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文的真正目的
語文科目自古以來在教育教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課程的教育教學方面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但在現行教育中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比如教師在課程實施中主要還以課本為中心而且還是以主要考試課程為主,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教學課程太過強調學業成績,并沒有真正做到如何學語文,學語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就拿小學五年級上冊標準實驗教材來作為例子:為了寫這偏論文我在春節期間特別向一位小學學生借了一本教材閱讀,閱讀完教材之后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但是從這個學生做的筆記來看,我發現教材里面有很多原本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安排教學時間教導但是卻沒有安排為課堂教學。 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教材中口語交際習作篇《我是小小推銷員》的練習題,教師很有必要教學生如何去思考這一類的練習并親自己示范如何推銷商品,再讓學生自己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實踐推銷。比如說以推銷背包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為客戶推銷背包的推銷員應該怎么樣去推銷你的背包,面對一個陌生的客戶首先開頭招呼語怎么打招呼、通過什么樣的說話技巧拉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怎么樣了解客戶的需求,比如客戶平常喜歡什么樣的顏色、喜歡什么樣款式的包包、通常用來裝什么東西、喜歡的大小等等。通過了解到的信息再來向你的客戶推銷介紹你的商品質量、價錢、用途、售后服務等等最后成功推銷出商品。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而不是所謂的死讀書,就不會成為別人所說的書呆子或者說是學無所用了。同時,我認為這樣的語文教學才不會讓更多的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和領悟。
教材課文第四組中的四篇文章《釣魚的啟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落花生》《珍珠鳥》都是非常有學問的文章。教導學生如何學習這一類的文章如何在生活中去發現得到啟示很重要。 《釣魚的啟示》一篇中當我和父親深更半夜在湖邊好不容易才釣到的也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大鱸魚時,父親平靜地說出“孩子,把它放回湖里去。你還會鉤到別的魚的”時候讓我的情緒變得很急切依依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這段是本課的關健詞句之一,年少天真時的作者是因為當時不能理解透父親這話的真正道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投入到課本中把自己作為作者本身去體會當時心情上發生的變化,體會從一開始的得意——難受——乞求——依依不舍到最后無可奈何不得不放手的那種勇氣和力量。課文中還有一段含意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這是成年后作者理解透當時父親話對他的啟示。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道德”這個詞語的真正意思,聯系生活實踐通過最簡單通俗易懂的例子講解道德的概念,怎么樣做是遵守道德,怎么樣做是違反道德,在社會生活中道德的重要性,真正實踐道德并始終按照道德規則去做到還需要從小就要長期受到這樣的教育以后不斷地領悟才能實現。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也是一篇讓人閱讀后終生受益的好文章,作者的父親對他所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文章的重點中心也是這一句。很多教師認為這一類的文章簡單沒有什么好教的就是照本宣科,讓學生朗讀幾遍讀順就可以了。其實大錯得錯,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身邊最簡單的例子引導學生去理解這段話的真正意思,就比如數學題類可以用多個不同的方法解答得出同一個答案,哪些方法比較簡單直接哪些方法又顯得較麻煩,用一種解答方式行不通可以選用另一種解答方式等。這樣的舉例比喻不但可以使學生很容易理解透文章中的意思而且還可以文理貫通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運用。還可以舉一些與生活緊密相關的例子從小鍛煉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落花生》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哲理性文章,是父親生活了幾十年來得出的高深哲理。希望孩子們要像花生一樣學會做人,為人要低調不能只是圖有外表而沒有內在的無用之人。我通過學生筆記看出教師要求學生背誦文章第十自然段至十三自然段并且作了講解,從講解上可以看出教師完全是照本宣科,學生根本不能真正理解筆記中教師講解的意思。我認為教師講解這一類的文章首先應該通過現實生活中很多名人名事做例子分析給學生讓其更能明白在社會生活中怎么樣做人做事,還可以把之前學習過的文章中的人物事例做為例子分析講解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兩種不同類型的人物之間的對比,使學習對不同人物之間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會說話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都忽略了通過課本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學習。教師的照本宣科是造成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覺到枯燥乏味失去興趣的真正原因。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就是認為課本上的東西學來在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或者說是沒有任何作用,造成這種問題的出現有一部分原因不得不說是跟教師教學有很大的關系。學習語文科目不是所謂地可以多認識幾個字詞造句或者說能多背誦幾篇文章可以考個高分就行了,我認為學習語文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成為最會說話的人”。現實生活中不論選擇什么樣的方式生活,都無可避免地要與他人交往、溝通以及和諧相處。因此,成這最會說話的人,也許是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摘自雜志)上世紀40年代,美國人將“口才、金錢、原子彈”列為在世界上生存和發展的三大法寶。而到了60年代,又將“口才、金錢、計算機”看成最具力量的三大武器。口才——即如何說話,一直獨占熬頭。 早些年,多讀書能上大學就意為著能改變命運,近幾年來,這個等式已經不成立了。除了多讀書能上大學以外最主要的還要可以讓學生在課本里面能學習到走出社會獨立生存后所需要的東西。曾經網上傳出女研究生自殺的遣言:“都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學了那么多知識,也沒見有什么改變”;“反觀一直學習很好的自己現在卻過得很不好,努力有什么用?”。這些話不得不讓如今的我們深思啊!!! 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將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快樂、好運、成功都會伴他同行。然而不會說話的人,將是處處受限,寸步難行。會說話的人他們懂得贊美、傾聽、真誠關愛、會激勵、婉拒、善講故事和坦蕩親和。要學會這些其實不難,學習我們的語文科目文章中就能找到以上答案。比如,毛澤東、周恩來、陳毅、魯迅、鄧小平、莊子、晏子、孟子等等人物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等一說話高手。毛澤東的文章我們從小學開始就開始學習,有著非凡一生的他知識淵博,舉世公認,那種妙語驚人、魅力無窮的談話藝術讓人深深折服。以上人物他們的為人、智慧不是用幾個例子就可以講述清楚的,所以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但是對這些人物的了解還需要我們教師有著深遠淵博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得到更深遠運用,否則就只能是照本宣科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