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園教育區別與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游戲是幼兒的一項權利,是促進學前兒童健康發展的主要手段,能有力促進學前兒童身體認知社會化和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游戲是快樂享受的,是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活動,它對與幼兒的意義不可忽視,游戲是啟迪孩子心靈的天堂,在這樣的天堂中,他們是無憂無慮的,快樂的成長嬉戲。前蘇聯阿爾金稱游戲為“ 兒童心理維生素”。 綱要中指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幷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一·游戲的基本特征作為幼兒教育基本活動的必然性 1游戲是幼兒主動自愿的活動 游戲是一種較輕松的活動靈活多變自由自在,能適應幼兒的需要。主動自愿的活動進行游戲是幼兒活動的特點。 2游戲是幼兒社會性的活動。 幼兒游戲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在游戲中幼兒的生活經驗得以創造地再現。 3游戲中伴隨著愉悅的情緒 游戲不僅是適應幼兒需要而產生的主要活動,而且由于游戲本身的特點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水平,使幼兒感到有力量掌握活動的過程控制所處的環境,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愿望,從成功和創造中得到愉快的感受。 4游戲是一種虛構的活動。 幼兒游戲是想像與現實的結合,是幼兒在假想環境中對生活經驗的創造性的反映。 二·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與價值。 1.游戲與幼兒身體發展。 在各種游戲組成部分中都包括各種大小的動作和活動,他們能鍛煉兒童的基本動作,促進大肌肉和小肌肉運動的控制和協調能力,促進兒童骨骼和肌肉成熟,使兒童身體各器官得到發展,從而提高兒童身體素質,在游戲中伴隨愉快情緒,能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利于身體發育。通過陽光和空氣鍛煉,增強兒童機體適應環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如在游戲《小馬運糧》中,發展了幼兒的助跑跨跳動作。 2游戲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愿望去接受外部環境信息,幷進行加工,使之適應自己的內部圖式,來認識世界,促進認知的發展,為幼兒提供各種機會,使幼兒獲得鞏固知識鍛煉和發展智力。 游戲還能促進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針對幼兒好說好動的特點,我設計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在游戲中滲透問題;要把游戲整個過程發現的數字關系編成應用題,你用什么方法呢,游戲開始時,我們先點“小雞”的總數,游戲結束后,我們又一起點數被捉“小雞”的數量,幼兒很快領悟到其中的數量關系,試著編出減法應用題.這之后“雞媽”媽又救走了“小雞”,幼兒又根據發生的事情編加法應用題.有了這次游戲經驗,在平時游戲中,幼兒會嘗試著根據游戲過程中發生的事情編出應用題,從而讓他們在游戲中逐漸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游戲中能激發幼兒專心探索的熱情,提供自由發揮的天地,鼓勵創造新事物的情景,有利于幼兒超越原有信息,對事物變通式轉換,開拓新途徑促進創造力的發展,游戲中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發展了想像力,同時在游戲中還增加了與同伴交往接觸的機會,產生交流迫切要求,鍛煉和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提供重復練習語言和同伴互相學習的機會,是幼兒學得有趣和自然。 3游戲與幼兒情感的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的活動與成就,使他們感到自信和能夠控制環境,從而產生愉快的情感,還能以幼兒能接受的情景再現不愉快的經驗。如在幼兒游戲中“打針”減輕害怕程度,體驗到戰勝恐懼的愉快。而且在游戲中還能轉換角色,辦成“醫生”給別的“小孩”打針,發泄對醫生和打針的恐懼。 游戲對幼兒的身體的、認知的、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作用,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三,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的內涵理解 幼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在游戲中幼兒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怎樣表現就怎樣表現就怎樣表現。生活中不能實現的游戲一一如愿。幼兒感興趣的一切,觀察到的一切經歷過或者僅僅是聽說過的一切都可以納入到游戲中去。在游戲中充分自主自發的表現,從中享受到自我實現的歡愉,達到忘我的境界。