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校工作質量管理之多方協作
【摘要】 學校教育自古以來就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搞好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則就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那么要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就需要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協作來參與學校教育評價研究這一課題。在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的前提下為社會,為人類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優的各方面的國家棟梁之才,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關鍵詞】學校教育管理 學校工作質量管理 教師 學生 家長 協作 自古以來學校教育就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搞好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則就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那么要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就需要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協作來參與學校教育評價研究這一課題。在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的前提下為社會,為人類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優的各方面的國家棟梁之才,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一、現代學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 縱觀中外教育史,探索和實踐以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構建現代學校教育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是學校管理的一次重大創新,具體表現為: 1、 觀念的創新——中國早1998年就在全國的基礎教育領域率先將教育定位于服務,并以此為指導構建現代學校教育管理制度,體現了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精神。 學校教育管理制度,適應了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在國內教育界,以制度為保障,率先提出“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并將學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證和不斷改進對學生及其相關的服務,從根本上落實了以促進和保障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的教育原則和教育方針。服務觀念的定位直接決定了質量意識、經營意識、競爭意識的引入和強化,從而促進了學校核心能力、競爭發展能力的提高,是對傳統教育觀念的一次革命和突破。 2、 理念的創新 在國內教育界率先提出了“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理念 。教育必須實施現代科學管理。現代企業管理體現著現代管理的精華,是現代管理最先進的部分,借鑒現代企業精神、現代企業最新管理成果,與國際先進管理標準接軌,從教育實際特別是學校的實際出發,構建現代學校管理制度的理念,是豐富和發展學校教育管理理論的一次突破性的創新。
3、 制度的創新 現代學校管理制度依據最新科學管理理論,對學校管理的各個主要要素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整合,同時創建了許多新的學校管理制度,是對學校管理制度的創新和發展。 4、實踐的創新 學校教育管理制度中的考核體系,緊緊抓住了第一要素——人, 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所進行的從學校文化的塑造到管理全程的完整閉合的管理設計思想及實踐,適應了當代組織管理科學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現代學校管理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可資研究、借鑒的實例。① 二、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的內涵及意義 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途徑就是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就是學校工作過程和結果滿足使用的要求時所具有的特性。任何工作的好壞都不是由那一個人任意評定的,而是由實踐的結果判斷的,也就是說,要由接受該工作影響的人們做出結論。 我們所說的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傳統上,一講到學校工作質量就是指教育教學成果的質量,這種理解在對質量構成的認識是不充分的。對學校工作質量的構成可以從內容和過程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內容角度來看,學校工作質量大致可分為業務工作質量和管理工作質量兩部分。業務工作質量包含教學工作質量、德育工作質量、體育衛生質量、后勤工作質量。這里邊前三項內容統稱為教育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是指各項工作管理的活動的質量,它是對教育質量的保障。從過程角度分析,可以將學校工作質量分為標準質量、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其中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又可以總稱為符合性質量,即符合標準要求的程度。② 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是學校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質量管理是以強化教師質量意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過程及結果進行設計、實施、檢查和分析,以取得教高水平成績的活動。加強質量管理,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學校都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其意義在于實現學校基本任務和滿足社會需要的保證,抓好學校質量管理才能保證教育投入的有效性,還提供了客觀評價學校工作的標準與手段。 三、學校工作質量管理中的多方協作 搞好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固然重要,那它的最得力的執行者當然要數教師了。作為教師要做的也就更多,更細了。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如下所述,教學模式、和學生及家長的溝通和共同努力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一定環境中教與學活動各要素之間的穩定關系和活動進程的結構形式,它是教學思想,教與學理論的集中體現。近年來,我校緊緊圍繞加強學校內涵建設這一中心,認真研究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在全校開展了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創新活動,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為建設學習型校園、創建研究型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領會課改理念,深入開展課堂模式創新活動 作為實施新課程的核心,從教師角色轉變、教學目標確定、信息資源整合、教學程序設計、學習過程監控及學生評價反饋等方面,進一步引導教師進行探究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模式的實踐。 召開師生座談會,教師應用心和學生們的溝通,悉心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并及時反饋、總結、改進、完善各項工作;各教研組、備課組通過研究課、公開課、示范課,探討適合學科教學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廣大教師主動學習,積極探究。 2、堅持以生為本,全面培養學生課堂學習能力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創新課堂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鍛煉分析和判斷能力,因而在課堂教學模式創新中,注重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與合作性。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強化教育反思,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創新水平 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實踐的過程,更需要實踐中的自我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進行,在教學后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在提高自我、學生的同時應使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得到提高 。 4、圍繞教學質量,積極拓展課堂模式創新成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索符合學校發展實情的課堂教學模式,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課題。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深知,教學探索無止境,學校發展無止境,我們將在創新課堂模式,構建課程文化,發展學校內涵,提升辦學水平等方面不懈進取,為實現學校辦學目標而努力奮斗。③ 談完教師對學校工作質量管理要做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接下來當然就該說到學生了,學生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那他們所要做的當然也就比較多,比較具體了。這不光體現在學習方面還體現在生活方面,具體地說包括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學生不僅要刻苦學習,努力實現自我價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還要配合教師在課堂、課外開展的各項活動。提高自我素質成為符合現代社會的高素質新型人才。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那其余在家的時間就需要家長的照顧和督促了。作為家長一方不僅要在學校上督促學生自覺學習,還要在生活方面等個方面培養學生自我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主動與教師溝通,配合教師更好的抓緊、了解學生的學習、成長階段,為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綜上所述,不僅是教師而且學生以至家長對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的提高也需要實行多方協作。那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學校教育管理——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盡力,在提高學校工作質量管理的前提下為社會,為人類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優的各方面的國家棟梁之才,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參考書目】; 1、劉兆偉等 《中外教育管理史略》 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劉文修 2、陳孝彬 主編 《教育管理學》 1999年 3、《教育管理學》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