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角色游戲與幼兒生活 [摘 要] 游戲是幼兒生活中的基本活動,正如成人的基本活動是工作,學生的基本活動是學習一樣,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所決定的。游戲在幼兒整個教育工作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過模仿和想象,獨立自主、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活動。它是幼兒時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幼兒最喜歡、最符合幼兒意愿的一種游戲。他們可以在角色游戲中感知社會、體驗自我、享受快樂。在這種游戲活動中,幼兒們以角色為中介,模仿成人的語言、動作和表情等,來再造各種生活的情景和現象。 [關鍵詞]角色游戲 幼兒生活
角色游戲是指學前兒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代替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又稱象征性游戲。它是幼兒喜歡的一種游戲,是幼兒不可缺少的活動,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的活動,是學前兒童成長的一個必經的過程。幼兒在游戲中的角色扮演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映,有力地推進著幼兒能力的提高、習慣的養成、規則的形成,影響著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角色游戲是一種適合于學前兒童模仿或想像的一種游戲,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角色游戲會給兒童帶來許多快樂,讓他們自由發揮,無拘無束,讓他們有寬敞的活動、想像空間,還學會各人物之間彼此相處,有助于鞏固和加深幼兒的認識等。 一、角色游戲對幼兒生活的影響。 幼兒教育是做人的教育,生活技能的練習、規則意識的形成、整理習慣的培養、交往能力的提高等都是幼兒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以上能力不斷提高。而這些能力的提高在幼兒生活中將得到運用。因此角色游戲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回歸于幼兒的生活。 (1)角色游戲有利于幼兒生活技能的練習。 生活技能的練習是孩子適應生活的基本條件,如穿衣褲、疊衣服、扣扣子、使用勺子或筷子吃飯等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再如系鞋帶或蝴蝶結、刺繡等這些帶有挑戰性的生活技能。這些生活技能的強弱不但關系到孩子適應生活的能力,還能鍛煉孩子手指肌肉的力量、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堅持性等等,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質。可是單調枯燥的練習往往會使孩子厭倦。而角色游戲正為孩子提供了一個練習的情境,通過有趣的情節模仿,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這些生活技能。 (2)角色游戲有助于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 幼兒期是培養道德意識、道德情感、傳授正確道德行為的關鍵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很容易接受正確的、美好的、規范的刺激,這對他們養成習慣至關重要。那么通過角色游戲可否完成這些目標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做菜場的賣菜人,我對他說:“我是你的老朋友,可我今天沒帶錢,你就讓我拿些菜吧!” 他聽了我的話愣住了一下,但經不住我再三催促終于同意了。可這事真的就對嗎,我讓小朋友來評判。結果意見變為二種:一種認為既然是老朋友當然可以不付錢;而另一種則認為不行。一個小朋友激動地說:“如果都不付錢,那賣菜的不就沒有錢了嗎?” “經她這么一說大家恍然大悟。當我們再次要再現昨天那段情節時,我們的“賣菜人”說什么也不同意了,他 一本正經地說:“我已經懂得這個道理了,干嘛要再做呢?” 可見游戲中傳授給幼兒的道德意識、行為規范在孩子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 在角色游戲中隱含著許多的規則,幼兒在玩角色游戲的同時能逐步樹立規則意識,形成規則行為。如去娃娃家做客之前要輕輕敲門;去銀行要排隊,遵守先來后到的規則;到娃娃家看病要保持安靜等。這一系列的知識幼兒都是在游戲中獲得的,因為孩子知道只有這樣,在游戲中才能受到同伴的歡迎,找到合作的伙伴,大家才會玩得更開心。孩子在輕松的游戲環境中自覺地形成遵守游戲規則的行為,這些遵守規則的行為將在幼兒的生活中運用,成為他們規則生活的必備生活素質。 (3)角色游戲有助于幼兒分類習慣的培養。 在角色游戲中老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提供一些標記,讓孩子根據標記整理游戲材料,讓孩子在游戲中逐步學會整理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如小班我們會根據孩子“一一對應”的特點提供標記,每一樣材料提供一種標記,讓孩子學會一一對應整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我們會逐步提供分類整理的標記。 (4)角色游戲有助于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 趙文浩家的餐具和廚具都不翼而飛了,只剩下一個煤氣灶。他拿出煤氣灶,開著上面的開關。擰了一會兒,他坐在了椅子上東看看西看看。不一會兒他又爬到了柜子上,右手學著孫悟空放在額頭上向四周張望。看了一會兒他又下來了。跑到隔壁家看著他們的游戲柜,看了一會兒他又跑到另一家。我問:“你想干什么呀?”趙文浩看了看我,并沒有搭理我,繼續走著,就這樣他一 我請了能說會道的朱徐浩去主動詢問趙文浩,并主動將餐具借給他,這樣趙文浩向別人借東西的情景出現了。這時我又及時地出現在他倆之間,教趙文浩一些借東西的技巧,如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直跑著、看著,穿梭于各個娃娃家之間。