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寫話訓練 [摘 要] 低年級學生不善于積累寫話素材,不會寫話,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多方面打開思路,從直觀形象的看圖寫話、遷移模仿、想象、編故事和觀察生活中真實的事情等角度下手,挖掘源頭活水,為今后習作打下基礎。 [關鍵詞] 寫話 形象 模仿 想象 創新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關于低年級寫話的闡述中說要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低年級寫話是今后習作的基礎。而我們面對的低年級孩子,他們天性好玩,觀察能力差,對周圍的事物大多缺乏了解。所以他們不善于獲取和積累寫話素材,以致于許多學生進入中年級開始練習作文后,往往感到頭痛,不知道寫什么,更不會得心應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要有意識地和學生一起找到“可炊之米”,找到寫話中教和學的規律,鼓勵他們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見、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 一、借助圖畫,寫直觀形象的東西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心理學也指出:低年級兒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的。有形有色的東西,是孩子產生好奇的刺激物,是他們思維的原生物。它讓孩子眼睛發亮,讓孩子禁不住伸出雙手觸摸,大腦也隨之處于積極運轉的狀態。教學實踐中,有針對性地選擇形象直觀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圖片所表現的情節,再對所獲得的表象直接進行加工,有助于形成不同的思維結果。我們可以讓學生先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再細致觀察,合理想象,敘述圖義寫下來。看圖寫話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把平時掌握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過程。因此,加強看圖寫話訓練,不僅能使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得到培養,而且能使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翻閱蘇教版語文課本,或是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往往使你浮想聯翩,或是色彩繽紛的花或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學生更是津津樂道。第一冊練習6“學用字詞句”安排了一幅黑白兩色的、充滿生趣的畫:彎彎的小河邊,一棵梧桐樹上的葉子正一片一片飄落下來。河面上,一只小螞蟻正在樹葉船上爭撐著篙,快樂地過河呢!河岸上小草一叢叢,天空中云兒一朵朵。我讓學生先給畫面涂上顏色,再編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在進行到編故事、講故事的環節時,學生擬了幾個題目,每組再請一名同學按自己擬的題目講故事給大家聽。當還有同學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紛紛舉手要求講故事時,我抓住機會,要求他們把自己看圖新編的故事寫下來。結果有的同學寫了《小螞蟻過河》,有的寫了《小螞蟻買菜》,有的寫了《小螞蟻鍛煉身體》,還有的寫了《小螞蟻找朋友》、《小螞蟻遇險》等,都很生動。簡單的畫面,淺顯的意思,利用形象直觀的圖片,能一下子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他們腦中的相關積累,提高教學效果。 二、寫模仿遷移的東西 語言學家呂淑湘曾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教育心理學認為,小學兒童思維獨創性的發展趨勢是:先模仿,經過半獨立性的過渡,最后發展到獨創性。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口頭語言是他們不自覺的模仿對象,教材的課文范例是他們學習語言文字的主要模仿對象。學生可以在仿照教師教學用語和課文范例的過程中尋找到自己創造性運用語言的快樂。所以,低年級學生要完成從讀到寫的過渡,模仿不失為一條捷徑。 低年級的課文生動有趣、淺顯易懂,課文中有許多可以用來進行寫話練習的范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特點,幫助學生“找米下鍋”。《螞蟻和蟈蟈》一課中,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和“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是一個很好的模仿例子。教師首先提煉出關聯詞:“有的……有的……個個……”,再提供學生熟悉的幾個情景提示,比如“課間操場上”“六一慶祝活動時”等,讓他們用關聯詞說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習了詩歌《家》《雨點》《鮮花和星星》《水鄉歌》等之后,引導學生發現規律,聯系實際生活,進行仿寫,學生很樂意表達。他們寫到:“文具盒是鉛筆的家,書包是文具盒的家,教室是書包的家,學校是我們的家。”“雨點落到草葉上,在草葉上滑滑梯。雨點落到荷葉上,在荷葉上打滾。雨點落進花朵里,在花朵里搖搖籃。”“我最喜歡冬天滿地的雪花:這里一片,那里一片,真比草原上的牛羊還多。草原上,遍地都是牛羊:這里一群,那里一群,真比冬天的雪花還多。”……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模仿是創造的基礎。仿寫由于方法來自模仿對象,內容來自生活,學生樂意寫,就能寫好。 三、填補空白,寫想象中的東西 想象是創造的先導,是思維騰飛的翅膀。因為想象是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成為新形象的過程。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也說:“想像之所以想像,就是為了彌補現實。”作品的藝術形式要求精練、含蓄,這就給讀者留下了一些可補充的空白,給人以想象的時間和空間。教學時,讓學生填補這些空白,以全面完整把握內容,從而披文以入情;教學中,應當抓住這些空白點,激活學生的想象。 