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小學教師師德現狀的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當前金華市城鄉中小學教師心態和師德現狀的新特點,旨在為廣大教師正確認識自我和完善師德修養提供一個客觀參照體系,也為教育行政部門建設師資隊伍,進一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二、研究方法與對象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之以座談訪問。調查內容共分敬業品德、樂業品德和行為規范三大部分,并在自選等級(A、B、C上打∨),計有20項調查細目。 1、準備一輩子當教師的信念;2、爭取當一名優秀教師的決心;3、對事業有責任心;4、對學生有愛心;5、重視既教書,又育人;6、工作任勞任怨;7、富有創新精神;8、善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9、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10、善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11、有效培養班干部;12、重視學生自我管理;13、常與社區和學生家長聯系;14、擁護中央的方針政策;15、日常中嚴以律己,身教重于言教;16、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17、尊重每一位家長,18、善于與各科教師合作;19、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20、有人格魅力。上述1-6項檢測教師的敬業品德;7-13項檢測教師的樂業品德;14-20項檢測教師的行為規范。 調查對象:系金華市城區初中教師131人,農村初中教師128人,城區小學教師122人,農村小學教師125人;X縣城區初中教師102人,農村初中教師110人,城區小學教師113人,農村小學教師120人。總計調查初中教師471人,小學教師480人,累計調查城鄉中小學教師總人數951人。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金華市城鄉中小學教師師德現狀評估。 假設教師自我評等級A、B、C,為反映師德狀況優秀、良好、一般。那么,自評A級調查結果可見: 1、在敬業品德欄的1-6細目中,教師自評A級者,其所占比例分別為:(1)準備一輩子當教師的信念(占81.39%)。(2)爭取當一名優秀教師的決心(占85.7%)。(3)對事業有責任心(96%)。(4)對學生有愛心(占95%)。(5)重視既教書,又育人(占95%0。(6)工作任勞任怨(占84.12%)。這表明,教師的職業角色意識清晰、鮮明,大多數教師的敬業品德優秀,這突出表現在他們對事業有責任心,對學生有愛心和重視既教書,又育人等方面。 2、在樂業品德欄的7-13細目中,教師自評A級者,其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富有創新精神(占57.83%).(8)善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占83.81%)。(9)善于發現學生的上進心(83%)。(10)善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占77%)。(11)有效培養班干部(占73.5%)。(12)重視學生自我管理(占84%)。(13)常與社區和學生家長聯系(占47%).可見,綱目七項中除7、13兩項自評A級不足60%外,其余各項均占70%以上,這表明,多數教師樂業品德良好,但創新精神明顯不足,且缺乏與社區和學生家長溝通。 3、在行為規范欄的14-20細目中,教師自評A級者,其所占比例分別為:(14)擁護中央方針政策(占97%)。(15)日常中嚴以律己,身教重于言教(占94%);16、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占89%)。17、尊重每一位家長(占91%)。18、善于與各科教師合作(占90%)。19、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占77%)。20、有人格魅力(占70%)。由統計數據可見,該欄七個欄目中,有14、15、17、18等四個細目自評A級達90%以上,而19和20細目分別只達77%和70%。這表明,教師行為規范的表現總體良好,但學生談心、溝通不足,教師的人格魅力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當前教師的大多數敬業品德優秀,樂業品德和行為規范表現良好。但是創新精神和人格魅力不足,且與學生及其家長溝通不夠。 (二)金華市城鄉中小學教師師德比較分析 1、金華、X縣城鄉初中教師師德現狀比較分析 自評A級調查統計結果分析可見: (1)從敬業品德的1-6細目比較可見:把金華、X縣城區初中教師和農村初中教師的調查統計百分比逐一比較,各項自評百分點相近,經方差檢驗,城區和農村教師平均值之間的差數小于0.05水平.故可認為,當前城區初中和農村初中教師的敬業品德水平接近,無顯著差異,難分高低。 (2)從樂業品德的7-13細目比較中,自評A級除細目(7)富有創新精神(城區占66%,農村占52%)。(9)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城區占84%,農村占75%)。(11)有效培養班干部(城區占77%,農村占67%)差數大于0.05,城鄉初中教師存在顯著差異,其余細目。(8)善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10)善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12)重視學生自我管理。(13)常與社區和學生家長聯系等自評等級,差數小于0.05,城鄉初中教師差異不明顯。 (3)從行為規范的細目14-20的城鄉比較中,現就自評A級而論,城區和農村教師除(14)擁護中央方針政策(城區占97%,農村占97.95)。(15)日常中嚴以律己,身教重于言教(城區占96.57%,農村占94.12%),差數小于0.05,無顯著差異外,其余各項細目均為差數大于0.05,存在顯著差異。