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幼兒歌舞中情和趣的培養 [摘 要]幼兒歌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促使幼兒將音樂和肢體動作和諧統一地結合起來,并完美地展示。現代幼兒歌舞活動并不是單調地教會幼兒會唱幾首歌或會跳幾只舞,而是作為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的一種手段,要求老師將幼兒歌舞活動從設計到組織都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歌舞活動由感興趣到中主動參與,從而豐富他們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關鍵詞]幼兒、豐富情感、興趣愛好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能很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而愛好和興趣是孩子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幼兒去探索知識并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非凡的態度,是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熟悉傾向和情緒狀態。 音樂的真正價值,在于我們和音樂接觸。由節奏的美,使肉體和精神共鳴共感,而表現節奏的行動;由和聲的美,使人感到調和統一,而養成調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統一,而養成統一性。因此,我們要憑著音樂的生氣和趣味,滲透到孩子的生活里面去,使孩子無論在學習中、游戲或勞動中,都能有意志統一,行動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現,也就是使兒童生活音樂化。我愛幼兒歌舞,孩子們更愛幼兒歌舞,因為幼兒歌舞“活動型”、“創造型”的,他們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豐富情感。形成活動潑開朗的個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的美,產生愉快的心情。 一、“情”的感染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征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怡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動人”,通過“美-成-理”的過程,使人產生情緒體驗煥發高尚情感的激蕩,思維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因此,我在幼兒歌舞教育中,首先抓住“情”字,通過師生間的互諧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發展,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 (一)作為教師必須要正確的教學觀和兒童觀 教師與幼兒是平等的。在游戲或各種活動中,教師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同時應尊重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密切關注幼兒的發展需要,遵循以上的原則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和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指導態度將直接影響著孩子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自己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課時精神飽滿、態度積極,心情愉快。在幼兒歌舞的教育中,我時常以表揚為主,幼兒好勝好強,正確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對幼兒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是一種強化方式,可以激發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自信心,用激勵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應看到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進步,并給予及時幫助,表揚,表揚會激發幼兒的愛好,在實踐過程,我發現對剛入園的新中班幼兒來說,這方面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時的幼兒在音樂能力方面的發展有一定的個別差異性。在上歌舞課時,有的幼兒膽膽怯怯,就連聲音也不敢發出來。針對這樣的例子,我在平時,就以鼓勵表揚為主,對幼兒表現的動作總是能多看一眼,或滿足的一笑,或說一句鼓勵話,這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我經常以和藹可新的態度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總以老師、媽媽、大姐姐的多重身份去感染幼兒,培養幼兒與我之間的親情,有這這種親情,孩子們會在我身邊無拘無束地跳呀、唱呀,大膽地表現自己,培養了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音樂活動能力。 (二)作為教師應有豐富的感情 老師的感情對于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因為一個教師絕不能是一個冷漠的人,人們常說我是一個長不大的女孩。總是嘻嘻哈哈似科不懂得什么叫煩惱和憂愁,尤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但在我自己的內心深處,深深體會到在事業、孩子和生活中給我的感受是無窮的樂趣。