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效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正逐步走進小學課堂,成為現代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是一種聲音藝術,它以音響、節奏、旋律等塑造藝術形象。音樂也是一種聽覺藝術,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形象可以引起學生的聽覺活力,同時也能引起他們情緒體驗、情感共嗚、聯想和想象,使他們陶冶情趣,享受快樂,增長知識,發展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音樂是美的展現,是人類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對美妙生活的豐富聯想,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借助多媒體的幫助,努力創設各種意境,運用形象思維去想象,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架起心靈與音樂的橋梁。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合理的課堂結構安排,更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課堂教學需要傳授音樂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人們已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已意識到音樂在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創造精神有其獨特的作用。和諧和美感是最能引發人的創造潛能,音樂在這方面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師通過特定的手段如(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音樂素養,使學生活躍在學習的前沿,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 一、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優勢。 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給音樂課帶來了充分的興趣和活力。教師操作方便,運用自如,而學生對直觀形象、動態的信息比較容易接受。多媒體正是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使學生在愉快、寬松的氛圍中學習,為學生各種器官功能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條件。音樂是一門融思想性、感染性、情感性為一體的學科,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樂理知識,掊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和審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學時,多媒體能夠生動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美麗風光,多彩的活動場景等因素,對深化音樂教學中的美育和德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種功能。音樂教學中的唱歌教學和音樂欣賞教學根據歌詞等內容,能夠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和道德行為的規范,更能夠對學生進行個性情操的陶治,如在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這首歌曲時,學生隨著優美的歌聲,紛紛打開想象的閘門,再觀看圖片時,猶如身臨其境,感受小姑娘愉快的勞動和勤儉節約的真正內涵,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使枯燥的內容變為生動、形象,加深了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二、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效用。 激發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在學校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興趣,是工作獲得時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換句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老師就可以把握更多的機會。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審美觀的單一,因而對一些音樂作品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時間長了,學生就覺得沒興趣,認為音樂課是枯燥、呆板的,這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是不利的。我們要從多種渠道去傳遞信息,使學生對音樂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這是一門技巧,例如《小魚和水草》是小學低年級的一首歌曲,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正確理解音樂的內容,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風格。根據樂曲的性質、結構創編有關動作,組織幼兒愉快的進行游戲。通過播入動畫片《小魚和水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音樂伴奏下教師將歌詞編成一個故事,最后結合動畫播放歌曲。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住學生,于是我就抓住機會,開始了新課教學,果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這一事例可以說明,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創設豐富多彩的音樂情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活動中,實現多媒體的發展,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審美情趣。 挖掘創新潛能,營造藝術氛圍。 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看、聽、說、唱、想等多種方法,注重學生的創新潛能開發。強調他們的創新性,把學生引向求知的樂趣上,加深對學習音樂的愛好。只有使學生處于活潑的音樂氛圍中,才能受到良好的熏陶達到最佳的音樂效果。例如,在教學《新疆是個好地方》時,在多媒體上播放新疆環境,展現新疆肥沃的草原、富饒的花園。在此情況下,學生猶如在新疆,感受新疆是個好地方。接著讓學生自編動作或者模仿多媒體上的圖片,學生們對自己創編的動作充滿了信心,比教師教的要記得深刻,表演起來也是興高采烈。這樣,不僅激發了他們學習音樂的潛能,培養了創造音樂作品中的能力,而且演唱時也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多媒體教學正以鮮明的色彩,生動形象的畫面以及清晰的視覺,讓音樂從枯燥的說教變成了具體的視聽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也創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促進思維發展,培養藝術想象力。 當前音樂教育應發揮多媒體的作用,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學生想象力?茖W家愛恩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魳纷髌吠ㄟ^自己的想象,在頭腦中再次浮現多媒體設置出的情景,不僅提高學生的記憶和形象思維,更能夠有效的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不使用多媒體,就很難直觀地再現情境。例如音樂游戲《風爺爺》,運用三拍子的樂曲描述風爺爺和孩子玩耍的情景,具有較強的游戲性,并要求延伸游戲。在教學時,讓學生掌握三拍子節奏并能跟著節奏想象較柔和的動作,在上課游戲時不一定要讓學生唱歌曲,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以增強游戲的氣氛。在教學時先播放多媒體,觀看圖片風爺爺是如何跟學生玩的,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欣賞樂曲。教師扮演風爺爺,請幾名能力較強的學生共同練習一次,并跟著節奏發揮想象表演較柔和的動作。隨著音樂的節奏和音調起伏營造良好效果和課堂美感,使學生更投入到音樂所表現的情境中。初步學會游戲后,啟發學生自編不同季節的歌。如:“春姑娘,你在哪里,歡迎你,歡迎你,快快來吧!”從而做到“學中玩,玩中學”。上課時較好地運用多媒體,以開發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創造力,體驗音樂的美感,更好的為音樂游戲教學服務。 4、展現音樂魅力,提升課堂效率。 在音樂課中恰當運用多媒體實施快樂式教學,可以更充分展現音樂的魅力,更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營造一種寬松、平和、平等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感覺快樂,提升課堂效率。音樂的感受力是以聽、記為前提的,沒有前提就無法展開想象,無法鑒賞與表現音樂。為提高學生的感覺能力,我利用多媒體將音樂中的圖像、節奏等展示在學生眼前。在音樂課《云》中,我用多媒體,同步播放《云》的音樂和展現白云美麗的畫面。在歡樂的樂聲中,我配解說詞:“藍藍的天空今天特別的美麗,各種各樣的白云形成一副美麗的畫卷,有的像一縷縷卷發、有的像一根……。”這樣學生被牢牢吸引,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現在學生眼前,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詞意。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帶來的快樂,同時培養了視覺和聽覺的感受力,以及作品的旋律、節奏和情感,使之得以升華。 總之,現在的學生與現代媒體接觸日益增多,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多媒體也可能有時限制學生的想象空間,從而造成某種程度的依賴。教師只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制作多媒體,才能有的放矢,讓學生全方位地學習音樂。且教師應該經常用欣慰的笑容、贊許的手勢、激情的話語,給學生以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細心的幫助,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才能學得更輕松愉快,以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在多媒體建設的今天,學生需要新授課方式,全方位地學習音樂。 多媒體滲入到音樂教學中,能極大地豐富學生對音樂因素的感受時空維度,較好地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能使音樂和人達到和聲與共鳴的境界,從而讓音樂課真正成為意境深遂,意味悠遠,融欣賞、陶冶、愉悅,創新為一體的藝術活動。
參考文獻: 1,《音樂傳播與傳媒技術》莊元南京:南京出版社 2,《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李克爾2002版第四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