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福娃樂園”游戲中手工創新意識的培養
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幼兒的手工作品都充溢著童真之美。他們的作品都是富有個性的新創意。這些稚嫩而新穎的創造性表現需要教師以真誠、喜悅之心去發現、去接納、去欣賞,更需要引導他們不斷創新。 幼兒手工活動是幼兒學習運用不同工具和材料,通過貼、撕、剪、折、塑等手段制作不同形態的物體形象,以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美化生活的一種美術活動。在手工活動中存在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幼兒一味地模仿學習,是被動的學習者,沒有范例,就不知道該怎么去做,不知道怎么設計;另一種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后,走入誤區,在創造性手工活動中教師始終持肯定的態度,孩子想制作什么就制作什么,讓幼兒盲目地創造,放任自由片面強調個人情緒情感的抒發,忽視教師的輔導,使得幼兒失去手工的興趣,因為他們沒有一定的表現技能,難于用美術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可見,這兩種傾向培養出來的幼兒都是不成功的,是不會適應社會發展的。 《綱要》指出: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視幼兒為創造的主體,給幼兒創造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時的手工活動中落實創新教育呢?幼兒園手工活動培養中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在實踐教育工作中,我進行了些嘗試,創設了角色游戲《奧運福娃樂園》,其中包含了貝貝樂園、晶晶樂園、歡歡樂園、迎迎樂園和妮妮樂園,在游戲過程中也開展了一系列手工創意活動,現與大家分享。 親近生活,進行美的熏陶,激發幼兒創造美的情趣。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創造活動。”一切的創造都源于生活,新《綱要》也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要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就要讓孩子盡可能多地親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去感受美、發現美。從而萌發創作欲望。 (一)、選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 在選擇大班年齡段手工活動教材時,我根據該段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及其生活經驗,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好的題材,如我班開展的游戲“奧運福娃樂園”,游戲剛開展時,我們從中選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如幼兒喜愛的動畫片“福娃漫游記”,我們就設計“可愛的福娃”、“福娃的好朋友”等繪畫內容,另外“福娃喜愛的運動”作為紙工、泥工的內容。還可選擇他們熟悉的運動器械為題材,如“舉重的杠鈴、跨欄的橫欄、射擊的手槍、羽毛球、足球、籃球”等。這一系列的手工活動還可以做進一步的延伸,例如操作工具的改變、所用材料的改變等等。除教師預設外,可在幼兒的興趣點上,讓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二)、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美。 1、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大自然的色彩、世界萬物的形態,運用各種感官去了解周圍的一切,獲得深刻細致的生活感受。還可到生活中觀察建筑、環境設計等。運用照相機拍攝各種圖片、對幼兒感興趣的各鏡頭進行定格引導幼兒去發現,培養生活情趣,提高審美修養,讓幼兒在生活游戲中隨時隨地觀察美、欣賞美,還能隨意及時地表現美、創造美。如奧運福娃樂園“妮妮樂園”中的“奧運花卉展”專欄,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創作,我們首先讓幼兒收集各種花卉的圖片及照片,初步感受花的美,然后通過采集和觀察實物,進一步欣賞各種花卉。此外,還聆聽自創音樂《美麗的花朵》等樂曲,最后延伸到做“手指游戲”,其中滲透了看、聽、說、做等多種感官,并讓幼兒在戶外實地創作。 2、引導幼兒欣賞一些經典名畫。因為手工創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些美術作品的內容包括了題材內容的創新和表現手法的創新。在“晶晶樂園”美術區角放上梵高的《向日葵》,希菲樂德的名著《鮮艷的水果》,感受其色彩的鮮艷,認識顏色的種類。另外通過觀察大師的杰作,使幼兒感受美,從而大膽想象創作。也可將教師創作的作品、優秀兒童作品張貼在奧運畫廊里,用滲透式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大師的作品。 二、通過參與制作游戲材料,激發幼兒手工創造的欲望,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著名的教授楊振寧曾指出:“中國的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因此,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動手制作游戲材料。比如:“奧運福娃樂園”中的“迎迎樂園”開設的“中華名店”缺少小吃。于是,我便帶領幼兒一起動手制作臭豆腐。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首先出謀劃策想出了制作臭豆腐需要的各種各樣材料。例如:泡沫、軟海綿等;然后,每個幼兒都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了各種形狀的臭豆腐。因為小吃近幼兒的生活,又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他們對這次活動都很有興趣,而且很投入;接著,我們一起分工合作,從畫、剪、貼等幼兒都積極參與并達到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后,當一碗碗形態各異的臭豆腐放進中華名店里賣時,深深受到了廣大“顧客”的喜愛。指導幼兒為自己的游戲設計、創作簡易材料,有利于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另外,通過動手實踐,可以使思維和想象變為現實,從而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創新的樂趣。在制作過程中,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的創新能力也逐漸發展,創新意識也更加強烈。 角色游戲的過程是創造、想象的過程,游戲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運用創造性設想。