所以當跳起幼兒歌舞時,我常把自身的感情對孩子也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 我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對每一首幼兒歌舞都作研究和分析,領會每一首歌舞中,該表 達的情感內容例如,我在新授歌曲《媽媽的眼睛》這首幼兒歌舞,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其中所表達的“母親”的慈愛,和藹可親,和孩子對“母親”的熱愛、尊敬、眷戀等情感,通過遙望天空中的星星從孩子們的眼神中一一表現出來。為了強化這幾種情感的表達,我在音樂的第一遍時通過歌詞內容的配樂先朗誦給幼兒聽,讓幼兒不僅會音樂他們的感染力,而且讓他們更能領會到此曲給他們的情感。 由于我對教材的感情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將這些感情充分體現在我的表演中。所以使一首簡單的幼兒歌舞有了豐富的情感體現,孩子們也愿意表現,使幼兒歌舞教學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趣”的引導 愛好和興趣是孩子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幼兒去探索知識并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非凡的態度,是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熟悉傾向和情緒狀態。興趣愛好是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前提。幼兒在意識控制自已行為的能力較差,學習積極性直接受愛好支配、因此在幼兒音樂教育目標上應把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放在重要位置,在激發愛好的基礎上,讓幼兒自主參與學習,從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一)讓幼兒多接觸音樂 在日常生活中恰當地,不斷地提供音樂刺激,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使幼兒的音樂天賦得以很好的發揮,主動參與活動。 (1)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 如在區域活動中,在班中設立“音樂區”,其中放置不同的頭飾、彩帶,適合年齡特點的節奏樂器。通過播放音樂,讓幼兒自由表演,自由創作,培養了幼兒音樂的活動能力和對音樂的樂趣。 (2)將音樂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 來園時,教室里播放一些輕聲悅耳世界名曲,使幼兒一時園就進入一個安靜、舒適音樂藝術環境,午睡、午餐彈奏一些合適的音樂,陶冶幼兒情操,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并為幼兒提供多看、多聽、多實踐的機會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教師要用對音樂舞蹈的濃厚愛好來感染幼兒 作為音樂教師,應讓孩子發現你,感知你也是喜愛、熱愛音樂的,這就需要你在每次的音樂活動中表現出對音樂的熱愛,而又要把這種愛好去感染給每個孩子,所以在每節音樂課時,我總以一股激情,和幼兒在一起跳呀、唱呀,用美麗的動作渲染給幼兒。反映出給音樂世界的沉醉,把音樂課的氣氛渲染得熱鬧、積極、活躍,如在“小貓”這個音樂律動游戲的教學中,我通過模擬小貓走路的可愛相,表現出小貓調皮、機靈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和對音樂的愛好帶動全體幼兒積極地投入到表演中,音樂效果也就發揮得很好。 又例如在“兩只老虎”這個律動游戲中時,我首先示范表演給幼兒看這兩只老虎的滑稽、可愛的動作,在找東西時,又要表現出老虎貪婪、兇狠的形象,在表演中教師的有趣動作引導幼兒全身心地撲在學習律動游戲上。在身心發展方面得到了陶冶,孩子們在我的示范影響下,個個興致勃勃、躍躍欲試,在嘗試環節中迫不及待地隨著樂曲的音樂節奏而變化著動作,整個活動幼兒都沉浸在這無拘無束的游戲氣氛中。 (三)教師要選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本班幼兒具體情況的、具有教育性、藝術性、愛好性的教材,教材本身要能引起幼兒審美的愛好,這樣才能在活動中與老師產生共鳴。 在選擇教材時,我盡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進幼兒的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 因此,我選擇和編排的幼兒歌舞:如“拉拉勾”,“大家拍手樂陶陶”,“兩只老虎”等都受到了孩子的喜愛。 如在歌曲“拉拉勾”這篇教材中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節。我在教學時,先讓兩個幼兒進行情境表演,讓幼兒知道這個故事表演的內容。從而理解歌詞,學會演唱這首歌,并讓幼兒進行表演,因為這首歌曲內容生動,生活中是經常可見的,所以幼兒喜愛這個表演,并從中讓幼兒通過表演受到啟發,陶冶幼兒情操,形成團結友愛的好品德。這樣的教材童趣足,并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藝術性,能引領幼兒觀察和感受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人、事、物,豐富他們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這也符合《規程》的教育思想和要求。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領悟到“情”和“趣”培養對幼兒歌舞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還需要不斷去探索、去發現、去實踐、去創造。但我愿扎堆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因為我熱愛音樂,熱愛孩子們,我愿意和孩子們在歌舞中共同成長。也愿意成為帶領孩子們和音樂一起玩的大姐姐和老師。
參考文獻 1、李觀政:《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56頁 2、許卓婭,《幼兒園整合課程》,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69頁 3、朱家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 版,第80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