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課件在日常教學中的有效性
【摘要】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在日常教學中起到了尤為突出的作用,它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獲取較為真實的課堂效果。教學中一些宏觀的自然現象、事物等,因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親眼看到。一些微觀的事物和微小的變化,無法通過儀器設備讓學生進行觀察,這些都是課堂教學的難點。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直觀具體的感知素材!鞍俾劜蝗缫灰姟。真情實感取代了憑空想象。適應了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本文將從多媒體課件的獨特性、針對性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充分體現學科特點論述多媒體課件在日常教學當中所常見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法,從而達到使日常的教學更為有效。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有效性 獨特性 針對性 學科特點
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作為實現教育信息化重要過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多媒體課件也就成為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它作為教師教學工具、學生認知工具、教學環境構建工具,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我們同時也發現我們的老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只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 只注重表面而忽視內核、 只講究熱鬧而忽視效益。 豐富的課件資源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存在課件使用不當的問題, 造成了人力、 物力和時間的浪費, 使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走進誤區, 對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因此, 解決課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低效、 無效、 負效問題, 切實提高課件使用,成為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為切實提高多媒體課件使用的有效性,本文擬從彰顯多媒體課件的獨特性、突出多媒體課件的針對性和制作要充分體現學科特點三個方面闡述,期望教師樹立正確的應用理念,掌握多媒體課件設計的技能和方法,不斷提高多媒體課件設計和使用的水平。 一、多媒體課件的獨特性 獨特即獨一無二,就要求我們需要創新。傳統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實物、演示實驗、掛圖,當然還包括教師的語言、表情、手勢和板書等,它們在不同的教學環節都有著各自的作用。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后人們發現,多媒體的聲、光、電的手段給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新奇、刺激而又時尚。確實,多媒體課件在靜態與動態的彼此變化,抽象與具象的相互轉換,微觀放大宏觀變小,情景渲染和意境創造等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魅力,然而也正是這種新奇和時尚導致了人們對課件的過分依賴。在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為課件而課件或多媒體元素的濫用,將可以用其它教學手段完成的內容統統制作成課件,裝飾成舞臺上濃妝艷抹的角色去吸引觀眾好奇的眼光,掌聲響起時,除了新奇,別無新意。創新不應該是簡單的標新立異。它應該是在傳統上的發展。創新思維往往來自于生活。我聽過一位小學數學老師講的《長方形的周長》這一課,這位數學老師曾經是位非常優秀的語文老師。他在講這一課的時候所用的多媒體課件并沒有什么華麗的外衣,非常簡單而又樸實的幾個頁面。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第一個頁面寫了一個大大的“周”字,讓學生組詞。學生有的組“周圍”有的組“周邊”等一些詞語。這個老師就圍繞“周圍”、“周邊”讓學生指出黑板的周圍或周邊在哪里,從而一下就引出了“周長”這個概念。也使“周長”這個概念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課件雖然簡單,但這種將語文的教學手段運用到數學教學當中來,就是一種源自于以前語文教學生活中的積累,正是這種獨特的教學思維使得原本看上去平淡無奇的一個多媒體課件大放光彩。也正是這個獨特的課件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了周長的概念。所以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所使用的課件,可以圍繞課件本身的獨特性多制作出一些這樣的“奇兵”來達到多媒體課件在日常教學中的有效使用。 二、課件的針對性 我們的課堂教學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掌握教師所講的重點,突破難點。那么我們所做的多媒體課件就要為此服務。多媒體課件中每一幅插圖,每一句設問或說明都要有針對性,只有突出教學重、難點的圖片、影像,準確、到位的設問或說明,才能幫助學生主動理解作品給自己帶來的在視覺上與思想上的感受,使學生既有廣闊的思考空間,又有明確的思考方向;切忌插圖過于繁雜,既想面面俱到,又缺乏層次性,設問過多、過散,這樣反而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上美術欣賞課時,書上的欣賞作品有很多幅,教師要是把每幅都插入課件中就顯得過于平鋪直敘,教學目標不明確,課堂教學缺乏節奏感。那么我們就可以選擇幾幅有突出特點的作品插入課件中,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該作品的制作方法及表現主題;或者選擇一副人物動感強,線條有特色,色彩鮮明,視覺沖擊力強的畫,使學生對畫面產生興趣,能夠主動理解作品給自己帶來的在視覺上與思想上的感受,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精彩的學習、思考空間;而其他作品可以利用教科書,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這不但解決了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也能夠突出教學重點,使課件的設計內容更具有針對性。 