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 [摘 要]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古代詩歌的經(jīng)典,它收錄了我國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間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它們是勞動人民集體創(chuàng)作的口頭文學(xué),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其中最經(jīng)典、數(shù)量最多、最為人稱道的是《國風(fēng)》中的愛情詩。本文從人文精神、美學(xué)色彩、浪漫主義色彩三方面來剖析《詩經(jīng)》的愛情詩。
[關(guān)鍵詞] 愛情 人性 浪漫 和諧 美學(xué) 自然
詩是最美的語言,它如那荒漠中由遠及近的馱鈴聲,給人奏響生命的歡歌;如那山澗順流直下的清泉,給人奔騰的希望與沁心的甘甜。 在二千五百年前,一部偉大的詩集問世了,那就是《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古代詩歌的經(jīng)典,它收錄了我國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間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它們是勞動人民集體創(chuàng)作的口頭文學(xué),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其中最經(jīng)典、數(shù)量最多、最為人稱道的是《國風(fēng)》中的愛情詩。她孕育出這個古老國度閃耀著璀璨光華的詩歌文明,迷倒了幾千年自強不息的中華兒女。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其中許多篇章,成就于田間地頭,反映了人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渴望自由的高尚情操。 一、《詩經(jīng)》的愛情詩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 《詩經(jīng)》中那優(yōu)美的文辭、淳厚的情感,滋潤、涵養(yǎng)著我們?nèi)A夏民族的文化藝術(shù)與人文精神。《詩經(jīng)》愛情詩最大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往往都用確切的比喻、樸素的語言把青年男女純潔、真摯、堅貞不渝的愛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愛情簡單、直白,赤裸裸、火辣辣,不加修飾,是自然人性的體現(xiàn),是生命唱響的原音;這種愛情絕無半點禮教和貞潔觀念的束縛,沒有摻雜任何世俗功利的考慮,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純真的人類美好情感的謳歌。 《鄭風(fēng)·褰裳》是一首以性占有為唯一目的的情詩,女主人帶著滿足自己性欲的公開企圖,簡單而直接地要求心愛的男子和自己幽會。“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姑娘用激將法提醒對方,“子惠然而思我,則將褰裳而涉溱以從之。子不我思,則豈無他人之可以,而必于子哉?”《溱洧》通篇“皆為惑男之語”,實乃“淫聲”,然以今天的眼光客觀地看,這種未經(jīng)禮教桎梏的、道學(xué)家口中的所謂“淫”,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xiàn),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天地精神的遵從。 《周南·關(guān)雎》中詩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愿望。這種濃烈的感情和大膽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顯露。《召南·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時的動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愛情的熱切心情。《鄭風(fēng)·野有蔓草》敘寫一對男女不期而遇的歡樂:原本是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只因氣質(zhì)和形象的吸引,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促成他們結(jié)合的因素單純而直接,激勵他們生命疊合的僅僅是對“有美”之“美”的情感直覺,一許“清揚婉兮”的驚心動魄的感覺,將對異性的渴望確證為生命對人性真諦的追求,在瓦解和蕩散了一切世俗雜念的同時,也使此處的“邂逅”兩性血肉關(guān)系化生為性靈的合一。 《周南·汝墳》第一章代借枝來表示自己的性饑渴,公開表達“我要找尋配偶”的意圖,表現(xiàn)的是《詩經(jīng)》獨有的高度人文關(guān)懷,率直大膽的內(nèi)涵實則是對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靈的完整。 