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領導者如何搞好與教師之間的關系 所謂人際關系,是指人們在各種具體的社會領域中,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聯系,它反映在群體活動中,人們相互之間的情感距離和相互吸引與排斥的心理狀態。和諧、友好、積極、親密的人際關系都屬于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一個人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及有益的;相反,不和諧、緊張、消極、敵對的人際關系則是不良的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是有害的。社會心理學的調查研究表明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條件之一。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有百分之二十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百分之八十要靠人際關系處事技巧!贝嗽捯苍S說的絕對一些,但也從另一側面說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對成就事業的重要性。人生活在社會上必須與他人發生相互作用,建立一定的關系。就學校而言,人際關系是指學校中人與人之間在工作關系基礎上,由個體個性調節,并伴隨著情感的滿意或不滿意狀態而建立起來的心理關系。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要尊重別人,尊人換來受尊,如墨子說:“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我們要做到。不要取奚別人,學會給別人“下臺階”不失信于人,不強加于人,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崇高思想為基礎建立的人際關系,是世界上最高尚最純潔的人際關系,是對學校工作最有利的人際關系。 學校如同一個小社會,教師之間,領導之間,構成了一張復雜的人際關系網,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必須具有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無論是上行溝通,爭取上游的支持,還是平行溝通,形成團結的領導集體;蛘呦滦袦贤ǎ{動教師的積極性,還有社會溝通,形成主體教育網絡等都是形成學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一、人格魅力是學校領導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 人格魅力是學校領導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在長期的領導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獨特的感染、影響力、吸引力和號召力等的總和,它是學校領導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一般的來說它包括三個方面:領導人的政治和道德素質、專家素質和心理素質。 (一).政治和道德素質方面:能正確的理解、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并能實事求是的制定學校的有關政策;有事業心和成就感;尊重人,關心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利益;辦事公正,以身作則。 (二).專家素質:這是指學校領帶要具備為專業工作者所認可的管理和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在管理能力方面,領導者除了應具備一般所提到的決策能力、組織指揮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外,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能力要作為一個特別的能力范疇加以關注,有這種能力所形成的影響力被稱為“信息的權利”,這是因為如果領導能迅速獲得和傳遞新的信息,就可以在校內作為思想的旗手,影響和轉變教師的觀念,更新其行為,就可以在學校發展中真正其到變革發動者的作用。 (三).心理素質:領導者應有較高的智力水平,思維敏捷,頭腦清晰;應有主見,理智性強,意志堅定;性格開朗;豁達大度。具有遠見,對目標有堅定的信念,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獻;自信,對自己的判斷和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具有反傳統的思維傾向,對環境的變化、需要和資源狀況具有敏感和切實的評估。 二、作為學校的一校之長,要培育人格魅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勤于學習,不斷培育人格魅力。要努力學習政治理論、科學文化知識、加強自身修養,提到綜合素質;學習領袖人物和名校長的交際藝術、領導風范和人格魅力、培養高尚的情操,向一流校長學習,樹立適合自身的理想人格目標;向周圍的人學習,博采眾長,取長補短。 (二)、勇于實踐,不斷塑造人格魅力。實踐是人格魅力成長的源泉和動力,也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徑。學校領導要積極參加各種領導活動,主動接受挑戰,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鍛煉人格,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他人,教育他人,鼓舞他人;要嚴格管理親朋好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使他們成為展示自己人格的重要窗口,從小事做起,探尋和創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切入點,敢于同各種不法、不良行為作堅決的斗爭,增強塑造人格魅力的勇氣和力量。 (三)、 善于總結,不斷完善人格魅力。要定期反省自己的人緣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大膽使用反對自己的人,把他們當作自己的一面鏡子,經常開展自我批評,同時鼓勵他人批評和監督自己,營造彼此之間誠懇批評和熱情監督的良好風尚。 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和塑造起來,在學校管理中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效應,為校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以人為本是搞好人際關系的關鍵 (一)民主管理,尊重教師 民主管理是科學管理的基礎,現代學校領導方式是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它要求決策權和管理權集中于領導者手中,以實行統一而有效率的領導;另一方面,它又要求集中必須建立在科學和民主的基礎之上,廣開言路,讓廣大教職工對學校工作和關系他們切身利益的問題暢所欲言。因此,一個優秀的領導班子應具有廣闊的胸懷,支持群眾參與監督和管理,聽取一切意見和建議,歡迎群眾的監督和批評,尊重教師的勞動,維護教師的民主權力,多聽他們的意見,有效地運用全體教職工會、職工代表會等形式,討論貫徹學校的計劃、要求和工作安排。由各部門負責人報告工作情況公布財務預算和決算等,讓教職工知道領導者要做什么,做了什么。