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子商務萌芽于1990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分為三階段:即1990-1993,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階段,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該項目被運作到國家外貿、中國外運海運/空運、中國化工、石油、橡膠貿易等多個領域,EDI叩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神秘之門、1993-1997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打基礎,1993年成立國務院付總理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1994年10月亞太地區電子商務研討會在京召開,使電子商務概念開始在我國傳播。1995年,中國互聯網開始商業化。互聯網公司開始興起。1996年,全橋網與因特網正式開通。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絡廣告、1998年開始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1998年3月,我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1998年首都、上海等城市啟動電子商務工程,開展電子商場、電子商廈及電子商城的試點,開展網上購物與網上交易,建立金融與非金融論證中心,和有關標準、法規,為今后開展電子商務打下基礎。1999年興起的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并進入實際試用階段。200年,我國電子商務進入了務實發展階段.在此基礎上,中國電子商務得以取得長足進步及發展。 二、我國電子商務的現狀、趨勢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興的、處于發展過程中的現代商務方式,從95年來得到了迅速發展,顯現了巨大的現代商業價值。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原來面對面談判、紙上交流的管理與商務活動方式逐步變成了由計算機遠距離操作完成的數字化活動方式。沒有了時間、空間和人為條件上的限制,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將變得方便、靈活和自如。特別在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各種服務活動、付款、送貨方式等方面將有根本的變化。在21世紀,電子商務 將逐漸成為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也將成為數字化社會的基礎。 我國電子商務起步較晚,發展程度低,目前尚停留在對安全、保密、認證、法律等技術手段和標準規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討論上,實際應用較少,發展水平僅為美國的0.23%,總體上處于初級階段。經國務院批準,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于2000年6月在京正式成立,架起了國內外電子商務發展的橋梁。這些機構一經成立,就著力推廣電子商務及其應用,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有關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中的安全問題。行業認證中心,如電信、海關、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組織的安全認證中心已經成立,上海、廣州等城市的認證中心也相繼成立,與安全標準、電子簽名、密碼系統等相關核心技術的開發也得到重視并加大了投入力度。2002年,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法規、法律也在趨于成熟. 電子商務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網絡應用的發展方向,具有無法猜測的增長前景。電子商務還將構筑二十一世紀新型的經濟貿易框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 我國電子商務的市場發展潛力是無窮的,一方面,潛在消費者的發展速度驚人。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03年6月底,上網用戶已達到68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48.5%,而1997年10月首次調查結果只有62萬,幾年間增長了109.7倍。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交易額快速增長。到2003年底,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B2B和B2C的交易總額將可能達到40億美元之巨,B2B的年均增速為194%,而B2C的是274%。當今世界,除電子商務市場以外,其他任何市場都難有如此高的增長率,因此,其市場前景極為可觀。 我國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日益完善,支撐環境逐步趨向規范,具備了良好的網絡平臺和運行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迅速發展,電子商務將成為今后信息交流的熱點,成為各國爭先發展,各個產業部門最為關注的領域。中國電子商務雖然還處在初始階段,面臨著體制,技術,管理等諸多問題,但是已邁出可喜的一步。我們只有具備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努力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電子商務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環境尚不完善,國經濟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市場經濟環境還不完善,有關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企業管理體制、機制、管理理念與組織機構尚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電子商務的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環境尚不完善。 尚未完全建立起電子商務所需要的法律環境 我國電子商務的政策法律環境尚待完善,部分現有法律法規尚待修訂,目前缺少有關電子簽名、電子合同等電子交易的法律法規。需加快有關電子商務方面的立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目前還缺乏有力的技術經濟政策推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網絡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它必須遵從法治的規律。脫離法制軌道的經濟模式不僅是前途渺茫的,而且對現存的社會秩序也是危險的。所以建立一套與新現實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將電子商務活動納入法制軌道,使其“有法可依”是發展與繁榮網絡經濟的迫切任務。 企業采用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尚缺少內在的動力 我國缺少信息技術人才,特別是缺少既懂信息技術又懂行業業務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廣大職工及人民群眾信息意識、信息技術知識水平較低,消費觀念與電子商務不相適應。部分基層領導對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應用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尚需進一步提高。 計算機應用水平低,上網企業與上網家庭數量還較少,信息技術在企業與家庭中應用不夠普及。 電子商務的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經濟環境、運行環境尚不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網絡帶寬、反應速度尚不滿足要求,電子支付手段尚不完備,物流配送體系尚不配套。 我國信息產業國產化產品技術水平與市場占有率低,重大電子商務應用工程、應用系統所用的軟硬件產品主要依靠國外公司,系統集成,信息服務水平有待提高。 針對以上的種種問題,中國應當掙脫傳統模式與理念的束縛,走出對電子商務認識上的誤區,踏上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之路。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是基于信息網絡的商務活動,需要建設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手段,包括各種信息傳輸網絡的建設、信息傳輸設備的研制、信息技術的開發等,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在堅實的環境建設基礎上。要構建一個值得信賴并能夠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層次的開放的網絡體系,加強基礎網絡的建設,改善國內用戶環境。建立覆蓋全國的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健全和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特別是企業信用體系和消費者信用體系的建設,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創造發展環境,完善保障機制,加快人才培養。 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方式, 21世紀將進入電子商務時代,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將別無選擇地生活在電子商務時代。如何面對電子商務方式、如何適應數字化生存并積極參與電子商務時代的國際競爭,是涉及到每個人、每個企業、部門及國家發展與生存的重大問題,也是國家管理部門現在應該規劃、并促進其發展的戰略問題。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說的代表著時代的進步。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