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幼兒健康和諧的個性 [摘 要]: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是當前幼兒教育的追求。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目標來源于社會需要,兒童發展和知識經驗三個層面。幼兒個性培養離不開幼兒的社會活動和行為表現,以及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態度、情感體驗和粗淺的價值觀念。為此,我在工作中做出了如下探索與嘗試:一、教師要有耐心去等待幼兒發展,不急于求成。二、培養幼兒興趣,自我意識和習慣等個性品質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三、教師不應對幼兒高控制、約束,而要給幼兒一個主動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教師應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為形成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創造條件。最終形成適應21世紀社會需求,以審美為核心的具備和諧個性的一代新人。
[關鍵詞]:塑造 健康 個性 和諧 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是當前幼兒教育的追求。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目標來源于社會需要,兒童發展和知識經驗三個層面。幼兒個性培養離不開幼兒的社會活動和行為表現,以及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態度、情感體驗和粗淺的價值觀念。 對于每一個人說來,健康的身體是為實現祖國四化而進行學習、勞動、工作的物質基礎和主要條件。沒有健康的身體,什么事業成就就將成為一句空話,或最少會感到力不從心、壯志難酬。 兒童時期正是身體旺盛生長發育時期,對待兒童身心健康,如果稍有疏忽,往往會給孩子留下難以挽回的缺陷。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注意孩子的保健問題。 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同樣重要。如有的孩子挑食、偏食,有的孩子愛哭、愛鬧、愛發脾氣,有的孩子愛過分打扮,有的孩子愛撒嬌,有的孩子性情孤僻,不愿和別的孩子一起玩,有的孩子非常自私,凡事都先想到自己,都想自己占便宜……等等,這些心理疾病,不但對孩子的身體有害,對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發展也很不利。作為教師,千萬不可輕視這些問題,為了孩子能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主要的是教師能夠以身作則,同時對孩子的行為習慣要時時注意加以正確引導。 一、教師要有耐心去等待幼兒發展,不急于求成。 首先,我們教師要有耐心去等待幼兒發展,不急于求成,不要今天教育幼兒要誠實,明天便期望所有的幼兒不再說謊。知識目標上短期目標,是個性目標的基礎。組織活動時,我們心中應更多地帶著個性目標,而不是突出知識目標。帶著個性目標有助于知識目標的達成,而過重于知識目標則不利于個性目標的達成。 例如:我在一次音樂活動中,由于我只重視知識目標,重在讓幼兒學會歌詞,便反復讓幼兒跟著我唱,一遍、二遍、三遍……一次活動下來,不但幼兒沒有學會只有兩句歌詞的歌曲,而且還忽視了幼兒情趣和興趣等個性的培養。反之,如果我當時要重視幼兒興趣培養,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唱歌,或許結果就會不一樣。 二、培養幼兒興趣,自我意識和習慣等個性品質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 培養幼兒興趣,自我意識和習慣等個性品質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否則會挫傷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必須強調幼兒的發展的過程意識,強調過程意識,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對象,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和情感等個性特點,積極鼓勵幼兒大膽交流,主動表達,并能理解和接納幼兒的一切表現,寬容地對待幼兒的失誤,甚至是錯誤,使每個幼兒在教師創設的寬松、愉快的活動環境中,能大膽地展現自己。 例如:有一次戶外活動玩“小動物賽跑”的游戲時,小朋友爭先恐后地都想當“大象裁判”,我定睛一看,舉手的小朋友都當過裁判了,只有站在中間的陰爍不舉手,也不說話。我想:“陰爍不善言談,今天就讓他鍛煉鍛煉吧!”于是,我說:“陰爍,今天你當一次裁判好不好,咱們換著來。”我本想他可以大膽地游戲,就順手把頭飾戴在他的頭上。其他小朋友立刻轉過身來望著他,一邊拍手一邊說:“森林里,著熱鬧,小動物們來賽跑”,接著該裁判說話了,可陰爍就是不張嘴,我趕緊提醒他說:“陰爍,你是裁判,該你說了!敝宦犼帬q小聲地說:“我不想當!蔽翌D感驚奇,“小朋友都愿意當裁判,你為什么不愿意當呢?”他卻一言不發了。看到這種情況,我拉起了陰爍的手,對他說:“陰爍,今天是老師和你一起當裁判好不好?”他勉強地點了點頭,這樣,游戲終于繼續進行下去了,因此,我認為,針對這種內向的幼兒,應在更多的鼓勵接觸中引導,給他們以表揚,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 強調過程意識,還要求教師在活動中認真觀察幼兒。要善于觀察幼兒在達到目標中,是如何完成任務的。譬如:在美工活動中,如果幼兒用心在畫,努力克服困難,這過程便很有價值。有的幼兒雖然與老師的目標有一定的距離,但他的繪畫作品在某些地方有獨特性、創造性的表現,也應得到肯定和欣賞。 三、教師不應對幼兒高控制、約束,而要給幼兒一個主動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 幼兒是能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教師不應對幼兒高控制,高約束,而要給幼兒一個主動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教師關鍵在于創設環境,引導幼兒探索,提出問題,啟發幼兒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把自己的見識,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幼兒。為此,我們要尊重幼兒的差異,允許幼兒差異的存在。 記得有一次上美工課,為大蘋果涂色,幼兒通過看、聞和吃等活動已經對蘋果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我請小朋友拿紅色蠟筆涂色。當我走到朵朵小朋友旁邊時,只見她正用綠色蠟筆涂蘋果!澳阍趺从镁G色的筆呀?你看小朋友的紅蘋果多漂亮呀!”聽我這么一說,朵朵嚇了一跳,連忙用手捂住畫,并來回搓動,仿佛要把畫的顏色搓掉?粗@樣,我又好氣又好笑,說:“沒關系,涂綠色的也挺好的,只是綠蘋果還沒熟,不好吃呀!”聽我這么一說,朵朵笑了,捂著畫的手也松開了,說:“劉老師,我姨媽就吃這樣顏色的蘋果,她說可好吃了,我是給姨媽畫的蘋果。”聽她這一說,我仔細一想,對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活動中,一說起蘋果就常常說紅蘋果,畫蘋果時、認識蘋果時往往是以紅蘋果為標準,仿佛蘋果只有一種顏色。孩子在生活當中看到了綠蘋果,并畫了出來,說明孩子對事物有自己的認識,我們所給的唯一標準,反而限制了幼兒對自己認識的表達機會。我們應當尊重、表揚幼兒對自己認識的表現。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自己的思維本身就是固化的,而且還要求孩子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去涂紅蘋果,我突然意識到我的這種教育觀念不僅抑制了孩子繪畫能力的發展,而且更嚴重的是,抑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表現與發展。我們在教育兒童時,本質上幼兒沒有自主的權利,他只能聽老師的。我們的教育中根本就沒有幼兒的答案,那個答案必定是老師的,否則,那就是錯的。這一切不能不讓我反思,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包括幼兒。 在形成幼兒良好的自我意識,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創新能力等個性特征決定著環境的影響非常大。為此,我們一方面應盡可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教師應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以教師良好的行為習慣,勤勞勇敢,活潑大方的性格等個性特征,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個性和諧發展。再者,教師應培養自己的愛心、童心,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為形成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創造條件。 通過幼兒在幼兒園的家庭中的三年比較正規、系統和有意識的個性發展教育,幼兒能夠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廣泛的興趣、積極的待人接物態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具備敏銳、靈活的對外界事物的反映力和主動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最終形成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需求,以審美為核心的具備和諧個性的一代新人。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