顯然,趙文浩是在找他“家”的餐具和廚具,只是由于他個性內向,不善于和別人交流,所以她總是一個人找。只要他不開口,別人就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導致大家誰也不搭理他,他只好孤單地穿梭在娃娃家中,看到此現象我想主動干預指導他向別人借,可是他卻不搭理我。我想也許是他怕我指責他弄丟了游戲材料。總之是他還沒和老師產生親近感,對老師不信任。我請了能說會道的朱徐浩去主動詢問趙文浩,并主動將餐具借給他,這樣趙文浩向別人借東西的情景出現了。這時我又及時地出現在他倆之間,教趙文浩一些借東西的技巧,如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等她這就是在游戲中摸索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想就這個方法將來可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一生都會收益。這里我在想孩子在游戲中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僅對他們將來踏上工作崗位、踏上社會很有好處,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上以及能力上的一種初級準備呀!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交往能力差,搶別人的東西、打人等行為是頻頻出現。因此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讓幼兒學會交往并善于交往,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角色游戲中我們提供一些材料、創設相應游戲情境來制造幼兒之間的交往機會,如我們在超市里提供了收銀臺,讓孩子在買東西后能不忘向營業員付錢,在付錢的過程中就增加了交往過程。再如在看病游戲這個情境中醫生詢問病情的過程就豐富了交往內容。 二、借助生活指導幼兒的角色游戲。 由于幼兒能力有限,他們的游戲需要老師的指導才能順利高效地開展,那么教師應該怎樣指導才能更好地發揮角色游戲的作用呢?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印象是幼兒角色游戲內容的源泉,角色游戲為幼兒將生活情景的遷移和再現構筑了平臺,讓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自我表現。因此說,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既然如此,我認為借助幼兒的生活經驗、生活情境、生活材料應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幼兒游戲興趣。 角色游戲開始了,羅慧琳戴上了攝影師的工作牌,拿起了照相機招呼著跟前來回走過的小伙伴“快來拍照呀!我們的掛歷照可好看了。”在她的鼓動下果然有客人走了進來。 “我想拍這樣的照片,”朱雨欣指著桌上的臺歷照說。羅慧琳馬上熱情相迎,并把小豬道具遞給了朱雨欣。“好的,來笑一下,我給你拍。”喀嚓一聲快門按了下來。此時一旁的張思遠說:“我也拍一張,但我要和掛歷上的一模一樣穿上皇帝衣服拍。羅慧琳一時為難起來,說:這個衣服沒有,我給你戴個面具吧,也很好看的。”張思遠說“還有其他衣服嗎?”當得知沒有時只好搖頭走開了。 羅慧琳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后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她開始拿出了紙和筆畫起了照片,畫完后將照片裝入了相片袋繼續開始向照相館外張望、招呼著。但生意似乎仍不理想。 從照相館游戲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戲的主題擴展,情節得到了發展。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也有直覺行動性開始轉向具體形象的思維,比起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情節要復雜。攝影師能向客人作介紹且會用語言招呼客人。能用語言與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能認真扮演角色,并且還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隨便離開崗位的現象少了,因為他們在游戲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從游戲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現有的游戲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的;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在照相館中的小道具顯然是平乏的。 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介入幼兒的游戲。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照相館。“攝影師,我今天帶了自己做的新衣服想請你幫我拍些照片,你說好看嗎?”羅慧琳見了忙說:“這衣服能穿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用包裝紙折剪出來衣服,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邊說我邊將衣服披在了肩上。于是,羅慧琳幫我拍了起來。正拍著我突然叫了起來:“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這衣服先放在這,照片你幫我送到家里去好嗎?”經我如此一說,她馬上表示了同意。當我離開后觀察到,羅慧琳又將此衣服給其他孩子穿上拍了照,孩子們相當喜歡,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庫取一些材料自己做。羅慧琳后來還主動挨家挨戶開始了“送照片”活動,并不忘做了拍照宣傳呢。此后,在照相館出現了“服裝區”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對制作自己的“時裝”產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連一些動手能力弱的孩子也爭相回家收集各種包裝袋帶回幼兒園。