在設計課件的初期,有些人經常喜歡將大幅的畫面直接插入課件,為了能使課件更全面,還插入很多影片,結果課件所占內存太大,課件展示時間過長不說,還攜帶不便,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違背了使用課件要簡潔的初衷。那么我們在素材的選擇上應該結合課堂內容精挑細選,注重課件設計的針對性。如在《多彩的秋天》一課中,課件在表現秋天的色彩時使用三幅冷、暖色彩對比性較強的樹林圖片,讓學生了解到秋天擁有豐富的色彩,同時滲透冷、暖色的認識;表現秋天的生活時插入有關秋天天空、小溪、動物、果實等方面的錄像片,使學生認識到秋天的天空是萬里無云的,秋天的果實成熟了,秋天的生活更是豐富多彩的;表現秋天的節日時以禮花動畫、中秋節巨型月餅照片作為引導,以此激發學生對秋天節日的豐富想象。因為表現秋天事物的圖片、影片很多,所以設計教學課件時就要選擇實用性強的資料,使用的數量、形式也要恰當,做到言簡意賅,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做課件,以達到多媒體課件能在課堂上有效地使用的。 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充分體現學科特點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學科主題活動服務的,我們要充分體現學科特點和學科的優勢性。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很多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只考慮可課件的生動性和有趣性,而忽視了本學科的特點,使得一堂課上下來非常花哨但又不知道他要表現的是什么,造成弄巧成拙的尷尬局面。這樣顧此失彼只注重教學手段的運用而忽略了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往往事倍功半!同時,有些教師總是不忘在上好課的同時,借機秀秀自己的計算機水平有多高。一會兒是別開生面的彩色圖畫、一會兒是動聽的優美音樂、一會兒是動感十足的FLASH動畫。好好的一堂課,結果成了一個雜耍的天堂。學生由于過多的沉溺于老師為他們設計的課件中,結果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在上課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根據各門學科自身的特點,因科因課制宜,不求大求全! ∨c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有其明顯的優點(多媒體教學可創設教學情景、形象直觀,激發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手段等),但它畢竟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師的作用。因而教師切忌為了表現自己駕馭多媒體的能力而不問教學內容。 第二、要符合各門學科自身教學規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觀。 文科教學要注重對教學情景的設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他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而理科教學則重在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著眼點在一個理字。所以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能僅僅為了追求動態效果、直觀性、演示性等,而是要符合各門學科自身教學規律,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優勢而彌補其不足! 〉谌⒁匾晫W生的主體作用,不要忽視學生的創造能力! ≡诮虒W過程中,學生是認識和發展的主體,是具有獨立地位和極大的認識潛能的實踐者。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更是教師無法代勞的。葉圣陶強調“教師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碧K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師的真正的思維素養,就在于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夠看見學生的思路是怎樣發展的”。多媒體教學也是如此,只有把教師的思路、學生的思路和課文中作者的思路融為一體,才能獲得教學的成功。因此,教師在自行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時,除了服務于教學本身外,更多的應該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真正做到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四、結束語 多媒體教學已被廣泛運用課堂教學之中,與傳統的黑板和幻燈演版相比,多媒體課堂教學課件具有傳統教學媒體無可比擬的優點。總之,我認為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之前必須要進行精心的準備,要認真鉆研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源于書本,高于書本,切不可將書本簡單的電子化。多從課件的獨特性、針對性和是否能體現學科特點這三個方面考慮。這樣才能真正使我們的多媒體課件成為有效的課件,使我們的日常教學成為有效的教學。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動態的新鮮事物很感興趣,喜歡探究。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將動態、主體全方位變化為視屏效果,來彌補傳統的教具、學具、模型、幻燈等呆板,單調、枯燥的不足。因此,大力提倡計算機輔助教學,對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是顯而易見的。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加強研究,特別是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一定能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作出它應有的貢獻。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