在“奧運福娃樂園”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對于成品玩具或教師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為此,我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在各個“樂園”里,將原本要制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紙、泡沫塑料、海綿塊、彩帶、小竹棍、各種小畫圖、橡皮泥等分別放在活動室,鼓勵幼兒動手尋找、制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膽想象、創新。當幼兒在使用、制作替代物時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及時參與,幫助幼兒巧妙使用替代物。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盡的,他們可以將洗凈的各種飲料瓶想象成話筒、花瓶、手榴彈等。教師應啟發幼兒積極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兒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種替代物有多種用法,替代物的巧妙運用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有效措施。 三、通過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激發幼兒創新意識,促進想象力和創造力。 發揮兒童手工制作的自主性,教師必須堅持“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原則。改變以前傳統的運用范例,示范和講解,由老師單向傳授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運用欣賞觀察、討論交流、嘗試演示、思考的方法,多出局部范例,多做局部示范,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更多的讓孩子去自由制作、創意制作,多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1、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 在教育的范疇里,游戲意味著教育的要求與幼兒的意愿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戲中無疑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主導。而不應該讓“主體”成了表演的工具,“主導”變成了“主宰”,教師想好主題、定好情節,幼兒只是按規定去表演,整個過程中,教師的干擾太多,幼兒難有發揮的余地。當幼兒自發進行有主題、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時,教師不妨“靜觀其變”,不要任意打斷、介入,就讓幼兒的游戲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生、發展、結束。因為,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他的創新意識極易被某件小事物啟發而生。 創設情境啟發幼兒想象。 游戲情境指角色游戲進行的物質環境狀況與心理氣氛,它包括人和物這兩大因素。游戲的主題只規定了情境的總趨勢,情境的具體細節是受游戲開展的時間、空間及游戲者個體特點的影響的。在角色游戲中,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正確地分析和利用這些因素,恰當地控制這些因素,從而在指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創設出可以啟發幼兒想象的情境。例如:在設計游戲時,應力求避免設計出類似“機器人服務員”之類的角色,讓幼兒單調枯燥地重復某一動作。如:在“奧運福娃樂園”“歡歡樂園”的“京城葫蘆”游戲中,教師可以設計有個很想吃但沒帶錢的顧客來看吃冰糖葫蘆。根據情境讓幼兒在不違反店規定的前提下想出可行的辦法。幼兒在情境中自然很容易受感染。如:給情節單調的“北京胡同”打電話,告知“舅舅”請全家人外出吃“牛排”或看表演。但切記:教師在幼兒游戲前應盡量少講,“講”的時間多了,“動”的時間就少了,講的規則多了,幼兒自由發揮的余地就少了,客觀上限制了幼兒的想象。 3、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 游戲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貝貝樂園”“好吃的糖稀”中,幼兒對于繞糖稀的掌握只呈現自己的意識,有的幼兒繞不起來,有的幼兒粘不緊,手一丟就松開了,教師就利用粘貼班級里其他物品時使幼兒了解怎樣才能粘牢固點,怎樣粘貼更緊,這樣糖稀就不一樣了。通過這樣教給幼兒規律性的技巧,又沒框死幼兒的思維,是較可取的。又如:在用廢舊品等材料制作“福娃”時,教師:“五個福娃都是什么樣子呢?那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幼兒在引導啟發下觀察,想象,立刻進行“福娃”的創意,他們快樂且樂此不疲。 為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出現問題時,教師不應急于處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幼兒,而是應該尊重他們,啟發他們妥善解決問題。另外游戲中幼兒有時出現爭當角色的現象,除了啟發他們謙讓協調解決外,還應注意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與家長共同欣賞和重視幼兒的創作成果,提升幼兒創造的自信心。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年幼的兒童往往是為得到父母和教師的認可而學習。因此,家長和教師認可、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指導家長學會了解幼兒,因為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而成人的思維是抽象的,要想兩者達成共識,成人必須學會了解幼兒,觀察幼兒,用幼兒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兒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因勢利導,從而使幼兒主動地去學習。當成人了解了幼兒,并能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欣賞他們的作品時,應對作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激發幼兒再次創作的欲望。對于作品中不理解的內容,教師應指導家長并和家長一起與幼兒探討,以開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標,促使幼兒的潛能在手工活動中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幼兒園手工活動教育中教法與學法的對象是教師與幼兒,在本班的奧“運福娃樂園”游戲中他們都是主體。要在“奧運福娃樂園”游戲中培養幼兒成為富有創造性、個性獨特的人,教師首先要樹立手工活動教育的新觀念和新意識,應提高創造教育的能力,掌握美術創新教育的要求、方法和策略。其次恰當運用幼兒園手工創意教育中教法與學法,使幼兒真正成為“人人是創造之人”、“時時有創造”的人。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