我覺察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后在材料庫中我有意識增添了類似的材料。同時“時裝店”的游戲主題也開始萌芽了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情境是角色游戲的重要因素。創設什么主題的游戲情境成為我們值得研究的內容。《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明確指出: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應充分尊重幼兒選擇游戲的意愿。所以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孩子的興趣,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周圍熟悉的生活來創設幼兒熟悉的主題的游戲情境,從而激發孩子參與游戲、發展游戲的興趣。 (2)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提高角色游戲質量。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都有模仿成人生活的愿望,在游戲中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正好能滿足他們的這種心里需要。因此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主題越廣泛、情節越深入。因此幼兒教師平常因多給幼兒觀察周圍社會生活,調動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角色游戲質量。例如在小班的教室最為顯眼的是“娃娃家”,孩子們很喜歡,每次都有很多小朋友爭著玩,但于小班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導致孩子在游戲時,總是呆呆的抱著娃娃坐在那里,沒有一點家的氛圍。因此幼兒教師應豐富幼兒扮演娃娃家這一角色經驗,例如可以引導幼兒回想平時在家看到爸爸、媽媽他們是怎么做的?最后讓幼兒知道家里有很多家務事,要把責任分開。幼兒在游戲中通過扮演角色、逐步想象、創造性的反映個人生活經驗,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由于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所以幼兒教師還可以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外出、多接觸物事、多與幼兒交流、從而豐富孩子的經驗。如帶孩子到銀行、理發店等地方,看看叔叔、阿姨是怎么樣工作的。讓幼兒的生活和游戲經驗得到豐富和提升,為今后更好的開展游戲奠定良好的基礎。 (3)提供生活化材料,推進角色游戲進程 。 樂樂和小晨在點心店做點心,點心弄的滿地都是,面條撒了一地,饅頭、餃子、餛飩到處都是,兩個人都表現地很平靜,各自做各自的。過了一會兒,小晨叫了起來:“這個不是放在這里的,是放那里的。”還不停的揮著小手,很著急的樣子。可樂樂卻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繼續把面條往蒸籠里倒。我看見了就走過去,不說誰對誰錯,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只見樂樂把餛飩、餃子等所有的點心都一股腦兒的倒入了蒸籠,不緊不慢的關上蓋子,然后就傻傻的看著一旁焦急的樂樂,好一幅動靜交替的搞笑的畫面哦! 分析:經過我的觀察和了解,樂樂是個喜歡獨自一個人玩的,生活經驗沒有小晨豐富的孩子,他知道饅頭是蒸籠里蒸熟了才可以才吃的,但不知道面條、餃子、餛飩等點心這些食物就不能這樣做。于是活動分享、交流時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了餛飩、餃子、饅頭、面條的做法,讓孩子們更多的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及早解決了他們的爭論。 我發現玩具和游戲材料是角色游戲的物質支柱,幼兒往往是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啟發下產生聯想引起游戲的愿望。豐富的玩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游戲的內容,也影響著幼兒之間的交往行為。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內容越豐富,游戲內容就越充實、新穎,游戲中幼兒之間的互動也就越高。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所使用的材料均與社會生活有關。幼兒根據自己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印象,對游戲的情節進行設計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興趣和能力來進行游戲。當然,在這其中,還需要老師、家庭的指導,良好的指導和教育對幼兒的交往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反之,則會阻礙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角色游戲的準備是游戲指導的前奏,它是保證幼兒充分游戲的前提,因此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玩具材料,如娃娃、玩具、炊具等。除了形象逼真之外,教師還要注意為年齡稍大特別是中大班的幼兒提供真實或簡單的物品。我們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有這么一句話說:“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由此可見,在游戲中讓幼兒獲得知識、能力,對孩子來說學得自在,當然對老師來說也教得自然。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幼兒老師只有真正的發現角色游戲的魅力所在,才能夠把握指導的尺度,讓幼兒活而不亂的開展,孩子們才會玩得更開心,獲得更多的本領。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