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 [摘 要]以引導和鼓勵的方式為基礎,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索在作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使作文這個攔路虎成為學生的好朋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 語文 作文 學生 作文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文字進行寫作的活動,作為一種書面語言的表達方式,它能夠最有效的發展學生語言力和思考力。同時,作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尺。因此,寫作文很重要,但長期以來,教師教作文難、學生害怕寫作文,甚至千方百計逃避作文,其實這是作文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在作文教學中略有心得,現總結如下。 走進生活,從生活中尋找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作文。但現在不少學生的作文脫離實際,憑空想象,生編硬套字詞,不夠就用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整篇文章干巴巴的,讓人讀起來索然無味。所以,我們必須教會學生觀察生活、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1、先觀察后作文。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的形象事物,才能激發其積極地思維,進而產生表達的愿望。例如:在準備讓學生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首先提前一周讓學生觀察動物,并每天記錄自己的發現,一周下來,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動物已了如指掌,有些學生從原來不喜歡動物到現在和動物建立深厚感情。有這樣的經歷,學生寫起來還有困難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或者指導學生觀察,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導寫作文,這樣學生會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2、先實踐后作文。如有計劃的設計游戲編導小品、外出旅游等。三年級又一次作文是難忘的一次活動。為此,我在班會課時,組織學生做添鼻子的游戲、做蛋殼玩具、擊鼓傳花等,學生參與了整個活動,同時也體會到活動的樂趣。那么,再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歷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正是因為讓學生親眼看到了、親身體會到了融入了生活,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認識能力,因而學生有話可說,所以文章很有條理、語言也比較生動、具體、具有生活的氣息。 二、多讀書、讀寫結合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共識,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在作文教學中我讓讀與寫同步進行,讓讀促進寫、讓寫激勵著讀。我利用我校讀書室藏書豐富的優勢,每學期我都會給他們推薦幾本好書,同時,我班也有自己的讀書角,借還圖書有嚴格的制度,全是由學生自己管理,筆記天天記、日記周周寫。此外,還盡力鼓勵學生家長不斷給孩子訂閱或購買能讓孩子陶冶情操,增長見識、獲得樂趣的書。引導家長把家庭建成讓孩子潛心讀書、開闊視野、增長才干、愉悅成長的樂園。 在引導學生博采群芳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他們多向分析、立體思維的習慣。日本創造家嘉佑典說:“我們應該學會從各個角度看問題,一樣東西,從坐著、站著、蹲著、站在凳子上等,各個不同角度,就會看到不同的樣。”所以學習需要在平時培養學生多分析、多思考的習慣。如學生讀了《東施效顰》的故事后,學生的感受不同,有學生認為東施的做法是錯誤的,但有的學生卻認為東施沒有錯。于是我讓學生寫一篇自己想法的作文,學生都積極參與,大多學生不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而且說得頭頭是道。只有邊學邊思考,才能讓那些閱讀的材料不斷地醞釀、發酵、組合、交織成意識的快速流動,形成推動思維的強大動力,文思自然會奔涌。 三、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每天讓學生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演講,讓學生說一說身邊發生的新鮮事,練習的方法還有很多,可以課堂練,也可以利用討論、演講、辯論、復述、介紹、交談等學生感興趣的形式練,可賞析詩歌、再造意境,可品味人物想象動作、表情、心理,可續寫小說,擴展情節,練習時學或敘述、或說明、或討論、或抒情,久而久之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語的敘述,提高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四、在批改作文時不僅要慎重,更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小學生的思維狹窄而廣闊,言其思維“狹窄”,是指他們的社會、學習、科學等知識面有限,言其思維“廣闊”是說他們對“一切”都有疑問,巴不得馬上告訴他們。正是為此,他們畫圖才具有一種稚拙的美,他們的語言才具有天真的韻味。最近看到一本作文教輔新書,其中錄有一篇學生的作文,作文中寫到“……他緊張得手心直冒汗。……”文末,指導老師的簡評是“神態應從臉部去描寫,人們只說頭上冒汗,不說手心冒汗。”緊張得時候只有頭上冒汗,手心不冒汗嗎?恐怕不對,我們似乎都有過緊張得“手心捏一把汗”的經歷,不論心理學還是生理學,都承認手心會冒汗,告訴孩子“神態描寫從臉部去描寫”似乎不夠準確。所以他們的言語無論多“幼稚”、“天真”教師都要懷有一顆童心,到他們字里行間去發現童心世界的美麗,從而能帶著一種愉快的心情去欣賞那“幼稚”、“天真”甚至不成“作文”的作文,也只有這樣,才能耐心的、認真的指導、引導學生寫作。 同時,小學生都有愛表現、愛表揚的欲望,因此教師平時就有善于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及時予以表揚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作文的進步,享受到寫作文的樂趣,樹立自信心,尤其是不愛發言和文章寫得不好的學生,老師一句表揚的話,比一百句訓斥的話給他們的鼓勵要多得多,教師應該從學生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里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鼓勵,使他們體會到被人喜歡和賞析的喜悅。那么平時,我們從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位為學生營造氛圍,提供表現的機會,例如,可以把寫得好的作文投向學生廣播室,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征文比賽,也可以把他們的作文編作文報,在班內展覽,讓每一篇作文都能發表,讓每位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 “上山千條路,同仰一輪日。”指導小學生寫作的方法很多,我按照以上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作文興趣,使許多學生變得愛上作文課,養成隨時寫東西的好習慣,尤其令我高興的是許多不愛說話的學生也變得開朗、活潑、善談起來,這與作文課帶來的自信不無關系,同時作文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要有耐心、細心,而且還要不斷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時分析、深入研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