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 [摘要] 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屬于公務員身份,或是按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身份。其管理方面有著嚴格的教育培訓系統和管理制度,并受《公務員法》的制約。因此,公務員和按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接受的培訓與教育是系統化、正規化的,相對具有較高的素質。然而,在政府機關中,還有大量的輔助工作人員,他們不是公務員,也不按公務員管理,當然也不享受公務員待遇。從現實看,對于他們的管理明顯缺乏規范的制度與程序,其從業素質相對也不如公務員。但是,同樣作為在政府機關內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言行舉止也同樣會反映出政府機關的形象。因此,研究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 輔助工作人員 公務員 管理 培訓 考核 以人為本 在政府機關里工作的人員通常分為兩種,公務員(包括按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和輔助工作人員。他們是維系機關正常運轉的基本要素。由于國家機關有著嚴格的人事制度,其崗位名額有限,因此,公務員雖然構成機關單位人事的主體,但還不能完全獨立左右國家機關的全部常規活動,需要輔助工作人員來自各方面的協助。可見,輔助工作人員對于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公務員和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同樣重要。 現實是,對公務員的教育管理,從錄用、培訓、教育、考核、提拔等都有較為完善的制度和嚴密的程序,特別是在《公務員法》施行后,公務員的教育管理已達到了較高的層次。但是,對于輔助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卻還相當的不成熟和不完善,這和輔助工作人員在國家機關工作中的重要性相比,顯得不夠相配。現如今,國家機關的日常工作已基本上實現信息化、電子化、系統化,對輔助人員的要求也更高。而相對不配套不完善的對輔助人員的管理則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的機關工作。 本文希望從教育管理的角度粗淺地探討一下對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問題。為了更好地表達觀點,本文擬以一個機關實例為基礎加以討論。當然,討論是客觀的,并不表示對該機關有任何偏激的認識。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主要職能是審查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在中國有辦事機構的外國企事業單位和/或個人)的專利申請,其電子化、信息化程度相當高,同時還有大量紙件的案頭事務。該局的輔助工作人員也非常之多,具有很強的典型性。以下就以專利局為例進行闡述。 一、對政府機關輔助人員的管理現狀 1、政府機關輔助人員從業要求不高,基本素質較低。相對于專利局的公務員(事實上,專利局的人員屬于按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本文為方便起見,簡稱為“公務員”)而言,專利局對輔助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不高,對學歷、履歷都沒有特定要求(當然,近年來由于就業困難等原因,高學歷人員面臨失業而選擇就低就業的態度,從而使輔助人員的素質相對有所上升)。因此,輔助人員的從業者總體上,在基本素質方面,都與“公務員”存在較大的差距。 2、政府機關輔助人員待遇同公務員相比相對較差。專利局輔助工作人員因相對學歷低,并且大多數人沒有干部身份,最初還有許多人是以“臨時工”招入局中從事輔助工作,同相對優厚待遇的“公務員”相比較,明顯較差。表現在工資水平、福利、醫療保證等多方面,并且也基本上沒有調研、開會、出差、出國學習等機會。 3、政府機關聘用輔助人員著力于人為其用,不講人才儲備。和“公務員”的計劃招聘、有限配額相比,輔助工作人員主要是按需聘用,哪里有需求,就可以隨時提出需求。并且,輔助工作一般內容相對簡單,比如負責復印、校對、送刊、接待、抄錄、衛生、整理等,工作難度不大,培訓容易或基本不需培訓,在就業難度大、失業人數多的大形勢下,不需要進行人員儲備即可隨需而聘。盡管近年來,部分崗位的技術含量有所增加,如電子校對工作,電腦常規保養和維修工作,熱線電話接聽工作等,但同有更高素質要求的“公務員”相比,儲備需求還是不大。 