二、《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大多體現(xiàn)了優(yōu)美的美學(xué)色彩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大多體現(xiàn)了優(yōu)美的美學(xué)色彩 《 詩經(jīng)》的美在于濃醇的內(nèi)涵。讀她,聽她,思她,猶如在夏日中飲一杯清涼的井水茶。初入口時只是感覺平淡味單,飲下去后卻又回味無窮。讀《詩經(jīng)》猶如在茫茫文海中發(fā)現(xiàn)了一盞柔美的燈塔。“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讀完后覺得在現(xiàn)在都市中的一切燈紅酒綠都從腦海中凈化的干干凈凈,靈魂從這種純潔的愛情中得到升華,從現(xiàn)代人的浮躁、輕率中又一次將自己凈化了,雖然詩經(jīng)中的完美境界已不在,但留給我們的卻是一個永恒的美好回憶! 《詩經(jīng)》的美,美在她的通俗,樸實,沒有太多的華美之辭,用簡單平實的語言,將深邃綺麗的情感流瀉出來,如涓涓溪水,滲入讀者的心田。《詩經(jīng)》之所以可以成為經(jīng)典流傳至今,并不是因為她的教化作用,她的興觀群怨,而是因為她所表達出來的感情都是真實的大眾的,是與我們心心相連的。《關(guān)雎》的美好,《蒹葭》的朦朧,《桃夭》的歡樂……都是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真實地觸碰到的。 《詩經(jīng)》是最美的!美在那天籟般純潔的歌聲中對愛情的熱切渴望:“求我庶士,迨其今兮。”(《召南·有梅》)。沒有虛偽的掩飾,不受禮教的束縛,可愛的采梅女子坦率地、大膽地表達出對愛情的渴望,毫無做作地向人展示出她的淳樸,展示出青春女子心中洋溢著的猶如山花般的野性。輕歌曼舞的《關(guān)雎》、熱烈纏綿的《桃夭》、浪漫活潑的《靜女》、情深意長的《蒹葭》…都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始終如一地打動著人心 《詩經(jīng)》是最美的!美在它的愛情詩歌展示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世界。《關(guān)雎》里那位謙謙君子“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桃夭》里待嫁女子無盡的渴望與憧憬;《子衿》里年輕女子“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煎熬,情真意切的他們,讓人生活在感動中,同時,也帶來揮之不去的情愁、無盡的綺思與惆悵。那是一片自由的天空,他們用樸素的語言,以自己所能用的最坦白,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心中最真實的情感,沒有參雜絲毫的功利色彩,這也是后世將這許多愛情詩歌稱作“淫詩”的原因之一。然而,正是她那熱烈而浪漫的情感、質(zhì)樸而純凈的歌聲,讓我們體會到她那原始的美麗。 《詩經(jīng)》是最美的!美在那如泣如訴的哀哀之語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偉大情操:“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邶風(fēng)·谷風(fēng)》)心胸中無盡的哀傷難以抒發(fā),她沒有怨言,沒有對他冷目以對,沒有惡語相加,而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婉言勸說丈夫回心轉(zhuǎn)意。當(dāng)所有的希望都破滅時善良多情的她依然沒有去斥責(zé)無情的他,而是在自信自強中深深眷戀著逝去的愛情。她不一定是最美麗的女子,但她一定是最偉大的,因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屬于女性的所有的美好品質(zhì)。 《詩經(jīng)》是最美的!美在那棄婦詩恰如一曲曲愛情的挽歌。她們曾經(jīng)有最美麗的愛情,有最艱苦的奮斗,有最完美的家園,卻也有最悲慘的結(jié)局,愛情之于她們,如同曇花,一現(xiàn)即逝。她們的不幸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然而,她們的“美麗”卻在我們心中永遠盛開著最艷麗的花朵。 詩經(jīng)是最美的!美在那…… 《狡童》的癡心嗔怪,《褰裳》的嬌縱潑辣,《靜女》的天真浪漫,《有女同車》的喜上眉梢,《女曰雞鳴》的喃喃溫馨,《東門之墠》的真情流露,《君子陽陽》的喜形于色 …… 詩經(jīng)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純美的愛情,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實際上是一種對愛的追尋過程,從憧憬愛到初戀,從熱戀到結(jié)婚,從分別到思念甚至遺棄,構(gòu)成了婚姻的全過程。讓兩千五百年前的時光牽動你的回眸,在純美的詩經(jīng)里體驗一個個純美的愛情! 但愿21世紀的愛情也能唱響詩經(jīng)中的純美!! 三《詩經(jīng)》的愛情詩擁有最質(zhì)樸的浪漫 華麗的辭藻,唯美的意象,確實可以稱為浪漫,而《詩經(jīng)》的愛情詩卻是以最質(zhì)樸的方式表達的最浪漫的情感。浪漫是什么,并不是驚天動地,并不是以多少華麗的辭藻來堆砌,而只是最真最純的情感。那是我們最初的信仰,以最簡單,最質(zhì)樸的方式表達。 低調(diào)的華麗,我想是可以這樣評價《詩經(jīng)》的愛情詩。