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質量管理中的創造性
[ 摘要] 成功的管理是創造性的管理,教學工作質量管理中的創造性是從學校質量管理方針,建立質量管理機制,明確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中體現的。創造型的環境一旦造就,又會使教師和學生在創造型環境的“無為教育”中實現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等方面創造力的全面爆發。
[ 關鍵詞] 管理 創造性 教育質量
加強質量管理工作,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學校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質量管理是實現學校基本任務和滿足社會需要的保證;二、抓好學校質量管理才能保證教育投入的有效性;三、質量管理提供了客觀評價學校工作的標準。[ 陳孝彬主編《教育管理學》第十六章第一節] 學校工作質量管理體現在以下五性:〈1〉系統性:即在管理上采取系統化的措施!2〉開放性:積極地搜集、了解外界有關的新信息,并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吸取他人精華,不斷改進和創造出有益于創造性教育的管理方法。〈3〉民主性:注意養成良好的民主作風,通過多種方式經常聽取教師或學生對學校管理或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管理工作!4〉自主性:培養教師和學生自主參與管理的意識,在管理過程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管理具備自覺、自動、自律的特點。〈5〉創新性:在求實的基礎上,勇于打破常規,開創新路子,摸索新方法,構建新模式,建立新型的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在傳統的觀念中,領導是教師的司令官,教師是學生的看守者,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都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這種關系嚴重影響了教師和學生創造力的表現。新型的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是以平等、寬容為基礎的,領導對教師、教師對學生都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保護、激發創造力的支持者,甚至是創造的參與者。只有建立新型的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才能真正做到在觀念上和實踐上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創造性教育觀。把管卡壓的管理變成人本化、個性化、人性化、泛性化的管理,譬如在班級管理中,就要把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以學生為中心,把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變成以增長經驗、發展能力為主要目標,把嚴格守紀、遵守常規的課堂氣氛變成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題氣氛。 在當今時代,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探究教育工作質量管理的創造性是必要的,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管理中的創造性”略陳管見: 一、要體現教學工作質量管理的創造性,首先要培育有利創造的集體氛圍 教師和學生的創造力是在集體中體現出來的,沒有自由、安全、愉悅的集體氣氛便不能培養最佳創造力。我們至少應該培育出這樣的創造性集體氛圍:〈1〉尊重:這是創造的前提。因為創造個體的個性是以獨立、批判、探究、冒險、幻想、競爭、求異、自信等為特征的。很容易因其“標新立異”“不合時宜”而被扼殺,而創造個性一旦不存在,創造便無從而!2〉賞識:這是激發創造熱情、增強自信力的絕好方法。領導要賞識教師,教師要賞識學生;要鼓勵教師、學生自我賞識;要利用同事間、師生間、同學間的“他人賞識”,激熱情,增信心,鼓干勁開發出巨大的創造潛能。〈3〉自由:束縛是創造的敵人。為了讓教師、學生有自由去創造,應該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和規定。只問目標和結果,不問過程和形式,這是創造力心理學的重要原則。過多、過細、過于整齊劃一的限定,定會阻礙創造力的發揮。〈4〉安全:不輕易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成果,這樣會給他們的創造心理帶來安全感。因此管理者應設法消除創造個體怕受評判的緊張心理,以使他們能無所顧忌的創造。創造型的環境一旦造就,又會使教師和學生在創造型環境的“無為教育”中實現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等方面創造力的全面爆發。 二、教學工作質量的管理者應該周身洋溢創造精神 無論是學校管理者還是班級管理者,只有周身洋溢創造精神,才能為創造型環境的營造提供指導、支持、示范。首先,他們應該具備良好的創造性個性品質,比如強烈的好奇心和不滿足感、對工作的極端熱忱、靈活開朗、善于接受新事物等。他們應該具備多元、合理的知識結構,比如在專業知識之外,還應掌握現代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新觀念和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習和掌握創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意識地引進、移植到管理活動中,掌握相應的現代技術和手段,具備開展獨創性教育科研活動所必需的科學方法論和素養。在新的形勢下,由于學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從一定意義上說,領導就是學校的旗幟,是學校的方向。一所學校的發展,就是校長的智慧、能力的表現,優秀成果組織往往體現校長的遠見卓識,如蔡元培將充滿腐儒氣息的老北大造成為思想學術俱佳的新北大,就是他的“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構想的實現。 其次,他們應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打破常規,帶頭進行教育研究。主動發現管理及教育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有人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句話很清楚地說明了校長對學校發展的影響。領導的重視和身體力行,無形之中就給學校教師一種積極的暗示——我應該干什么,怎樣去做?如果領導能夠不斷加以指導和管理,就能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推動學校教育研究的良性發展?梢允箤W校領導之間、領導與教職工之間、教職工之間相互增進了解和理解,達到統一認識,統一步調,相互協作;增強學校的凝聚力,減少隔閡,消除誤會,化解矛盾,激勵士氣,通力合作,實現辦學目標。 三、發展戰略是提高學校效能的重要工具,也能加強教學工作質量管理的創造性。 學校的戰略規劃是對末來的深入思考,它不是關于陳舊經驗的老生常交談,而是在新思想、新觀念的指導下,對末來做出的科學先見,是對學校的歷史地位所作的負責任的思考。發戰略具有主體性和創造性的。一個學校的發展不是對別人以驗的拙劣模仿,不放棄本校內外部環境的獨立分析與判斷,它是以本校條件為基礎,與環境磨合,從而形成適宜本校發展和進取的姿態。教學工作質量管理能否卓有成效,順利進行,關鍵在于學校有健全合理的工作管理制度。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教育科研室和教研組的建設,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使教育科研的計劃、組織、實施和管理落到實處。例如:某校是所普通高中,長期以來將提高高考升學率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但由于教師隊伍新老更替迅速,加之學校與三所重點高中相鄰,生源質量低,盡管再三努力也無濟于事,公眾對其失去信心,報考生源質量不斷滑坡,數量也顯不足,已成為惡性循環。面對這種情勢,新領導班子認為不能繼續自走絕路,“樹挪死,人挪活”,必須為學校另找出路。決策者抓住社會對職業教育日益高漲的需求,經上級批準,停辦普通高中,舉辦電信職業高中。由于該職業前景極被看好,第一年招生就爆滿,以后更進入良性發展。 四、加強教育科研造就創造型管理。 教育科研是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標志,也最能體現一所學校的特色。濃厚的科研氣氛,高水平的教育科研,不僅有助于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師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更能發揮教育者的創造性。而且有利于對廣大青年教師的熏陶和培養,涵養校園文化的內在底蘊,形成優良的教風和學風。但是,優良的教研之風僅僅靠倡導和教師們各自為政是不可能形成的,學校應加大對教育科研的投入,首先要完成一定的硬件投入,如改善實驗設施、教師辦公條件自動化、購置新的教育科研圖書資料等。同時還要大力表彰教育科研成績突出的教職員工,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教育質量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重視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教育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長期工程和全民工程。不僅要求學校的各個部門、各項政策、每個環節都要長期重視,共同瞄準質量這個目標,不能急功近利,也需要所有的教職員工都要參與質量工程,除了一線教師,管理人員和后勤人員也在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默默地影響學生,環境育人是質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一所學校的成功之路關鍵是教學工作質量的管理。而一個優秀的管理必須具有創造性,成功的管理是創造性的管理。讓學校一切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嚴謹化、經;,學校的管理才能科學化,才現創造性的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組織編寫 《教育管理學》XX師范大學出版社 3、http://www.339edu.com 《教學工作質量管理的重點》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