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辦學特色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作為非義務教育的幼兒教育,也處于變革之中。為提升幼兒園的發展力,許多幼兒園先亮起了“辦學特色”牌子,順應社會需求觀。成為一所有特色的幼兒園,獨具魅力,受到了社會家長的好評。 [關鍵詞]幼兒園 辦學 特色教育
所謂教學特色,是指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個性特征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獨特結合與表現。 特色教育的研究是近幾年在幼教改革中出現的一個新課題,其產生基礎是特色幼兒園的出現。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必然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決定了辦學的方向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和特點。特點園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計劃經濟時期由國家包、國家養養的幼兒園逐漸被推向市場,原有的辦園體制、辦園模式中的許多理論已日益落后于實踐,個幼兒園在掙經費的路子上摸索前進,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事實證明,許多幼兒園優先亮起的“辦園特色”牌子,順應的的人才需求觀,不僅受到了社會家長的好評,同時也增加了辦園經費。然而,由于各幼兒園對“辦學特色”內涵的理解層次有別,在實際操作中呈現出了多種形式的“特色園”。 一、目前較為普遍的“特色園”形式。 1、移植型 以繼承弘揚教育的優秀教育思想為辦園目的,在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指導下而形成相應特色的幼兒園,如蒙臺梭利幼兒園,其教師經過專門的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系列培訓,幼兒園教育中對蒙臺梭利精髓進行充分挖掘與利用,如注重兒童感官訓練,提倡兒童自由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等。但隨著進一步深入化的發展,此類幼兒園并未將繼承作為唯一目的,而是根據新形勢、新條件,繼承與改革并進,不斷的以新的教育思想去充實教育家的原版教育觀,甚至致力于教育家思想的本土化研究。因此,此類園其發展趨勢是非純粹的照搬硬套,更多的是探索、研究,力求成為在名家教育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現代氣息的幼兒園。 2、領域研究型 以討論如何在現有教育模式中嘗試或強化突出某一領域的教育為辦園方向,并由此成為這一領域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其具體思路一般為:根據本園的師資、硬件等實際水平,選定某一領域的教育作為全園性、長期性、決定其特色創建的科研課題(如科技教育、健康、藝術、環保、雙語教育等),請幼教科研專業人士參與課題方案的制訂,并指導方案的實施,力求達到在不斷推出科研成果時,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促使幼兒園的整體水平走向新層次。 幼兒園在行政與教育管理上的相應措施一般為:打破原有分科教學課程模式在活動時間、內容上的分配方式,強化目標管理,強調滲透與相鋪相成。即(1)提高幼兒園一日各環節活動的目的性和教育性,要求幼兒一日各環節活動的設計和安排充分體現為周目標服務的思想,爭取保教目標、教育大綱在有限的時空得以最大程度的貫徹和完成;(2)在①的保證下,減少分科教學中各科目活動的時間和次數,保障專門的特色教育活動時間;(3)特色教育活動作為幼兒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展開,特色教育目標的確定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宗旨,特色教育內容、方式方法與其它教育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如雙語教育中將說英語貫穿于常識、語言等活動中。 此類型的辦園特色,由于以科研為指導,能及時調整教育過程中的偏差,計劃性、目的性和科學性有一定的保證。幼兒園可以在不斷走向這一特色教育領域領先位置的同時,將幼兒園的行政與教育管理工作從經驗型向理論研究型推進。因此,“科研”對這類園在“特色”及整體發展上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無科研指導或科研滯后,都不可避免地使幼兒園的特色教育流于“經驗積累”,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可考和可借鑒價值,幼兒園的發展難于上檔次。 此外,在具體操作中,由于原有課程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理論與實踐顯示出一定的距離。在如何科學合理分配時間;在教師的目標意識尚需逐漸加強的同時怎樣保證教育目標的達成、教育大綱完成的質量等方面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3、單科專研型 以如何進行某一教學科目的教育為研究課題,由此形成以這一科目的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此類園據所選定科目的不同,在具體實踐中呈現出兩種類別:一是從原有分科教學的六科中選擇較適合本園優勢的一科作為科研項目,如音樂、體育等;目的在于探討此科目教育更高效的方式、方法,重方法論的研究。