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生素質拓展的實踐探討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興起和全社會對素質教育的高度重視,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德育工作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變化和新要求,不斷地完善和創(chuàng)新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使其真正在素質教育中發(fā)揮“首位”的重要作用,這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們對學校德育工作進行了認真地反思,深刻認識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德育工作存在很多不適應的方面:如出現(xiàn)目標過大、內容空洞、方法傳統(tǒng)、效果不佳等問題。為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學校在整合以往德育資源的基礎上,決定開展以青少年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以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以中學生素質拓展統(tǒng)領全校的德育工作。 我校是中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在金華市首先實施的農村中學。中學生素質拓展工作的內容是通過學生參與素質拓展經歷和成績客觀真實的記載,實現(xiàn)中學生素質教育的有形化。我校自實施這項計劃以來,突出農村中學特色,掌握學生需求,強化實踐載體建設,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素質拓展,取得一系列成績。 一、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咬定青山不放松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胡錦濤總書記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從中央到地方推進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出發(fā)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今年,胡錦濤總書記又提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意見》的頒布和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高度關心和重視。學校作為培養(yǎng)未成年人的主戰(zhàn)場,責任更加重大。 德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年齡特征制約著德育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德育內容應該建立起一個由低到高,不斷發(fā)展,既有理想、更具現(xiàn)實性的目標體系。學校在師生共同討論參與下,按照初一、初二、初三年級發(fā)展目標及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確立學生每學期的品德成長總體目標和相關主題活動,每個月分解目標,同時組織各班學生按這些目標制定好自己的品德成長個人目標、擬好品德成長格言,從而不斷推進學生們的品格進步。如三月為“環(huán)境美化月”,初一年級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要求是:“初步獲得環(huán)境的感性認識,懂得環(huán)境與自己健康的關系,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具有保護綠化,愛護有益動物,保護水源的意識。”初三年級學生的要求是:“開始懂得生態(tài)平衡,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了解本地區(qū)的環(huán)境狀況,以及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環(huán)保的法制觀念。整個目標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具有的普及性,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的教育規(guī)律,使環(huán)境保護教育不超越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又符合各個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 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德育工作的開展按照以下三個方面同時進行: 第一,以班級為中心,以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為載體重點圍繞人生觀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自信心重塑,拓展學生素質,這一點已初有成效。 第二,以團、隊為中心,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進一步完善自我,拓展學生素質。如組織學生外出服務,進農村,進家庭,幫助貧困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送去慰問品,幫助整理家務,和老人聊天談心。 第三,以班主任為中心,以班會課為載體,開展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傳統(tǒng)美德教育,在師生間樹立尊師愛生良好風氣,在同學間建立友好關系,在家里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我校大力開展認真學習新的《中學生守則》和《行為規(guī)范》教育活動,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我校行為規(guī)范教育再上新臺階。今年三月,我校公布評選校園學生十項文明用語和校園學生十項不文明行為。此項工作得到學生的大力支持,參與學生之踴躍出乎我們的意料,許多家長也積極參與。許多學生不滿已公布的校園文明用語,紛紛創(chuàng)作了一些極為有創(chuàng)意的文明用語,同時在全校開展孝敬教育為主題的演講賽、征文比賽,誠信教育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等活動,使得人人都參與了活動,人人都是活動參與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又都接受了教育,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提升了全校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得到了家長的好評以及社會的贊許。 二、科學文化活動——天生我才必有用 素質教育拓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的是一所學校的學校文化。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素質教育拓展與科學文化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我們非常注意通過各種形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如:從學生中征集編制了反映學校文化和特色的校報、校標;積極利用宣傳櫥窗、黑板報、校報、廣播等的傳播功能,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宣傳;加強校風、班風、和學風建設,形成學校共性、班級個人個性相得益彰的氛圍。