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體驗幼兒園的舞蹈教學 幼兒的舞蹈教育活動,是以音樂為媒介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是優化人才素質,向幼兒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經常是先通過動作表達出來的,有資料表明,周歲的孩子會聽到音樂節拍會晃動身體或手臂,特別在聽到節奏非常鮮明的音樂時更是這樣。到二歲,會對節奏鮮明的音樂作出主動的反應,三歲幼兒已能基本上合拍地做動作。如:小兔跳、小鴨走、大象甩鼻子等,已初步具備學習一些簡單舞蹈的技能,由此說明,孩子多學習舞蹈動作有一定的需求,并且也具備一定的舞蹈能力。在幼兒園里開展好舞蹈教學對于幼兒的表現力、節奏感、欣賞能力的培養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還能激發他們的美好情操。以下是我在園內開展舞蹈特色班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幾點做法: 從幼兒的興趣入手: 興趣是從事任何活動的最根本的動力,有了興趣才能使幼兒樂意學。首先,教師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親切、柔和、舒展的表情近距離地接近幼兒,用緩慢、充滿激情的語言和幼兒說話,讓幼兒在放松的狀態下引起學習的興趣。其次,讓幼兒欣賞。(將完整的舞蹈展示給幼兒看)盡可能地讓幼兒欣賞教師的表演,或者請能干的幼兒示范給其他小朋友看,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還有,所選擇的教材也是關鍵,音樂的節奏利于引起幼兒的注意,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選擇適當地舞蹈教學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邊講解邊示范邊練習。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了舞蹈動作較簡單的、隊列變化少的。教師邊示范講解動作讓幼兒跟著教師進行練習。這種方法的運用能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 第二種方法運用分解的方法,可以把較難的幾個動作明確化、簡單化,更好地幫助幼兒掌握。如:手腕轉動、踏踮步、跑跳步等等。在跑跳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發現這個舞步,其實是幼兒在平時活動中經?吹降模谂c同伴游戲時常常邊跑邊跳,自然而然就掌握了這個舞步,正式教幼兒學習時可運用隨意“遛”的方法比正規地學效果要好地多。又例如教踏踮步時,總有不少小朋友在強拍上踏腳,身體還往一邊傾斜,又在弱拍上恢復原位,姿勢如高低走路。老師只要注意分解,先要身體稍稍蹲一下,音樂開始用腳尖把身體踮起來,這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種方法是連貫講解的方法。主要運用在隊列的排列上。以講解、小組示范為主,讓幼兒有整體的感覺。在舞蹈教學中運用輔助材料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幼兒對空間知覺發展較弱。在加左右概念不清,常會弄錯方向。如:教集體舞時,教師無法采用鏡面示范,特別是做方向不同的動作時,幼兒更無法區分,只要讓幼兒手上拿上舞蹈道具可以幫助幼兒明確區分方向。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相適應的教學形式: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舞蹈教學中,要運用好重復。一個舞蹈中并不是所含的動作越多越好,相反,如果動作有機重復處理得好,不僅能給舞蹈帶來統一美感,而且便于幼兒學習記憶。如:我在教小班集體舞《花仙子》時,為小朋友們提供了手戴手花,做了幾個柔和、緩慢的動作,有左右幾遍,幾個動作有機重復,幫助幼兒更好地完成動作。如:雙手做花形狀、雙晃手小碎步、做蝴蝶花形等,很好地將音樂與動作結合起來,并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按照他們可理解的幾個隊形,注意加強幼兒對隊形的認識。一般幼兒在舞蹈教學中可運用以下幾組隊形: *。。。。ㄒ蛔中危 。 。 。 。。ò俗中危
* 。 *(一斜排) * *。。ê危
* * * * * *。ǚ叫危 四、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 教授一個新的舞蹈往往要經過若干步驟才能完成。我是這樣按計劃來進行訓練的: 1、 節奏訓練 幼兒節奏差,我現在所教的幼兒都在4——5歲之間,在訓練中要求他(她)們能自動的在一個音樂節奏上,隨音樂旋律變化而改變節奏。 2、 基本訓練 幼兒控制能力差,每個動作的起和收都擺胯,在練習中要求幼兒起得準,收得穩,進行基本的控制訓練。并且有計劃地進行動作訓練。我現在教的是小班,得先從上肢有節奏的動作開始,再練習腳的動作,然后手腳配合動作。 3、 感情訓練 感情是舞蹈的靈魂,幼兒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動作而表達不出感情。感情是通過眼睛來表達的。在訓練中,要啟發幼兒的內在感情,就要訓練幼兒的眼睛,讓幼兒的眼睛隨著老師所指方向移動,能在空間利用假設目標而轉動。如:我在訓練中,要求幼兒做數星星的動作時,要感覺自己好象夜晚坐在陽臺上看到了無數的星星,用眼睛去告訴觀眾,自己在數星星。我覺得這樣訓練,跳舞時就有了靈魂,感情也逼真了。 在教學中我還運用了編舞法。如:小班歌曲《秋天》我先讓幼兒根據歌詞內容,配合音樂自己動腦編寫舞蹈動作,我從旁啟發,在幫他(她)們進行少量的修改。這樣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分析能力及綜合能力還啟發幼兒自己動腦所學到、看到的舞蹈動作展現出來,組合成為舞蹈。 作為舞蹈老師還必須懂得幼兒舞蹈的創作,才能及時反映幼兒的思想和情趣。雖然能力有限,但我很喜歡創編舞蹈。 創作兒童歌舞首先要有一顆童心,一定要根據兒童的心理和動作特點,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去尋找題材,這樣創造出的舞蹈才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天真爛漫的兒童味,才能贏得兒童的喜愛。 五、在舞蹈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教幼兒舞蹈前讓幼兒感受音樂是關鍵,也就是說聽清音樂的節奏。那么在教動作或動作之間變化時,更利于統一。如有歌詞的音樂讓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幼兒做動作,能幫助幼兒感受和記憶。 口令的運用也相當重要。一般教舞蹈時,總是以教師的口令或哼唱為主,在基本熟悉的情況下,再配以音樂。如:三拍子的交換步,老師可以用左二三,右二三。四拍子拍手轉腕,教師可用拍二三四的口令,使音樂和指令同時對幼兒學動作起指導作用。 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方法,不要一味灌輸,機械地學、枯燥地練,要注意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要以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為首要前提。 六、小結: 總之,舞蹈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立竿見影的。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弱,在表達自己的意愿時,往往需要借助于自然的形體動作。他(她)們喜歡手舞足蹈,動作棱角突出,同時,受身體比例的限制,動作短促,節奏快,為了讓幼兒對舞蹈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我要不斷地注意觀察,去捕捉兒童動作的造型,并進行提煉,逐步豐富兒童的舞蹈語匯,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素質及藝術修養,不斷積累豐富的舞蹈素材和掌握教學方法,以適應工作的需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