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材料制作的教玩具與小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摘 要] 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離不開知覺材料的,對小班幼兒來說,由于年齡較小,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保持的時間短,只有鮮明、具體生動、新異多變的材料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現成的玩具價格昂貴,且玩法單一機械,對小班幼兒沒多大吸引力,而相反一些廢舊材料如瓶子,廢布,紐扣等制成的一些教玩具,由于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玩法多樣,可激發小班幼兒的活動興趣。小班幼兒的游戲活動可運用廢舊材料制成的教玩具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并通過對材料的操作,引起幼兒對探索角、動手角、數學角等游戲活動的興趣,并培養小班幼兒最初的創造力。 [關鍵詞] 游戲活動 廢舊材料 小班幼兒 創造力 一、課題的提出與目標 人類的整個歷史是一部創造思維的發展史,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因此對幼兒進行創造力的培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曾幾何時,運用廢舊材料創設游戲環境悄然成風,似乎游戲中有了廢舊材料的呈現,就顯示教師有了綠色的環保意識。而我認為我們不能簡單地追求“綠色”時髦,當我們的環境注入了綠色的理念和思想時,我們更應該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幼兒。幼兒的感知是很敏銳的,我們要從有利于幼兒發展的角度來創設游戲的環境,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情感和行為意識。因為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離不開知覺材料的,對小班幼兒來說,由于年齡較小,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保持的時間短,只有鮮明、具體生動、新異多變的材料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現成的玩具價格昂貴,且玩法單一機械,對小班幼兒沒多大吸引力,而相反一些廢舊材料如瓶子,廢布,紐扣等制成的一些教玩具,由于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玩法多樣,可激發小班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應以培養具有創造力的現代人和未來人為出發點,通過各種自制教玩具,幫助幼兒不斷獲 得多方面的經驗,幫助他們怎樣學習、如何思考,不斷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本課題旨在探索在小班幼兒游戲活動中運用廢舊材料制成教玩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并通過對材料的操作,引起幼兒對探索角、動手角、數學角等游戲活動的興趣,并培養小班幼兒最初的創造力。 二、研究內容 1. 廢舊材料制成多變性、層次性、可操作性的教玩具。 2.變廢為寶的教玩具如何促進幼兒的創造力。 三、研究方法 觀察法。 教育經驗總結法。 四、研究措施 教師運用廢舊材料制作教玩具時要有創造意識 創造力是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的,幼兒對活動沒有興趣也就談不上創造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變廢為寶”制作教玩具時,應根據瓶子,布料,紙盒等材料特點使其有變化,有新異,引起幼兒的思考。 1.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制作教玩具。 小班幼兒注意保持時間短,喜歡色彩鮮艷、新穎多變的教玩具,可利用瓶,紙板進行設計如:動手角:給瓶娃娃喂糖。 利用各種大小形狀不同的瓶子設計成有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嘴的瓶娃娃,讓幼兒給瓶娃娃喂糖,給瓶娃娃喂糖的工具可以是大小不一的小匙。由于活動有了變化,幼兒的興趣就很高。語言角:給動物穿新衣。 利用廢紙板經涂色裁剪后制成各種活動動物頭,各種式樣的衣服及褲子。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操作。 例如:小兔穿紅衣綠褲,也可變成小熊穿黃衣藍褲。幼兒的每一次操作就是一次搭配,這樣大大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也能一些創造性的小對話。 科學角:找五官。 給幼兒提供用廢舊材料制成的臉的輪廓圖及各種各樣廢布制成的五官(眼睛、鼻、嘴、頭發和耳朵)貼絨材料,幼兒可以 按意愿進行操作,可以拼小妹妹也可以拼小弟弟,可以拼笑的臉,也可以拼哭的臉。 