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民主管理——對學校管理的幾點思考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已引發了全面的社會變革,這種變革必然影響到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心理,那么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加強學校管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其素質,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適應新形勢下教育重任的教師隊伍。 管理不僅僅是一個物質技術過程或制度安排,而且和社會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關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應當以人為核心,發掘出一種新的以活生生的人為重點的,帶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來取代傳統的純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應當重視對情感、宗旨、信念、價值標準、行為標準等“軟”因素的長期培育,從而提高凝聚力和競爭力。以人為本的這一理論提出,彌補了科學管理理論的不足,對發揮人的積極性,開發人的潛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從事學校管理工作應當樹立一種教育管理哲學,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應該使每個人都能發展,發揮自己的創造潛力,也應有助于挖掘出隱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財富。 一、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應遵循人的自然屬性 1、人的物質需求。人是社會生活中的人,任何人者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生活,學校不是真空地帶,我們沒有理由要求教師只求貢獻不講回報。當然在一定的前下要求教師要具有敬業樂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一定要做的。畢竟以教為樂,講奉獻的教師有一定的限數,安居才可以樂業,教師們同樣需要在吃、穿、住、行上得到基本的保證。為此校領導在學校管理中要做到多勞多得,要以教師的勞動量和質量來衡量報酬。想要馬兒跑得好還不讓馬兒吃好草是不可能的。 2、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學校還要注重教師的文化娛樂,不斷豐富教師的生活。在教職工緊張的工作之余和生活中多開展一些娛樂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加強交流,促進團結。創建校園活動文化特色。重視文體活動的組織、開展,促進教身心健康,如組織教師球隊、樂隊、合唱隊,開設教師之家,開展球賽 ,舉辦美術、書法、攝影展,通過開展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使人的情感在良好的環境和有益的活動中得到熏陶、激勵、升華,使人們的工作得到協調,使學校整體素質得到優化,綜合實力得到提高,從而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科學化。 3、人的名利需求。少數教職工在工作中十分注重自己的名利,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體現本身的價值:當他們獲得一定的成績時,如果得不到肯定會極大地挫傷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為此學校在評優選好、表彰先進性時要實事求是,盡可能地做到期公開、公平、公正。 4、教師的角色扮演以及專業品質。教學是通過文化的傳承來培養新的社會成員的過程,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是社會文化的代言人,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比較單一的,他在教學中處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權威的身份出現,在知識、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動搖的權威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急速變革,從教育目標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發生巨大變化,教師要在教學中扮演:(1)設計者,(2)指導者和信息員,(3)促進者,(4)組織者和管理者,(5) 伙伴,(6)幫助者,(7)思考者和研究者。一個好的教師應具備以下的專業素質,一是教師的基本信念系統;二是教師的情感投入;三是教師對教學與學習的基本理解;四是教師的教學能力;五是教師相互溝通的能力;六是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學生對教師行為也有重要影響,教師應具學生的不同人品特征來選擇對他的教學教育方法。 所以樹立“以師為本”的管理思想在學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是第一要素,從學校管理理論來講,管理者之間固然存在著哲學意義上的主觀領導的關系。但也絕不是老板與屬下的關系,由于學校管理系統的目的性,和層次性的特點,使得學校管理系統內的所有個體都具有管理他們,被管理者和自我管理三種狀態。在管理過程的意義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活動相應影響,協調一致,博現為強烈的雙邊依賴性,教師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但教師們有較強的自主傾向,因此,在現代學校管理中更應突現管理者的身份,體現出他們是學校的主人,所以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與創造意識,使教師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性得到最完善的發展,使其在學校事務中體現出主人翁的地位,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學校的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增強認同使全體教師職工對學校管理更具信任感和歸屬感,使學校與教職工形成一個整體,使每個職工明確個人的成長,發展與學校事業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提高教職工的自豪感,責任心和使命感。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教師。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業務素質是教師管理的重要任務,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師作為教育者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方法,才能跟上科學發展的步伐。 二、學校領導要樹立服務意識 要搞好一所學校領導是關鍵的一環,辦學思想與工作態度、作風直接影響到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在教育改革大好形勢下的今天,要當一名好領導實非易事,人們常說“為人不做官,做官是一般”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做個好領導不容易。