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個真性情男子輾轉(zhuǎn)反側(cè)的相思。 “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一個待嫁女子對婚姻生活的無限憧憬。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一個多情公子只想天長地久地相守心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一個多情女子愛屋及烏的深深愛意和思念。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個勞苦遠征的士兵不忘離別時的約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位窈窕佳人在河對岸若即若離、令“我”心往神怡。 簡單的句式,質(zhì)樸的辭藻,回環(huán)的句式,原始的感情,她質(zhì)樸,純真,清新,但是,她從不缺少浪漫,至少,這是在我眼里的浪漫,以這樣寧靜平和的方式,表達人類最原始,最美好的情感. 《詩經(jīng)》完全可以稱為一部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詩作,最質(zhì)樸的文字卻表達出最深沉的情感,迸發(fā)出最震撼的情感力量!何謂“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又是怎樣一種夢幻的境地?它給我的感覺充滿了神秘和奇妙,古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想現(xiàn)在浮躁而急進的社會是永遠無法再現(xiàn)這種最最真誠而又動人的詩篇了!詩中所流露出的那樸質(zhì),真誠的情感。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銅嗅味充斥著生活的角角落落,人們習(xí)慣了步履匆匆,習(xí)慣了禁閉自己的心房,壓抑自己的情感。而《詩經(jīng)》像一潭清澈的泉水沒有沾染一絲浮塵。 《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綜觀全詩充滿著男子的浪漫情懷,它寫思慕,寫追求,寫向往,深刻細微而不失理性平和,感情熱烈又不陷於難以自拔的痛苦呻吟。這真是我們現(xiàn)代人每談感情便置之死地,玉石俱焚的毀滅作為,要好好省思的。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煙云薄霧之籠罩下,在白霜瑩露點綴下,在漫漫的蒹葭叢深處,畫筆輕輕地勾勒出一個似有若無的影子,是男子亦或女子,都無從了解,但是那個影子是每個人心里的追尋。可能是令自己魂牽夢縈的那個人,也可能是所追求的完美的自我,是想象中那個摯友,是深深思念的家人,是一切我們所尋找的影子。朦朧,悠遠,但是卻又并非無處可尋,在心中,即在畫中。淺淺的理解,淡淡的心。從《蒹葭》看詩經(jīng),是浪漫的,唯美的。縮小范圍,僅從小女生的愛情來看《蒹葭》是執(zhí)著的,濃烈的。緊緊地追尋那個他,直到天涯。 自古多情空遺恨相思是苦,諾言擾人。寫詩的這些人們,總是陷在網(wǎng)中央——男女情愛的迷網(wǎng)。不是嗎?《關(guān)雎》里那位謙謙君子“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桃夭》里待嫁女子無盡的渴望與憧憬;《子衿》里年輕女子“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煎熬。情真意切的他們,讓人生活在感動中,同時,也帶來揮之不去的情愁、無盡的綺思與惆悵 浪漫中尋找美麗,美麗中尋找感動,透過那遙遠歷史背后的柔美真情使無數(shù)有心人潸然淚下.這是本展現(xiàn)浪漫與美麗,詮釋傷感與純真的愛情之書趕著千萬性情中人.一個自古常新的話題,封存于歷史記憶的美麗.純真之戀,生死之戀,心靈默契的愛,身不由己的愛,欲說不能的愛,見異思遷的愛都在詩經(jīng)的愛情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反映了那個時代愛情的快樂與痛苦! 結(jié)束語 似水流年,將金戈鐵馬,官場的勾心斗角,后宮的綺麗繁華一一淘盡。 總覺得,詩經(jīng)是千年前遺留的一點血脈,讓我們在字里行間依稀感受到那一時代的余溫。《詩經(jīng)》中,固然有莊重典雅的廟堂之音,有悲苦凄惻的徭役之傷,可這些,都離我們太遙遠。今天我們最能理解并產(chǎn)生共鳴的,就是這些美麗的、傷感的、優(yōu)雅的愛情詩。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從人類的文明曙光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高度發(fā)達的社會,愛情的涓涓細流,從不曾間斷。《詩經(jīng)》的愛情詩的思想價值表現(xiàn)為它所表達的情感都是高尚、純潔的,這標(biāo)志著原始的性愛已經(jīng)升華為情愛,它豐富了人類的情感世界。這些詩篇所表現(xiàn)的對情愛的熱烈健康的追求、對情愛的高尚理解、對壓抑愛情的文化氛圍的反抗,都體現(xiàn)了周代人對愛情的嚴肅認真》。 參考文獻: 1 朱守亮,《詩經(jīng)評釋》,學(xué)生書局 2 揚之水,《詩經(jīng)別載》,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luò),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