另一類是選擇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探討科目為科研項目,如幼兒英語、幼兒電腦等;目的在于探尋這一科目教育的理論基礎、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促使其成為幼兒教育的一門系統科目,重可行性的研究。 前一類特色園基本保持原有課程模式,沒有大的改革舉措,可以說是有較為堅實的分科教學理論為基礎,因而其發展顯得較穩健。但由于不能在全園每個教師的工作中輔開進行,在提高教師科研水平上有一定局限。 后一類特色園相當于在原有分科教學模式中增加新科目,易造成擠占孩子正常生活、游戲時間的矛盾。此外,由于其科研研究的是幼教領域的新內容,缺乏前車之鑒,因此,大部分園在科研指導方面顯得較為薄弱,從而影響了“特色”發展的持續穩定性。有些園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難以再跨上新臺階,從而逐漸脫離了科研試驗,走上功利性質較明顯的發展道路。有些園為解決與孩子正常生活、學習沖突的矛盾,將新科目活動改為“興趣班活動”,成為下述類型的“特色園”。 4、特長教育興趣班型 在原有教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開各種類型的特長教育興趣班,由此形成以特長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如今,社會上關于人才的標準已不限于“通才型”,既有廣博的基礎知識又有一技之長的人愈為社會所青睞。如何讓孩子掌握一項專長是家長普遍思考的問題。因此,雙休日送孩子上特長培養班(如書畫班、舞蹈班、鋼琴班、英語班等),成了家長五天工作日之外的又一主要工作。但很多家長又不希望孩子失去雙休日的休息、娛樂時間,加上家長由于接送甚至“陪學”也顯浪費,因而都希望幼兒園能辦相應培訓班,孩子利用在園時間學習家長較省事。于是,先走一步辦班的幼兒園廣受家長的歡迎,有些家長甚至將此作為給孩子擇園的標準之一。長期辦班的幼兒園在逐漸積累經驗和成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特長教育模式,從而顯示出相應的特色。 此類園的具體操作一般為:根據家長的要求,利用本園師資或額外引進師資辦班;特長教育活動時間安排在離園時,或每周統一安排一次全園性活動時間,盡量避免擠占幼兒園一日正常活動時間;家長報名遵循自愿的原則,并交納相應的學習費。為了避免字面上引起的誤會,往往稱為××興趣班。 二、對“辦園特色”內涵的思考 從“辦園特色”派生出的眾多形式及各種“特色園”的不同發展前程可見,人們對于“辦園特色”還未形成一個可參考的概念。那么,需不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從目前絕大部分“特色園”發展狀況看,普遍存在三大弊端:一是以特長教育作為特色發展,結果導致孩子發展的片面性;二是以家長的意愿、要求為導向,功利性較強,導致教育目標偏向嚴重;三是“特色”項目多為缺乏計劃性、缺少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的項目,發展到一定程度難以上新一臺階,表現出發展的不長久性。因此,建立一個供實踐參照和評價的概念性標準,對于控制幼兒園在創辦“特色”上的不良傾向是必要的。 針對“特色園”的弊端和困境,我們認為“特色園”的健康發展至少需具備四方面條件。 (一)辦園資格。 “特色園”應是教育基礎扎實,并在某方面尤其勝出的幼兒園;假若一時迎合市場、迎合家長,走純功利之路,則與社會上的各類技能培訓班無異,這與我們國家的辦園目標是完全相悖的,它將嚴重影響我國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我國對幼兒園資格的具體審批現行標準是《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管理條例》,還有剛出臺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它們明確了幼兒園的性質、任務、保教目標等,因此,衡量特色園的最基本標準就是看它是否全面貫徹幼教法規。 (二)競爭性。 創建“辦園特色”的幼兒園一般是正逐漸脫離“等、靠、要”的公辦園或自負盈虧的民辦園,“辦園特色”的樹立帶來的生源增多,對它們經濟的獨立性起到很好的加強作用。可以說,“辦園特色”的創建無論是主動或被動,都是幼兒園為了順應時代需求,提高自身競爭能力而選擇的發展思路。因此,在具體的實踐性操作中,作法是不可能雷同的,同一性也就意味著競爭力的削弱。所以,各幼兒園往往能擺脫過去遇事一哄而上的作法,而是較理智地經過審思本園具體條件,選擇或是管理領域或是課程模式領域進行改革,并在改革中逐漸使特色明顯,形成競爭優勢。 (三)園本性。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許多幼兒園的“內憂外患”逐漸突出。一方面在幼兒園內部,教職工的思想、人生、價值觀有所改變,她們既講究自身價值的展現又追求實惠與享受,體現在工作中是既希望自己能大展宏圖,事業有成,又不愿付出太多的艱辛,犧牲太多的自我。因而對環境或機遇期望過高,總希望園環境適應個人而在個人適應環境上努力不多,從而產生對環境的不滿,影響個人主體性和積極性的發揮,進而形成消極循環,給幼兒園的管理和發 展帶來很大難題。另一方面,社會力量辦學增多,許多民辦園投資大,硬件設施、師資力量雄厚,家長們送孩子入園對幼兒園的師資素質等軟硬、件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歷史悠久的老幼兒園如何提高市場競爭力,留住生源,是幼兒園發展亟需解決的又一難題。 此“內憂外患”的解決并不困難,歸根在于如何調動教職工的積極、主動性,樹立一個團結奮發、永遠向上的園集體,切實提高幼兒園的整體精神面貌和整體水平。