4、政府機關對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投入甚少。可能存在部分歷史原因,機關在對輔助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的投入很少。之所以稱為輔助人員,主要是最初,其本身人數不多,多為為“公務員”提供服務的崗位,一開始主要是衛生、班車、餐廳、電梯等純服務崗位。通常僅僅是一般性的崗前培訓,大多不多于一天時間。現在,人員數量、類別都增加了很多,但是在教育管理上投入并沒有相應量的增加。 二、目前政府機關輔助人員的管理弊端 1、對輔助人員的教育管理重視不夠。毫不客氣地講,重視不夠首先是一弊。專利局對于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及領導部門是機關服務中心,其僅是招錄、工資、福利、醫療等的服務性機構,而對于人員的工作,則完全由各用人部門本身完成崗位培訓和人員測評。而各部門實際上沒有職能去進行輔助人員的教育管理,部門領導更重視“公務員”隊伍的管理,故自然不會對輔助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給予過多的關注。 2、完全區別于公務員管理,不能一視同仁。不管愿意不愿意講,不能一視同仁確實是事實。因管理制度上完全區別于公務員管理,故在各個方面,對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都和“公務員”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不同的用餐卡,不同的工作證件,不同的進入機關的通道,不同的體檢政策,甚至不同的作息時間,而這些大多數并不是工作特質所必須,對于“人”而言,都應是等同的。也正是由于存在了這些“不同”,“公務員”和輔助工作人員之間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主觀上的不平等意識,如少數“公務員”對輔助工作人員的忽視和冷漠,及部分輔助工作人員的自卑感。 3、人員流動性大,統一教育管理有難度。待遇不高,部分崗位工作量大,福利較差等原因,輔助人員的流動性就比較大。由于流動性大,統一的教育管理難度就比較大。“公務員”有較嚴格的工作合同以保證高培訓投入的回報,而輔助人員鮮有嚴格條款的工作合同,用工雙方似乎都有較大的來去自由度,再加之管理投入少,管理的難度就進一步加大。 4、缺少對人的提高,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在全國上下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審看機關內對輔助人員的管理,顯然有些缺乏以人為本的思想。“公務員”隊伍的管理非常規范,人員都有提高、晉升的機會,人人都至少存有希望。而輔助人員則多少有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感覺,打掃衛生的始終在打掃衛生,復印的始終守著高輻射的復印機,班車司機日復一日地在固定的路線上疾駛……。每個人似乎都缺少進步性的目標。事實上,人都是要求進步的,人又都是需要溫情的。不以人為本的管理肯定不是好的管理。 三、政府機關輔助人員的管理改革方向 1、平等原則,消除歧視現象。很顯然,無論歧視現象是如何產生的,也無論歧視現象的存在是多么的少,歧視終究是平等原則中所排斥的。管理的改革應首選樹立平等原則,才有可能朝好的方向發展。平等首先要努力做到思想上的平等,要加大宣傳力度,渲染社會主義人人平等的觀念,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的強化各方面的平等教育。對于政府機關的輔助工作人員,其相對于公務員來說,屬于相對低層次的人員構成,應以激勵教育為主,避免自卑心態;而對于公務員,則強化奉獻精神,服務意識,避免等級心理。當然,平等不是空談,僅靠渲染性的宣傳和口號即能做到。在工作中,在培訓、職能、機會、報酬都應積極營造平等的條件和氛圍。要強調的是,平等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平均,要以鼓勵人人進取、奮發向上為基礎,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2、立足以人為本,注重人員素質的提高。平等是一個原則,要做到平等,則要首先重視人,把提高人員的素質放在核心,立足以人為本是關鍵。必須承認的是,教育管理是一門科學,是科學就有其內在的規律。管理學的精髓在于人的管理,特別是人員素質的提高。就人性而言,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和公務員并無本質差異,他們僅僅是條件參差,技能有異,機遇不同,而對于素質提高的需求來說,都是相同的。