作為一個領導如果行的是“個人主觀主義”、“官僚主義”、“拜金主義”甚至于以個人這“得道”來普渡“雞犬之屬”那么在下面職工心中真可謂一般了。職工利益無小事,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校領導在撐好舵的基礎上只有貼近教職工、關心教職工,努力為都教職工排憂解難才能夠更好地團結廣大教職工,得到他們的擁護。激發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盡可能的把教學工作搞好。所以領導要樹立服務意識,努力提高辦學條件,加強各方面的管理,營造良好舒適的育人環境。力爭做到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學校領導的服務意識是在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創造性、思維及超前性辦學思想基礎上的那種上傳下達“傳聲筒”式的工作,對上亦步亦趨、隨聲附和,對下人云亦云、草率了事的工作是行不通的,只有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超前性的謀求發展,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脈搏,也才能為一個學校的教學工作,甚至一個地方的教育作好服務。 三、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應增強法制觀念搞好民主管理 學校的管理實踐表明,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沒有合理的組織機構,學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學校管理僅有完善的規章制度,合理的組織機構等也并非能提高管理效率,在學校教育中很有必要和有責任改變這種“物化”現象,而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對學校管理重新定位,尋找管理上的突破,建立健全嚴格有序的規章制度,做到規范運作,獎勤罰懶,樹立正氣,使學校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根據學校實際,以人為本,依照教育政策法規,制訂學校管理規章制度,包括學習、工作、檢查、獎勵制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政策法規要,以明確為學方向、宗旨,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和學生觀,組織法制講座,幫助教師學法、懂法和用法,堅守工作職責,遵守工作制度依法治校是實現學校管理科學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依法治校就是依照國家有關教育事業的法律、法令、條例、規定、要求根據上級指示精神,擬定學校內部的規章制度,使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強調依法治校,就是要增強法制觀念,把握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做到教書育人,培養創造型人才。 1、一所學校其師生法律意識的高低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文明程度來。在學校工作中,只有加強法制建設,使教職工能夠知法、守法,并且做到依法執教才能使其工作和校園生活有一個準則。德育工作是學校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板塊,在抓行風、樹新風工作中,應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并常抓不懈。通過以上工作凈化育人環境,營造一個純凈的、愉悅的工作氛圍。2、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學校的管理制度如何直接體現了管理力度,學校應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結合自身的實際組織制定實用的各方面管理制度。做到管理上桌面、講依據、重實效。以制度強化、硬化管理。這樣在管理中才可以盡量避免個人的主觀感情色彩,在處理問題中才可能盡量減小個人的情感傾斜度,達到識大體、服大眾的目的。3、加強民主管理,增強教師的參與意識。在學校管理中不能獨斷專橫,要充分搞好黨團工作,發揮學校黨組織的作用。以黨員帶頭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校民主管理中需加強工會建設,讓學校工會組織參與重大事務的決策,參與學校管理。通過工會積極推行并搞好校務公開工作。另外,建立好激勵機制,通過有關的制度對教職工工進行嚴格的量化考核,對工作積極、成績優秀的教師要進行獎勵,對工作不負責、影響極差、違犯有關法律法規的教師要進行相應的懲罰。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姑息養奸,保持一團和氣。 四、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應加強督導力度。 教育督導是國家有關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和教育目標的實現的一個保證性工作。目前在中心小學工作中,只有通過加強各校點工作的督導,才能充分發解和掌握情況,為管理與此同時決策提供確實可信的依據。如果督導蒼白無力,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久而久之造成“滿園春色 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的尷尬境地。如果一味的拖拉累積,將會觸動“火山”的爆發。在督導工作中要處理好“督”與“導”的關系!岸健笔鞘侄,“導”是目的。在督導要深入了解,實事求是,不能擺官架子、顯威風、亂指責、亂批評。應本著平易近人、誠心指導和建議的態度。對取得的成績和不足之處要一分為二,不要戴著變色眼鏡去工作,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大教育觀的形成,學校、社區、家庭的互動和學校之間的互動的增強,學校管理的范圍也在擴大,這就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一下現在的校長隊伍。不難得出,一是校長的變更隨意性大,特別是在鄉鎮的一些中小學,校長的任命全憑領導個人的喜好,因此,有些校領導對上迥然不同,對下不負責是必然選擇,二是一些校長長年在一所學校任職,學校沒有大的發展,求穩不求進,新綱要中要求學校有創新,強化對學校和校長的考核公示制度,使校長的工作置于老師、家長和社會的監督之內,同時,實行校長職級制和校長輪換制,在隊伍建設中一方面校長的優厚待遇,又形成“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 總之,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應遵循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應圍繞一個“人”字開展工作。由于人的復雜性和差異性決定了管理的復雜性和多面性。 這還需“居廟堂之士”在工作多加揣摩、體驗與總結,以求得“源頭活水”。以上僅筆者淺陋、片面之詞,只求拋磚引玉,誠盼諸葛之屬以導之。
參考文獻 1、王定華:《以人為本 打造西部名校》,《西部觀察》,2004年第110期。 2、《以人為本 依法治校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科學化》,張江云。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