這比天資聰明更重要得多。因為,一切創造與發明和事業的成功,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歷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實現。為達到一定目的,必須克服不利于達到目的的情感和行為,俗話說:”不要意氣用事”,要用理智戰勝情感,就是此理。另外,意志也是反常行為,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做自己不喜歡,但又必須要做的事,即我們常說的,要戰勝自己。古語說 “幸福的人不是隨意支配金錢的人,而是能隨意支配自己的人。”孩子的精力與能量一樣,若能控制,就能成為輪船、火車的動力,若任其發展就會造成危害。意志使人的行動更為自覺,能在活動中獨立的完成任務。 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才有不斷的進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為達到目的,去選擇方法和手段,積極活動稱為動機,這就是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目標的長短,對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樣。目標長遠則動力作用大,目標短小,產生動力則小,象人走路一樣,預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時就會感到累,預定走100里,走了幾十里覺得累。當然孩子小,一下達不到更高的目標,長遠,崇高的目標,從近處著手,逐步培養,引導孩向長遠目標奮進。家長要想將學習目標變成孩子的志向,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目標要切合孩子的實際,不要定得過高或過低,一旦目標制定,要嚴加督促,嚴格執行,決不要妥協。在實際生活中要隨時隨地注意磨練孩子的意志,將活動堅持到底,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實現目標。教會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鍛煉意志方法,并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參與檢查和評價自己的行為和意志。 父母對孩子采取家而不嬌,嚴格而又民主的態度,孩子性格特征大多表現為熱情、直率、活潑、獨立、大膽、自信、即不屈服權威、又尊重別人。 可見,家庭環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爐,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熏陶和培養。
參考文獻: <<兒童心理學>> 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學前兒童教育學>> 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兒童教育>> 浙江教育報刊社主辦 <<請珍愛你的孩子>> 盧勤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