對于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方面,不應與公務員區別對待。機關應關心他們的基本保障,個人福利,醫療保健等,在現有的條件下積極地為其爭取。在發揮人的個性能力方面,對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應與公務員不存在差別。 3、重視發掘人才。人才無處不在。如果能夠重視對輔助工作人員的教育培養,就必然能從中發掘出各類人才。輔助工作也是工作,同樣需要人的參與,同樣能夠培養出、發掘出人才,比如管理型人才,服務標兵,案頭工作能手,計算機操作專門人才等。專利局在這方面尤為突出。專利局是一個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機構,同時流程復雜,案頭工作也相同繁復。既需要熟練的自動化人才,也需要大量從事枯燥案頭校對、處理、分類等工作的人員。由于編制有限,公務員人數相對較少,輔助工作人員較多。這些輔助工作人員當中,不僅需要人才,而且事實上確是人才濟濟。機關不僅應該發現和重用這些人才,還應強化管理,如提供培訓機會、學習機會,加強崗位交流,鼓勵技術創新。使輔助工作人員中的精英大有用武之地,并成為其他人員,甚至公務員的榜樣。 四、政府機關輔助人員的管理的改革辦法探討 1、加大投入力度。實事求是地講,沒有投入,就不會有大的改進。當然,不是說一切都要靠投入財力才能完成,這里所說的投入包括財力上的,也包括人力投入,如增加培訓師資力量,延長培訓時間,豐富培訓內容等。投入是基礎。專利局許多崗位的人員都是需要技能的人員,如專利服務熱線,計算機與網絡維護,非行政秘書,統計服務人員等等。這些崗位不僅對人員素質要求非常高,比如熱線人員要求熟知專利法規,專利審批流程等,并且技能要求還要不斷更新和升級。因此,崗位人員的培訓投入是必須強化的。要做到與時俱進,現有的培訓方式,師資力量顯然是不能滿足的。因此,加大投入力度,不僅是需要,而且是勢在必行的。 2、同崗位的統一培訓,實行崗位標準化。早先,專利局的輔助用工主要是各部門各自根據需要向機關服務中心提出用人請求的,因此,各部門因主管領導的管理模式不同,選用人員的類型和特征也不盡相同。同時,各部門自行解決崗前培訓問題,總體的培訓成本反而是非常高的。要加強管理,就要統一進行要求,實行崗位標準化和統一培訓,將相同、類似及相關崗位共同完成選人、面試、培訓、考核。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培訓等前期成本,還有利于選拔人才,規范崗位職責,提高輔助人員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加強素質教育,鼓勵輔助人員主動學習,學以致用。給予人希望,永遠是激勵促進的最佳良方。輔助工作人員雖然職能作用不如“公務員”,但同樣也非常重要,在某些特定崗位,甚至還要超過“公務員”的作用,如窗口服務人員,熱線電話接聽人員。這些輔助工作人員同樣代表著機關形象。特別是對象專利局這樣的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機關來說,對于輔助人員的專業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發揮人才的主動性,也是教育管理科學的要義,人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因此,教育管理亦是開放的,全面的,多角度、多層次的,機關可以按崗位的特點努力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實現素質提升要求的必然之路。 4、注重科學發展,協調機關各項工作,創建和諧機關。在全面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認識到:要深化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這包括政府職能的轉變,即向服務性機關的轉變。這不僅要求“公務員”在思想上要有更多的服務意識,同樣要求輔助工作人員也如此。因此,在輔助工作人員的聘用、培訓、考核中,應加強科學管理,并且應加強輔助工作人員的協調和交流,比如在多部門間相同或類似崗位需求中相互協調等。從這方面講,已經不是一個政府機關個體的事了。這需要全面的管理。在此,只是提出一個設想,比如,建設一支政府機關輔助工作人員的團隊,相對穩定、固定,有利于交流、協調、管理、培訓、教育及考核。主要的工作應該是固定崗位類別、規范崗位職責、制訂培訓標準、健全交流機制等項。總之,穩定一支政府機關的工作團隊是機關工作氛圍和諧的保證條件之一。 國家機關輔助工作人員的管理已顯現出越來越重要的特質,以專利局為代表的國家機關,在輔助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方面,已經著手進行強化和規范。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