教材中,有的課文留有情節空白,有的留有結尾空白,還有的用省略號給人無盡的想象空間。比如《世界多美呀》一課,學習了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省略號所代替的內容進行填補:首先創設情景,用精美的圖片,把學生帶進無邊的大自然,尋找其它景物的繽紛色彩,再適時補充一些“ABB”式表示顏色的詞語,學生就會順利連接,形成句子:“秋天,稻子成熟了,金燦燦的。” “果園里的蘋果是紅通通的。”“冬天的大霧是白茫茫的。”把這些句子有機組合起來,就是一篇很好的寫話。這樣,學生對世界的美麗,對自然的喜愛便躍然紙上,對課文的理解也進一步升華。 低年級學生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來理解他們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釋這個世界。作文需要想象,而低年級學生正以想象見長。學生頭腦中相當數量的、具有穩定性的表象貯存,已經有了作為想象活動的對象,教師巧妙利用課文空白對學生適當的引導點撥,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任意馳騁。 四、創意編織,寫創新的東西 創意是創造性思維的外在表現。孩子靈動的雙眼中,時刻都在閃動著異樣的光彩,因為他們每天都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新鮮的東西,奇特的景觀,因而產生一些奇思妙想。他們天真爛漫,愛聽故事愛幻想一些稀奇古怪、成人無法想象得到的情節。他們只是聽故事、說故事,還不能滿足這種淺層次的心理需求,會產生更深層次的表達需要,當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激活他們腦中的創意區塊時,他們就能通過自編故事,獲得更大的滿足。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就進行練習:由聽、說逐步過渡到編、寫。 復述性地寫。指導復述性地寫,要分步驟分層次進行。首先要讓學生認真仔細地聽,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對故事的情節有個連貫完整的印象;其次,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要把故事說得有條有理,清清楚楚,不含糊,不混亂;最后,再指導學生把故事原原本本地寫下來。 創造性地寫。創造性地寫,難度要高些。孩子們很喜歡聽故事,續編故事是一種很好的寫話形式。教師可以先講故事的開頭,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續編故事。故事的結局可以多種多樣,但要合情合理,讓學生在充分說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把話寫具體,寫通順。因為其想象空間比較大,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表現出極大的參與欲望,意想不到的思維火花往往會不斷迸發。小學生大都愛看童話,教學中可以讓他們用幾句話來編童話故事。幾乎每個學生都能編個簡單的童話,《追太陽》《水上聚會》《一把大大的荷葉傘》……各種各樣的都有。似乎都是順手拈來,但每個故事都有板有眼。 童話是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文體。童話愛憎強烈,是非分明,促人醒悟,催人奮進,許多孩子是伴隨著童話成長的。童話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兒童的天性;童話的表現手法——擬人,符合兒童的思維。童話以切近兒童生活實際的題材為內容,以接近兒童口吻的語言來敘述。從童話的這些特點看,兒童天生擁有寫童話的本能,他們幾乎能自發地以童話的形式來寫童話。因此,讓低年級學生寫童話體作文,能使他們擁有廣闊的天地,樹立足夠的信心,使他們快速起步、正確起步。這樣由聽到說,由說到寫,用編故事的形式訓練低年級學生寫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有豐富內容的習作機會,提供了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使學生有話想說,有話想寫。 五、關注生活,寫自然生成的東西 作文教學要從兒童經驗出發,向兒童生活回歸,低年級寫話也應如此。《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習與兒童生活經驗的結合,讓兒童從自己的經驗中建構認知。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如果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生活實踐的感受,引導他們有選擇地把某些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何愁他們不真實地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呢?因為生活如豐富多彩的萬花筒。每天的穿著打扮、父母的叮囑、上學路上的風景、電視新聞、家庭成員的閑聊、節日的歡樂、心中的委屈、和同學的爭吵、一次游戲、一次興奮、一張相片、一次電話、甚至夢境,都是學生寫話的好材料。 大自然是生命的搖籃。身邊的一草一木,周圍的小貓小狗,自然界的風雨雷電,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帶著學生利用各種機會進行觀察,比如觀察小雞、抓蝸牛、養烏龜等活動,有了教師的參與,學生就會樂此不彼。窗外,春雨悄悄地下起來了,冬雪慢慢地飄下來了;“轟隆隆”下雷雨了,“呼呼呼”刮臺風了;五顏六色鮮花開了,閃閃爍爍星星眨眼睛了……觀察過后,學生眼中有物了,心中有物了,自然筆下有物了。 生活是個大課堂,只要教師帶領學生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觸摸,用心靈去感受,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有可寫的東西。來源生活,來得自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實踐證明,當你引領學生找到源頭活水時,他們自然會對生活的感受、體驗和思考有感而發。讓我們從學生特點出發,重視形象直觀、模仿、想象、創新、自然生活等方面,放開寫話的內容,放低寫話的要求,讓學生視寫話為一種快樂、一種需要。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法》 王振宇《小學兒童想象力的培養》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