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多元智能評價體系 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 兒童的智力是多元的,在人的智力結構中,多種智力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存在優劣之分,作為教育者,應該對兒童在不同智力領域表現出來的優勢同等重視。在我們對幼兒的傳統評價中,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而不是為兒童的發展服務,不是“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其直接危害是使大多數幼兒成為失敗者,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挫傷,其內在的潛能得不到發掘,發展受到阻礙,甚至對幼兒的一生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的評價目的觀,吸收多元智能評價的目的觀,構建多元智能評價體系,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 一、構建多元智能評價體系的意義 應該說,幼兒教育評價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教育行政部門希望運用多種科學的手段對教育的效果加以評鑒。教師也希望通過評價來分析自身的教學得失及診斷兒童的學習困難,以此作為實施補救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依據。教育部于2001年7月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見構建多元智能評價體系,對于我國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1、幼兒教育過程中的鑒別作用。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為了作鑒別而開展評價。幼兒處于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之中,幼兒發展到了哪種程度?還需要得到哪些幫助?通過幼兒發展評價,我們可以對幼兒發展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進行科學的鑒別。檢查幼兒發展過程中的各個要素是否達到預定的目標,同時也檢查了教育目標實現的程度。 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標指引下進行的活動,而它最終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是否真正滿足幼兒發展的不斷需要,這就要通過幼兒發展評價來加以檢查和鑒定。在對幼兒發展評價的實踐中,我們可以對幼兒進行評價,同時也對教師進行了相應的評價。如我們可以對某一年齡段的幼兒某一領域的發展進行評價,通過了解幼兒在某一領域的發展情況,鑒定幼兒的發展水平,包括其發展的一般水平和個別差異。 2、幼兒發展過程中的診斷作用 在當今的幼兒發展評價實踐中,強調通過評價診斷問題,從而改進教學,促進幼兒的發展。也就是說,幼兒發展評價不僅限于面對幼兒發展的結果作橫向的比較,而要面對幼兒不斷發展的過程,作動態的、縱向的比較,著眼于教育過程中,幼兒的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我們可以通過對幼兒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了解哪些幼兒發展得較好,哪些幼兒存在不足,以便進行個別教育;還可以了解幼兒的個別差異,以便因材施教。 3、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的改進作用。 從根本上說,幼兒發展評價的目的并不在于鑒別或診斷,而是為了改進今后的工作成效,能更有效地幫助幼兒不斷發展,為其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教育活動是一個循環往復、持續不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在每一個循環中,幼兒發展評價都起到總結和檢查的作用,可以說它既是“終點”,同時也是新的循環的“起點”。幼兒發展評價不僅能夠鑒定教育的結果,還能為進一步確定教育目標和內容、及時調整教育過程提供依據,最終達到改進教育過程、促進幼兒發展的目的。我們要全面地看待幼兒發展性評價的作用和意義。對于教師來說,不能僅僅把幼兒發展性評價看成是鑒別兒童孰優孰劣的手段,而要通過評價更深入地了解兒童發展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也不能僅僅把幼兒發展評價看成是對自己的教學檢查,而要通過評價找到問題的癥結,以利反思和改進教學。 二、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的措施 (一)提供多樣化的區域活動 1.區域活動的設置。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幼兒園可設立展示區、語言區、運動區、美工區、音樂區、益智區、數學區、建構區和角色區,并創設多元、豐富、開放的區域環境,引導幼兒自主活動。 2.區域材料的投放。堅持適合、豐富、實用、安全、衛生的原則投放區域材料,并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采用一物多用、廢物利用、以物代物的辦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與教育效益。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強調材料的層次性,針對不同孩子提供不同水平的材料,以促進孩子對經驗的整合和提升。 3.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時刻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活動情況,通過觀察詳細記錄每個孩子的活動情況,定期進行分析評估,了解幼兒的強項智能和弱項智能,以便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導。 (二)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評價在教育實踐中起著有力的杠桿作用,但這一作用力卻未必能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評價是一把雙刃劍。評價的理念、目的以及方法和技術等都影響著評價的導向。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評價既不是為了發現小天才,也不是為了對幼兒進行選拔和排隊,而是旨在發現每一個幼兒的潛力和特點,識別并培養他們區別他人的智能和興趣,幫助他們去實現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一條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幼兒所有的獨特能力的組合存在著質的不同,難以從量上加以排序和分類。每一個幼兒都擁有相對于自己或是相對于他人的智能強項,教育就是旨在幫助幼兒發現、培育自己的智能優勢,并以強項帶動弱項的學習,建構自己的優勢智能組合,實現自身全面、和諧地發展。因此,對幼兒進行評價應該體現出多元化的特征。 1、評價目標多元化。 評價目標多元化是指對幼兒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幼兒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我掌握,更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幼兒的學習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過去由于長期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幼兒的評價往往是知識、技能、能力特別是理解力、記憶力方面的評價較多,對幼兒其他方面,如交際能力、創造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等的關注少之又少,只有諸多方面的潛能得到充分而又和諧的發展,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身心素質發展水平。 2、評價主體多元化 以往的評價主體主要是學校教師,幼兒是被評價者,是評價的客體,幼兒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新課程需要的對幼兒的學習評價的主體是多元,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幼兒自評和互評等,提倡把幼兒小組的評價與對小組中每個幼兒的評價結合起來,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其中,評價活動的重點環節是幼兒自評。 評價方體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出發對幼兒進行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的幼兒,在評價過程中,不再處于過去單純的被動狀態,而是處于一種主動的積極參與狀態,充分體現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有利于幼兒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對自己的活動進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從而不斷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3、評價方法多元化 以往我們常常強調采用定量的方法去評價幼兒的學習,因為它精確、客觀,但我們知人的很多方面是不能只用定量的方法去評價的。如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就不易量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說明每個人的智能的組合方式是不一樣的,怎么能僅靠一種方法去衡量所有的受教育者呢?因此強調對幼兒的學習評價的方法多元化。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去評價幼兒的不同方面,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去衡量每一個幼兒,目的在于促進每個體的積極主動發展。 總之,在工作中,筆者認為教育評價是一項非常艱巨復雜而重要的工作。通過構建多元智能評價體系,淡化評價的選拔和甄別能力,發揮評價的激勵與促進發展的功能,解決了在教育活動評價中定性和定量的差距,實現了動態的過程性多元化評價。多元智能評價評價的關鍵是要求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幼兒。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個體差異,促進了幼兒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