領導者要深入群眾,直接了解情況,聽取反映,充分體現教職工當家作主的原則,也要讓教師之間職工之間相互了解工作生活情況,知道別人作了什么努力,取得了什么成績,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不僅有利于消除教職工間的矛盾,還對教職工的工作動機是一種激勵。同時,信任、尊重、愛護每個教師,不同的教師盡管年齡不同、經歷有別、能力有大小,但各有所長,領導者應該信任、尊重、愛護他們,因人而異地發揮特長,使教師產生愉快的內心體驗。喚起教師的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潛能,使教師成為名副其實的學校主人,從而增強教師為實現學校教學目標的積極性。 (二)以誠取情,以情感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校長如果與教職工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便能產生親切感,吸引力就越大,凝聚力就越強。常言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為此校長要經常與教師交往,和教師交朋友,通過相互了解,建立友誼,產生感情,平時不要整天坐在辦公室,要走出辦公室,多接觸教師和教師多談心傾聽教師的意見,堅持實行“心理位置互換”,站在對方立場上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以忠誠寬厚的態度去對待他人,用自己的關懷熱心去感召他們,處處想教師所想,急教師所急,把教師的困難當作是自己的困難,關心體貼每一位教職工,在住房、婚姻、子女就業、家庭糾紛等方面,都要設法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和社會關系,用滿腔的熱情幫助教師解決后顧之憂,使每一個教師都感到安慰和溫暖,覺得在學校有奔頭,從而激發他們以旺盛的精力積極投身于學校的工作中去。這樣創造了一種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學校自然會發達興旺。 (三)用人之長、知人善任 學校工作作為一個整體,只有充分發揮所有人的特長,使其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才有助于實現學校工作的整體優化。因此,在管理中要堅持“用人只長、量才施用”、“人盡其才、知人善任”的原則,盡量把每位教師都安排在適合他們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專長的崗位上。領導者的責任是竭誠幫助每一位教職工進步,并創造條件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用人之長首先要知人所長,應該通過觀察和科學的測驗與評定,了解教職工的知識、品德、經驗、能力和心理方面的優點與不足,防止僅憑印象下結論。用人之長還包括避人之短或補人之短,不要硬讓教職工去承擔力所不及的工作,對有所不足的教師可以通過培訓彌補其不足。作為學校的領導,應多看教師的長處,要著眼于他們的未來,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培養他,寬容每一個教師,不求全責備,對教師生活上和工作中有一定失誤或過錯的,進行冷靜地分析,幫助他們正確的對待和處理。 當然,補短不意味著護短,對那些不適合與教學或其他學校工作的教職工,應通過適當的途徑和手段調動其工作,以免耽誤工作和誤人子弟。恰當運用獎罰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系統的晉升、提級制度和工資制度。 (四)創造條件,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可以向教師提出挑戰性任務,比如解決教育教學上的難點,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去尋求解決的辦法;可以讓教師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多樣化的工作,滿足其智力上的多方面需求;可以提高工作的整體性,給教職工個人以更大范圍內的連續性責任(比如讓教師教一個班,從初一到初三,使得他們對學生初中階段教育全面負責,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還應引導教師參與學校各項工作的管理,給他們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使他們真正體驗到自己主人翁地位。 (五)積極引導,消除挫折 學校領導要正確認識和理解教師的挫折及表現。教職工受挫折后的不良表現不同于正常狀態下的種種表現。這時他們的反映帶有情緒性,需要加以幫助和引導,而不能疏遠或者去打擊。領導者對受挫者的不佳表現要豁達大度,滿腔熱情地給予幫助,創造解決問題的氣氛。要創造條件讓受挫者將情緒釋放出來。通過私下交談,讓他們訴說自己的不滿,可以通過開會讓其當眾表達,也可以暫回避讓其發泄。針對受挫原因,改善受挫者的處境,盡可能消除那些引起挫折和沖突的因素。同時,要對教職工進行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他們正確對待挫折,培養不畏困難、百折不撓、樂觀進取的精神。 (六)五個“相互”、五個“經營” 努力做到五個“互相”。即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臺、互相諒解不指責、互相關心不冷漠。如果領導與教師相互之間能以坦誠相待,既有直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又有信任與支持,充分發揮各人所長,相互補充、彌補個人之短;善于“經營”五個人心。校長要十分注重把人心當作一項偉大的工程來“經營”,用光明前景激發人心,用人文關懷溫暖人心,用教管結合凈化人心,用坦誠相待交換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這樣,既能消除校長和老師之間的隔閡,又能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領導與教師的和諧關系也得以建立,那么這所學校肯定是一個戰斗力十分強的集體。雖然現實中教職工的思想水平不一,但只要能以崇高思想為方向,為指導,相互幫助,向這一方向前進,用它處理人際之間發生的分歧和沖突,就能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 總之,領導者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影響著學校集體的鞏固和組織效能的發揮,影響著學校教職工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也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質量,它構成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好領導與教師之間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學校的各方面發展具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美]四維 《自尊與尊人的互補》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文光 《管理大師的9堂課》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8月 3、[美]道格拉斯·斯通 《哈佛溝通書》 中國友誼出版社。2005年8月 4、曾仕強、劉君改著《人際關系與溝通》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5、陳孝彬 《教育管理學》北京 大學出版社 1999年5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