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成熟與發展,多媒體技術成為新一代技術發展和競爭的焦點。它將計算機、聲音、文本、圖像、動畫、視頻和通信融為一體,使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交互式系統。由于這種特性,多媒體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融合起來,不僅可以增加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還能夠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本文以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為實例,分析和探討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文科教學的優勢,以及語文學科教學常用的工具軟件和待解決的問題。 2 小學語文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民族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要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品質品格。 3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 (1)多媒體的交互性,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認知主體的作用。 人機交互的特性是計算機所特有的。多媒體計算機的人機交互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如給計算機下指令可以說話,可以按鍵,可以在手寫板上書寫,可以用紅外線遙控,甚至可以讓計算機感知溫度、濕度、照度。根據不同的指令,多媒體計算機可以進行不同的工作,可以先行地前進,退后,也可以聯想是跳轉、鏈接。展示的內容圖文并茂,影音同步,多姿多彩。這樣的人機交互方式能使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妙趣橫生,學生的興趣能很好的激發起來,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進而形成學習動機。 (2 )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多種感官傳統的教學模式。 教師依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進行說教式的教學,媒體運用單一,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乏味感。如何激發學生求舸欲,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布魯納說:“學習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信息技術以其直觀、鮮明的聲、色、形等手段,能使教學情景變得生動活潑,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他們對所學內容的注意和興趣。動畫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設計制作出包含動畫的課件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語文容量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具有常規電教媒體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綜合它們的特點。計算機輔助教學帶來了教學手段的一次現代化的大變革。信息技術計算機能事先存儲大量的信息,它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教師在課堂上某些環節上時間的浪費。能為學生練習、思考贏得更多的時間,從而增加了教學容量,帶來了課堂效益的提高。 (4) 優化了練習,深化了學生思維。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一體化,可以達到優化練習,從而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練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時;容量大,拓寬思路的特點來強化練習效果,提高練習效率。 4 網絡技術在小學語文應用的手段 (1)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 這是信息技術用于學科教學的最初表現形式,教師通過使用現成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多媒體素材庫,選擇其中合適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講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體課件,清楚地說明課文中難以理解的詞句,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遠離學生生活實際或抽象的內容與主題。這樣,通過合理的設計與選擇,計算機代替了幻燈、投影、粉筆、黑板等傳統媒體,實現了它們無法實現的教育功能。 (2)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 用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境就是要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用網絡來豐富封閉的、孤立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擴充教學知識量,使學生不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內容,而是能開闊思路,看到更遠更美更多姿多彩的世界。 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是學生以網絡為平臺,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特定的學習目標,開展自主探索、合作探討等學習活動,獲得對知識的深刻認識,取得創造性的學習成果,達到拓展知識視野,發展學習能力,培養信息素養,提高語文素養的綜合性目的。一般說來,學校里的網絡環境有兩種:一種是相對封閉的網絡教室,它的網絡可以由網絡教室服務器和教9幣機進行控制;另一種則是開放的因特網,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進行網上的互訪,自主地去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提高語文課堂的深度、廣度和厚度。 (3)信息技術作為交流工具 將信息技術以輔助教學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學,主要實現師生之間情感與信息交流。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為信息的溝通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博客、電子郵件、BBS、聊天室等等,都可以為教師和學生間的交流提供支持。同一個學科的教師們建立博客群或QQ群,交流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也可以在網上建班級語文博客,將學習語文的方法、精美的詞句、經典的書籍、學生優秀的習作、學生的點滴進步等及時上傳至網絡,學生甚至家長再通過網絡這個大平臺反饋自己的收獲、反思、感悟等。既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 5 結束語 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的應用是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信息技術作為內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課程及學科教學之中的理論、實踐與結果,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并不能解決所有的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依然十分重要。目前來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如何更廣泛地將其普及到小學教學中還需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濤.重視課外輔導的作用[J].安徽教育,2000 [2]張曉華.課后輔導該補什么[J]教學與管理,2008 [3]胡青江.課后輔導要旨[J].教學與管理,2001 [4]賈榮慧,賈榮業.簡論學科教學的課外輔導[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1998 [5]諸治福.小議對學生的課外輔導[J].教學與管理,2006 [6]方芳.朗讀教學的锏咯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7]王德華.發展性教學評價理論體系探討[D].北京體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8]于永正.小學語文教師,2006.1 [9]徐彤.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自我監控策略.常州市廣化小學網頁 [10]葉立新.我為什么要倡導“辯課”.小學語文教師,2009.5 [11]李振村.讓我們坦誠地辯起來.小學語文教師,2009.5 [12]陳大偉.為了教師的批判精神——關于“觀課議課文化”的對話.人民教育,2006209l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