尤其“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農村初中教師不如城區初中教師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從敬業品德分析,城區和農村初中教師各項水平相近,難分高低,而在樂業品德的富有創新精神、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有效培養班干部以及行為規范中的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等方面農村初中教師不如城區初中教師。其原因可能與城鄉初中教師各自的需要、利益、志趣和所處的環境等方面不同有關。 2、金華、X縣城鄉小學教師師德現狀比較 自評A級調查統計結果分析可見: (1)從敬業品德的1-6統計結果:準備一輩子當教師的信念(城區占85.53%,農村占75.51%)。(6)工作任勞任怨(城區占89.79%,農村占74.69%),這二項差數大于0.05,農村小學教師不如城區小學教師.其余各項細目調查結果統計平均值差數小于0.05,均無顯著差異。 (2)從樂業品德的7-13統計結果,除細目(7)富有創新精神(城區占69%,農村占44%)。(8)善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城區占88%,農村占78%)。(10)善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城區占82%,農村占76%),城區和農村平均值之間差數大于0.05,存在明顯差異外,其余細目數值相近,差數小于0.05。 (3)從行為規范的細目14-20統計結果,除(16)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城區占96%,農村占83%)。(19)、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城區占80%,農村占72%)。(20)有人格魅力(城區占77%,農村占60%)。城區和農村平均值差數大于0.05,存在顯著差異,城區優于農村小學教師之外,其余各項小于0.05,不存在差異。 綜上所述,從教師自評A級者結果表明,從總體看農村小學教師不如城區小學教師,尤其在有創新精神,重視學生自我管理和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等方面差異更為明顯。至于農村小學教師準備一輩子當教師的信念和工作任勞任怨不如城區小學教師,這可能是農村小學教師與城區小學教師相比,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偏低有關。 四、調查的結論、建議與對策 (一)調查結論 通過調查分析,本人認為當前城鄉中小學教師的師德現狀大體可歸納為如下兩點: 1、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教師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不論城區或農村中小學教師,其師德修養呈日益提高和完善的態勢,諸如“對事業有責任心,對學生有愛心,重視既教書,又育人和擁護中央方針政策等,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居多,可以肯定其師德的主流是好的。 2、由于經濟收入、社會地位和教師個性特點的不同,故城區和農村教師,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的師德表現存在一定差異。這主要表現在(1)城區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在富有創新精神,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有效培養班干部和經常與學生談心,溝通思想情感等方面優于農村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2)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的師德表現差異,集中體現在準備一輩子當教師的信念和工作任勞任怨上,不少小學教師不如初中教師。 (二)建議與對策 1、為了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堅定教師的職業信念,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任重道遠,不能動搖。 2、對于教師來說,在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間,他們往往更加重視、珍惜精神需要,他們最大的痛苦莫過于自己的勞動成果得不到承認,工作上受人歧視,人格上受到侮辱,因此,學校領導絕不能以挑剔教師的缺點顯示高明。為了促進教師師德的完善,應該堅持多理解,少指責;多關心,少冷淡;多接近,少疏遠;多支持,少刁難,自學營造一個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 3、素質教育要有高素質的教師來實施,素質教育必然會對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實際上,教師的師德修養水平是其自身綜合素質的折射,故要提高和完善教師的師德水平,歸根到底,必須從提高教師的品德、業務、知識、心理、身體諸因素入手。因此,要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業務水平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參考資料 1、教育部:《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十五”計劃》,《中國教育報》,2002年5月6日,第1版 2、成有信、石中英等:《教育學原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3、陳孝彬:《教育管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修訂版 4、魯潔:《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