《蘇孟中學報》由我校學生自己編輯,每月一期,是學生展現(xiàn)自己才華的最好陣地。作為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極為不容易。 圍繞素質教育拓展工程,學校注重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張揚。開學初我們就要求全體學生每人必須申請兩項自己感興趣或確定有某方面愛好或特長的項目,學校在期末結束時對其考核、認證,如果確認屬實,則把它記錄到中學生素質成長手冊上。為此,學校成立了舞蹈隊、足球隊、籃球隊、噠噠球隊、書法、美術、演講、寫作、小制作、環(huán)保、心理健康教育等興趣小組。經過老師的精心輔導和同學們的努力,在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有關比賽中取得可喜的成績。如校舞蹈隊十三名男生表演的節(jié)目《碧血男兒》代表金華市參加省中小學文藝會演得三等獎。噠噠球隊榮獲金華市初中女子組第二名的佳績。十月,我校定向運動代表隊在第三屆金華市定向運動大賽上,取得初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還有不少同學參加演講、征文、美術等比賽都得到獎。如今,隨著素質教育拓展的不斷深入,學生都能踴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從而帶動全校學生使他們的特長得到進一步發(fā)揮,學校良好的文化氛圍正在形成,學生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拓展。 三、技能訓練活動——為誰辛苦為誰甜 中學生素質拓展的一個核心就是體驗教育。體驗教育的內涵,是組織和引導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而新課改又是強調走進生活,為此我們在全校開展一周一活動。結合我校周圍的環(huán)境,依托浙江省金華市農業(yè)高新技術示范園區(qū)。我們相繼開展了一系列走出校園走近生活的活動。學生在高新技術示范園區(qū),通過與植物的親密接觸,了解了植物的生長習性,環(huán)境和規(guī)律;學生還與各部分園區(qū)結隊,在當?shù)毓芾砣藛T的指導下對花卉新品種、反季節(jié)蔬菜進行研究;我們同時還在白玉蝸牛養(yǎng)殖園區(qū)、金華兩頭烏飼養(yǎng)園、萬象花卉基地設立了實習基地,定期前去參觀和學習,通過學習,掌握了很多課外知識,也增加了對農作物研究的興趣,為以后學習,走向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今年三月底,我校組織部分學生到農場九隊采摘茶葉,我們把采摘的茶葉經過挑選,由三位同學進行現(xiàn)場炒茶表演,并品味自己采摘的茶葉。經歷了摘茶葉,加工茶葉到最后的品茶的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和成果的來自不易,也讓學生增長了見識,豐富了學習生活。其中有一位學生觀看炒茶后,寫出一篇論文《炒茶溫度的選擇之我見》,獲得了市“藍貓杯”科普征文大賽一等獎。校學生會舉辦的每年一屆的“跳蚤市場”更是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大好機會,從攤位布置到銷售人員培訓都處理地緊緊有條,而且一年比一年精彩。學生把自己在“跳蚤市場”的收入都捐獻給民工子弟學校,思想得到了凈化。 作為農村學生,不可能與城里的學生一樣有很多的課外培訓,將近一半的學生可能上職業(yè)中學,進而走向社會,因此他們現(xiàn)在每次參加活動都覺得很珍惜,每次活動前都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后有記錄和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學習上的涓涓細流。現(xiàn)在很多學生上課能自覺與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小制作、小發(fā)明層出不窮。 四、健康審美活動——萬紫千紅總是春 針對以往德育活動中灌多悟少、理多情少、知多行少的現(xiàn)象,我們構建了動之以情的健康美感熏陶模式:“情境感美-明理悟美-鑒別賞美-導行創(chuàng)美。”例如班會活動《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中,教師先讓學生觀看《浙江環(huán)保警示錄》,使學生感知時得到深深的震撼,然后引導學生理解由于人為破壞導致環(huán)境惡化,通過人的努力可使環(huán)境美化。學生在動情明理的基礎上紛紛表示今后以實際行動來保護、美化環(huán)境。今年四月,我校榮獲浙江省“綠色學校”。 學校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和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作為金華市體育項目傳統(tǒng)學校,每天的晨鍛煉扎扎實實,每年的運動會、“籃球月”、“足球月”紅紅火火。今年籃球對抗賽,我們的口號是“參賽是美,觀看也是美”,不管是參賽隊員還是啦啦隊都非常投入,學生在文明比賽、文明觀看中鍛煉了學生的體格,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也感受到健康的美。美源于自然、健康,重在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我們一直都是非常重視。學校有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心理咨詢室也每日開放,有知心信箱。針對初三學生的特點,我們除了每周一次的心理輔導課外,還不定期邀請專家、優(yōu)秀學生作報告,使他們明白只要用心去學習,成長中有快樂,你也可以成功的。我們曾經邀請了一位家里條件很差,只由母親一人撫養(yǎng)的學生,如今已考入金華一中,并擔任學生會干部的男同學來校為同學們作報告,他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從自卑走向自信,從默默無聞走向優(yōu)秀學生的。由于同學們都了解有這么一位同學,感覺很親切,都感到有很多啟發(fā),一段時間來,學校廣播室投稿箱幾乎被塞滿,很多學生都表示自己要向這位大哥學習。健康審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促進學校的德育工作,使我校的健康促進教育活動更上一個臺階,2005年10月我校又獲浙江省 “健康促進學校”銅牌。 在素質拓展實踐中,無論是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科學文化活動,技能訓練活動還是健康審美活動,我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的素質拓展實踐活動總結在全市農村中學生素質拓展實踐中得到推廣,在浙江省中學生素質拓展實踐總結大會上進行交流。但是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一項具有時效性與持久性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還需要花時間去探索,如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結合方面,德育基地活動形式多樣性方面等,我們希望以后能得到專家的指導, 家長、社會的支持,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劉力 葉志堅 方克明:《中國教育實驗與改革》,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56頁。 2、駱小成:《農村初中生活課程建設研究》,《金華教育》,2005年第6期,第35頁。 3、周震:《在理解中關注學校德育有效性》,《金華教育》,2004年第6期,第33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