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走勢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教育將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科技革命的基礎和核心,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必將引起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的深刻變革,極大地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進入了以信息革命為標志的新時代。我國中小學的電化教育也發展到了現代教育技術的新階段。因此,在中小學繼續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是貫徹落實“三個面向”要求的重要內容,面對信息革。命和信息技術的挑戰,在21世紀的第一年,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方向、目標是什么?這是我們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必須加強對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教育 21世紀最顯著的特征是生產資料的信息屬性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明顯。作為專業電化教育工作者,將積極向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宣傳、普及、推廣信息技術,通過有效的培訓方式等手段,幫助大家掌握信息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信息教育:是指為培養社會成員的信息處理能力而開展的教育活動。這些教育活動的內容包括:對信息的認識;對信息作用的了解;信息意識的樹立;信息技術能力的訓練……。 信息處理能力:是指在信息化社會活動中,社會成員有選擇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獲取信息、利用信息、創新信息的能力。 進行信息教育對于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尤為重要。因為中小學教師所培養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一代新公民,中小學生是未來世界的建設者,不樹立牢固的信息意識,不知道什么是信息,不了解信息的作用,不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術,就既無法生存也更談不上創新。 二、隨著時代和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必然由視聽技術朝著信息技術的方向發展 現代視聽技術研究的重點:是信息呈現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問題。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的重點:是信息傳遞和處理的快捷性、共通性和交互性問題。它們的理論基礎、媒體技術和軟件特點都不盡相同。在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看到這種趨勢,不失時機地引導著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向符合時代特征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必須注意,在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進程中,視聽技術與信息技術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不應因為強調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而忽略或不重視視昕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三、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其重要條件之一是靠推進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而現代教育技術環境是基礎性建設 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硬件環境、軟件環境三個要素。其中人文環境是關鍵,硬件環境是基礎,軟件環境是保障。 人文環境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觀念、教育體制、人們的現代教育意識……。如果沒有具備現代教育思想、觀念、意識,掌握現代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的教育工作者,沒有符合教育規律和中國國情的教育體制、政策、法規,沒有良好的現代教育社會氛圍,那么,再好的現代教育技術條件都將無法發揮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的作用。所以說,人文環境是關鍵。 硬件環境包括:各種教育教學媒體,各種教育教學設備、設施。正在進行的教室設備的多媒體化建設。學校的周邊環境……。如果沒有這些硬件環境,就無法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所以說,硬件環境是基礎。 軟件環境包括:以不同介質記錄教育教學信息的軟件;軟件的構思、內容和質量;學校所擁有的教育教學軟件的數量;教師和學生獲取軟件的方便程度……。中國全面恢復電化教育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但是由于軟件建設總是滯后,所以至今仍是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工作的瓶頸。因為沒有大量優秀的教育教學軟件,電化教育的開展就得不到基本保障。 因此,在推進中小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全面地認識和把握建設的方向和內容,能只重視硬件環境建設。 四、校園網絡建設已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 經過我校校園網絡建設的實踐,我們認為在校園網絡建設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明確校園網的正確含義: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學校內部專用網絡,它的根本目的是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提供先進實用的計算機網絡環境,為學校的開展、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而服務。其次,必須因地制宜地明確校園網的功能;然后,在反復論證、考察的基礎上,對校園網技術方案進行設計、論證和施工,不能盲目而上。 校園網首先應當是教學網。校園網的建立,除了有助于教育教學的管理,有利于辦公自動化之外,極其重要的功能是:為教師和學生創造一種面向21世紀的信息技術環境。這種信息技術環境,不僅僅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盡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重要條件、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徑,而且是21世紀我們所實實在在面臨并生存于其間的社會環境。它可以使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生活在信息技術環境之中,使他們從小就能夠利用這些信息技術環境創造的良好條件,學習并掌握獲取、傳遞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本領。而這種能力和本領,正是21世紀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五、采取多種方式研究、開發、制作既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又能使多媒體技術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一代教育軟件 首先,在教育軟件的研究、開發、出版、發行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電化教育行業系統的作用,通過電化教育行業系統的大聯合,培育大市場,形成大產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盡快解決教育教學軟件供不應求的被動局面。 其次,有條件的學校,開發人員應由任課教師、程序設計、教育技術人員組成,并要注意吸收美術人員參加,他們在界面設計、色彩應用和動畫設計方面將發揮較大作用。任課教師一定要選擇某門學科課堂教學出色的教師,程序設計人員要各選一塊,分工協作,根據教師提供的腳本設計軟件,教育技術人員要及時提供先進的教育思想,以使軟件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有條件的學校要吸收心理學教師參加軟件設計,這樣能使軟件體現行為學理論和認知學理論,使軟件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六、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的逐步建立,必將引起教育功能和教育模式的巨大變化 這些變化主要表現為:(一)使得教育的功能由以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轉變為重點訓練學生的信息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的目標將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 (三)將產生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能充分體現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技術為依托,以學生為中心。 (四)因此,我們在教育技術研究過程中,必須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學過程優化為重點,迅速轉向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習過程優化為重點。 七、新形勢對學校電教教師的新要求 新形勢下相關的設備設施有了很大發展,相應軟件建設與管理任務,教師培訓任務在大幅度地增長,而電教教師不可能增加許多,因此,對每個電教教師來說,任務重了幾倍,要求也高了許多。 在這種新形勢下,對電教教師不是簡單工作量的增加,更多體現在工作質的飛躍,要求電教教師,不僅要發揮不辭辛苦,服務教學的傳統,還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認識教育規律,并在工作中不斷宣傳和推廣。就是說,在更好地發揮管理功能,服務功能的同時更要加強教研功能。 21世紀中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走勢,雄辯地說明,現代教育技術是中國中小學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朝陽產業,如日中天,前景無比廣闊和美好。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