2.制作的教玩具應玩法多變。 體現在一物可以有多種玩法,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百玩不厭。 如:利用厚實的廢布及尼龍粘接帶制作成適合小班幼兒操作的玩具袋。 數學角:對應。 幼兒直接在玩具袋上進行操作,也可看顏色進行對應,也可看圖形進行對應。還可以根據點子進行對應,對應物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水果,還可以是蔬菜,總之,每一次操作都會有新的變化,而且用廢布制成的教玩具安全美觀很受幼兒的歡迎。 數學角:小小超市。 也是用廢布制成的玩具袋,幼兒根據玩具袋上點子數字及實物的提示,用廢紙盒做成的小汽車給超市運貨,這種有情景有操作有思考的教玩具很受幼兒喜愛同時也能激起幼兒創造思維的火花 。 利用活動材料的提供給幼兒創造的機會 幼兒的創造能力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實踐操作活動又離不開材料的提供, 所以,教師不僅要給幼兒創造活動的各種材料,而且不要輕易地干預幼兒的活動,這樣有利 于幼兒創造思維和能力的發展。 1. 給孩子一個自由度。 在沒有成人過多干預的情況下,孩子的創造思維容易發展。在實際情況中,發現了這樣 幾個例子。在動手角的鈕扣畫中,在一塊廢布制成的背景上我釘了很多紐扣,幼兒在操作過程中 ,大膽發揮想象,在天空中鈕上了太陽、小鳥、云,在草地上鈕上了紅的花、黃的花……在花上面鈕上了小蝴蝶,一幅美麗的鈕扣畫就完成了。這幅畫上的東西也是用廢布制成的而且都可以活動。當幼兒拿下后,第二次操作時,可以和前一次不同。這個活動給了孩子一個想象和操作的自由,他們就能創造出各種圖案不同的鈕扣畫。又如科學角中的找樹葉,在廢布制成的大樹上縫上鈕扣,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尋找不同的樹葉,然后 把布制的樹葉鈕在大樹上、蘋果樹、石榴樹、銀杏樹、柳樹……又如語言角的會變的“畫”,在一塊廢布制成的背景上,有四個口袋,每個口袋放著不同種類的東西,有動物,有云朵,有蘑菇,有小花 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從口袋中取出故事所要的角色來創編故事,沒一次編的故事都是不同的,有城堡的故事,有小動物找朋友的故事,有做游戲的故事,幼兒的每一次操作就是一次創造的過程,給了孩子一個自由度也就是給了孩子一次創造的機會。 2. 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在數學、動手、科學等科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利用材料自由創作,對幼兒創作的稚拙的畫和手工作品、編出的簡單兒歌、簡單的小發現等,教師都要善于以贊賞的態度鼓勵他,讓幼兒知道成人是贊賞他的獨立創作,讓他感受到創作后的喜悅,以激發其進一步創作的動機。 廢舊材料制成的教玩具可以促進幼兒的創造力 自古以來,我們的教育多推崇傳授形教育模式,你教我學,使孩子的頭腦里產生一種思維定勢,想問題按照一個固定的思路,辦事情總是在一個框框里進行,這樣的孩子難有創造意識 ,又從何談創造能力。而變廢為寶的教玩具給了孩子一個操作的機會,使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創造。所以,我認為廢舊材料制成的教玩具有利于孩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如孩子在下棋時會問:“為什么骰子上是大的數字就要去找棋譜上大的數字做朋友?”“為什么秋天的樹葉有的黃有的綠?”“為什么新年樹上有那么多的禮物?”……由此可見,提出問題是創造、創新的基礎,對創造有重大的前提作用,變廢為寶的材料的提供能激發孩子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如給瓶娃娃喂糖,黃 色的糖可以說成是檸檬糖,也可以說成生梨糖,還可以說成是香蕉糖。又如數學角中的圖形 排序,可以按顏色排,也可以按大小排,還可以按圖形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對鍛煉孩子的 創造力極有好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培養了其獨立思考、勇于探索、自信的品格,同時這些品格的形成也有利于提高孩子們的創造能力。 創造性是主體性的一種及其重要的表現,創造性在不同的年齡的個體身上有水平的差異,但在不同個體身上也有發展模式上的差異。就是說,即使在較低階段的個體身上,也可能有發達的創造樣式,小班幼兒奇特的幻想力就是這樣一種樣式。在游戲中,我們除了要為幼兒提供部分主要玩具外,更需設立“百變箱”,為幼兒提供大量可“以物代物”的材料。根據小班幼兒的知識經驗為他們提供一些半成品:飲料瓶、白紙、盒子、棉花、小棒等等,孩子們利用這些半成品創造性的玩他們自己喜歡的玩具、游戲——盒子上加一條皺紙成了“媽媽的小包”、盒子上棉花成了“帶霜的冰箱”、二根小棒合在一起成了“我家的刀”.....幼兒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該為孩子提供合適的教玩具,讓他們比較容易地沿著知識的臺階,一步一步地走進創造的大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