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綜觀成功的班級案例,無一例外地都擁有良好的班風。從魏書生的“以人為本”、“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到于漪的“走進學生心靈”等等都表明班級秀班風對管理好班級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工作實踐摸索中,我發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抓起班風建設效果最為明顯:1、要有明確的共同目標;2、要有健全的組織結構;3、統一的規范,自覺的紀律;4、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5、要開展效果良好的班集體活動。 “學校無大事,處處有教育” 我們教師只有利用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才能建立起一個生機勃勃的集體,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 關鍵詞:奮斗目標 潛移默化 責任心 責任 人格魅力
淺談小學優秀班風建設 班級作為教育的基本構成之一,是培養人才的前沿陣地,也是學校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因此,管理好班級是管理好學校,乃至管理好整個教育的前提。毋庸置疑,好的班級要靠優秀班風來維系。那優秀班風是怎樣的呢?優秀班風有什么特點?優秀班風是怎樣去建設的呢?優秀班風跟班主任管理又有什么關系呢? 從剛剛踏出師范校門,步入工作崗位,到現在這些年來我扮演著同一個角色,小學中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時間雖不算長,但在班級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搞好班風建設,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就必須加強班主任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然后由教師帶動和影響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這點對于中低年齡段學生特別重要。在近10年的實踐摸索中,我發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抓起班風建設效果最為明顯:1、要有明確的共同目標;2、要有健全的組織結構;3、統一的規范,自覺的紀律;4、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5、要開展效果良好的班集體活動. 一、班級班風其實是一種價值觀念,是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需要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同,并融入到每個成員的思想,并反映在成員的行動上。 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全班同學共同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這個目標不是由班主任老師自己擬定的,應該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不應該太籠統,而是在全班同學民主參與下進行的,由師生共同認可。在制定時,可以分遠期、中期、近期三個階段來制定,先由班主任老師講解學校的目標,再依據教育方針和社會要求及班級情況師生共同擬定班級目標,學生必須十分明確,牢牢記在心間。然后根據各階段的分期目標,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去逐步實現,在這一逐步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會產生梯次激勵效應,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作為班級組織者的班主任制定班級奮斗目標時,還應結合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適合本班的奮斗目標。在不斷實現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去充分發揮班級中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這一個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應該說每一個集體的分期目標的實現,其中無不凝聚著大家辛勤的汗水,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當目標實現后,一定要讓大家一起來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在這一歡慶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第二 班級班風就是一種工作和學習的態度,進而形成一種無形的制度,通過無聲無痕的方式潛移默化影響班級的每一位同學。 良好的學風對于全班學生的學習心理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培養濃厚的學風,首先要進行科學引導。引導不是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多種生動活潑的活動,使學生深刻感受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的緊迫性。引入競爭機制,開展班級之間和班級內部的競爭。競爭提供的優勝劣汰,能有效刺激與促進競爭者的責任心和學習熱情。一般說來,學生都好學上進,希望自己和自己所在班級在競爭中取勝。這樣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成就感和責任心,促使學生頑強拼搏;又會增強自己和班級全體同學克服困難的勇氣,培養不屈不撓的精神。學生學習成績好的原因多方面:如態度端正,方法得當,刻苦勤奮等。對此,我分別讓不同學科成績好的同學向大家介紹學習方法,召開經驗交流會。對同班學生來說,條件大體相同,遇到的情況、困難基本相似,學生對經驗交流會感到親切可信,并積極效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思想品德教育和嚴格的管理,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自覺做到按時出勤。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踴躍發言;狠抓考風,使學生能夠端正考試態度、遵守考試紀律;鼓勵學生開展科學研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多看書、多思考、多動筆。良好的學風使絕大多數學生具備廣泛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習慣、較強的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科學精神。評優評先,班級干部的選拔都優先考慮學習成績,形成班級群體對良好學習成績的認同意識,激發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從而有利于培養濃厚的學風。 第三、 良好的班級班風要求學生做事要有責任心,學習要有責任心,待人要有責任心,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一些方面存在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即班級的共性。班主任要細心觀察,一旦發現一些共性的特點,即可加以優化利用。在優化共性的同時,還要注意內化個性與改造個性。在班級中往往有個別學生的個性與班級共性不太和諧,容易影響優良班風的形成。對這樣的學生,既要完善有利于本人發展的個性,又要科學的改造其個性缺陷。內化個性就是用班級共性形成的輿論力量來約束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把正確的群體意識轉化為個人意識,把班級的共性內化為個性。 第四 、良好的班級班風要求學生對自己負責對老師負責,對父母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負責,擁有堅強上進心和強烈的榮辱感。 良好的班風還得益于班集體的管理方式。一個成功的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外,還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隊伍。班干部作為聯系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梁,作為班主任的助手,他們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對錯,在同學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在班集體中施行干部輪換制,即學生輪流擔任學生干部,班委和團支委的全體成員均任期一學期,一學期改選一次。這種制度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人格成長很有好處。干部輪換制的施行使每一個學生都清楚,自己都將擔任一學期的學生干部。這樣,每一位在任的學生干部都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努力開展工作。 但是中年級的同學擔任班委,可能要更多地借助老師手把手地“教”與“扶”,孩子們做得成功,老師要表揚,做得不是太好,老師也要鼓勵,總之是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他們工作的熱情。 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而在細致管理基礎上還應充分發揮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管理,創設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管理能力得到增強。幾年來,我在班內實行“分級管理制”。一級管理:六名班委,負責全班各大項工作的監督總結。二級管理:大組長和小組長,分管各組的學習和衛生。三級管理:科代表,負責各學科的學習情況,及時輔助任課教師的工作。 四級管理: 職責長,負責班內各項小范圍工作,如“燈長”“盒長”“桌長”“門長”“窗長”等,把班內大小而瑣碎的工作分配到個人,使每個人都是官,都是班內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勵效應。 第五 、班主任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應該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 “學校無大事,處處有教育”,所以,我很注重自己的行為給學生帶來的影響。在班級建設中,首先從我自身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須做到。比如:我要求學生要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說話,那我就首先做到這些。在上課時,決不遲到;在集體性的活動中如周會、集會期間,我決不和其他教師閑聊,不管他們注意與否,我也要身體力行地做到這些。 班主任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應該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深厚的藝術修養,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風,都能使得自己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使得學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動地聚集在你的周圍,“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良好班風的形成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要我們勇于開拓,勇于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相信一定會建立一個生機勃勃的集體,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 。 參考文獻:: 1、(著作)廖大龍主編的《新課改班主任職業素質與班級管理》, 人民日報出版社。 2、(論文)作者:浦月霞,《關于班級的軟管理》,《蘇州教育研 究》,陸天池主編,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2005年1-2期, 第18頁。 3、(論文)作者:顧 燕,《淺談班干部的培養》,《蘇州教育》, 江蘇教育出版社, 總第75—76期,第46頁。 4、(論文)作者:《我理想的班集體》,《人民教育》,中國教育 報刊社, 2005年第7期(總第503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