使個性充分展露,智慧能力得以充分體現兒童在游戲中水平高于在其他活動中水平,如果不是游戲則很難期待有充分學習。“游戲創造了最近發展區。” 四.實施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幼兒園游戲分為本體性游戲和工具性游戲。 本體性游戲是幼兒自主的,自發的表現出的一種活動,目的隱含在游戲活動本身.指導的原則是更應多地體現”無言之教”.教育者把教育的因素隱在游戲環境和游戲活動中,以大到不教也是教的目的.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造良好的游戲環境,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情況,正確引導幼兒游戲的發展。 (1)有意的觀察 觀察是本體性游戲指導中的重要環節。教師旣不是幼兒游戲的主宰者,也不是局外人,教師要觀察,在觀察,在觀察。真實地了解每個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從而了解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 (2)環境創設 一是心理環境。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自主,寬松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與想象反映生活,表現生活,幷積極進行各種嘗試與探索,使他們真正從游戲中獲得快樂,獲得發展。 二是物質環境。師要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玩具和材料,這是游戲的物質基礎。材料提供要符合本班幼兒發展水平,具有操作性、可變性高:自制材料占游戲材料的2/3以上,以物代物的象征性功能強;成品材料各占材料總數的1/2;有方便幼兒制作,替代游戲材料的百寶箱。種類豐富。數量充足:語言區,數學區,認知區,美術區等2/3的游戲的內容有層次性材料的提供,4/5的游戲內容有3套以上的材料供幼兒平行游戲使用。安全衛生,宜重復使用。提供的材料無毒、無害,有利于游戲和重復使用。擺放位置合理:每類材料均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幷有圖畫標記,方便幼兒的取用和收拾。區域布置要充滿童趣,利于幼兒在舒適的環境中游戲學習。 如在美工區,讓幼兒用色紙剪各種小魚小蝦等,讓他們用橡皮泥捏成餃子等。。。。。為幼兒提供未成品,幼兒游戲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大大的發展。 (3)必要的參與.以 角色的身份指導幼兒游戲,能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做相應的語言、動作指導. 第一,安全問題.對于幼兒的不安全的行為,應立即阻止,以防萬一. 第二,行為問題.對于打人罵人搶玩具等,要及時制止. 第三,當幼兒求助時,老師不能 無動于于衷,要給于熱情的關心和有效的幫助。 第四,當幼兒情緒低落,游戲無法進行下去時,需教師適當的引導。 (4)計劃的制定 第一是情況的分析,重點是前一次游戲情況的分析,包括幼兒游戲水平,心理水平,以及幼兒對玩具材料的需 求和使用情況。第二,本次游戲的指導重點。此外,對幼兒良好習慣和生活經驗的豐富。 (5)游戲的時間;每天有2小時以上的幼兒自主游戲時間,其中晨間智力游戲20分鐘,課后創造性游戲50分鐘以上,下午區域活動1小時以上。 工具性游戲是有著特定的目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它的指導應以充分尊重幼兒主體需要,了解幼兒的現有水平和最近發展區為前提,明確教育教學的目標,熟悉活動內容,選擇適當的工具與方法,幷以開放的啟發性提問激活幼兒的興趣,達到教育教學效果。工具性游戲目的更為特定和顯性。教師必須科學的設計,生動有趣地指導,決不能只憑自己的設想或猜測來設計,讓幼兒盲目地跟從,使幼兒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 如讓幼兒把不同顏色的小動物放入指定顏色的小房子,有些小孩子放錯地方,這不是他不懂,而是因為他不喜歡教師 指定的房子形狀,他喜歡的是另一形狀的房子。這時,教師不如讓幼兒把小動物放進自己喜歡的房子。這樣才符合幼兒的特點,更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有利于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就是說把游戲引進到了幼兒教育領域,充分肯定了游戲的教育價值,幷確定了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的地位。 我們把游戲看作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這是對幼兒人格和權利的尊重,是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兒童 學習成長的特點的尊重,是對幼兒教育規律的尊重。只有讓游戲伴隨著童年,讓孩子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歡樂,讓教育隱含在游戲之中,使游戲既能保證教育上的自由,又能使兒童發展的過程實行自主建構,才能促使幼兒個性健康的發展。總之,一方面兒童在游戲中滿足各種發展需要,實現自主發展;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游戲完成教育價值引導。幼兒游戲是幼兒教育活動系統的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