辦園特色的形成與發展最終要由一線教師來操作、實現,因此,如何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這也恰是作為市場經濟產物的“辦園特色”在創建時需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因此,“特色園”在選擇特色發展方向時要立足本園各方面的實際水平與發展能力,體現充分的民主性,以教職工的全力支持與否為基石。一個教職工不知其所以然或教職工時刻覺得無法勝任任務的特色項目,是發展不長久、不深遠的。而幼兒園以辦園特色的選擇與發展為契機,其“內憂外患”問題將會得以逐漸解決。 (四)科研性。科研最基本的特性是穩健,它與功利主義的做法是無法相容的。功利趨使許多幼兒園上馬“特色”時無計劃、無指導,實施時無記錄、無總結反思,從而成為特色園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因此,走科研興園之路,讓自己的特色在科研指導下健康發展是特色園需具備的一個條件。此外,優勢的保持也需要不斷的突破和轉換,這決定了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并非永恒不變,而要有螺旋上升的動力與活力,這便需要科研作為堅實后盾. 三、創辦園所存在的問題 1.先進的教育理念很難轉化為可操作的教育教學活動 很多民辦園提出了獨到的兒童發展觀和先進的辦園理念,但要將這些先進的理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很多民辦園都在進行幼兒教育的理論研究和課程開發,但是這些民辦園辦園時間最長的也只有十幾年,要開發出成熟的課程體系是很難的。 2.在形成優秀的教師隊伍促進特色建設上存在困難 擁有優秀的教師是幼兒園特色建設的重要保障,但是要形成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并不容易。其一,對幼兒園教師要求比較高,必須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其二,幼兒園教師的待遇相對較低,幼兒園想要留住優秀的教師并不容易。這就成為幼兒園特色建設的一個障礙。 3.特色移植的現象較多 民辦園特色移植主要表現在從國外移植和幼兒園之間相互模仿。有些民辦園在特色建設方面移植國外教育思想和成果,比如蒙臺梭利幼兒園。有些民辦園更多的是模仿別的幼兒園,跟著市場需求走。 4.把特長教育和興趣班當作幼兒園的特色 有的民辦園為了保證生源,設置一些特色課程或者興趣班,家長自愿為孩子報名,并交納相應的費用。幼兒園缺乏自身特色發展的理論研究,“特色”項目缺少理論指導和實踐性。而且把特長教育當作特色發展,還有可能導致幼兒發展的片面性。 5.重視知識、技能培養.增加幼兒的學習負擔 民辦園特色建設的根本體現是幼兒的發展,但是有的民辦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為了顯示辦園成績,給幼兒的學習任務不斷加碼。比如要求幼兒識字多少。能背誦多少篇古文詩詞,鋼琴達到什么水平,英語達到什么水平等。盡管很多民辦園強調的是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學習,但是學習總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這么多的學習內容壓在幼兒身上必然會增加幼兒的學習負擔。 四、辦園特色建設的對策 1.加大政策環境建設的力度,扶持民辦園的特色建設 幼兒教育是非義務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不僅可以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而且可以促進教育體制改革。但是,現在北京市民辦園發展還存在一定的障礙,這直接影響民辦園的特色建設。政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落實相關的法律、政策,為民辦園特色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2.與學前教育研究機構合作,加強理論研究和園本課程研究與開發 理論研究是幼兒園特色建設的基石,民辦園要有螺旋上升的動力與活力,需要理論研究作后盾。很多民辦園非常重視理論研究,不斷進行學前教育理論和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一些民辦園已經開發出產品,不僅在本園實踐,而且向社會推廣。但是,民辦園在理論研究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促進民辦園理論研究和園本課程開發的有效辦法就是民辦園要和學前教育研究機構合作,以促使民辦園在理論研究的推動下健康發展。 3.以教研為載體推進幼兒園特色建設 在具體的課程、教學、活動和日常工作中落實先進的兒童發展觀和辦園理念等,不僅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參與,而且要求教師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意識。民辦園可以加大科研投入,成立以園長為組長、骨干教師參與的研究小組,幫助教師深入思考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和特色建設定位,明確教研工作開展的方法、步驟、目標等,鼓勵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積極探索,并將研究成果向全園推廣,以點帶面,把整個幼兒園的教研工作推向深入。這種以教研為載體的工作不僅可以讓教師更好地落實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和辦園宗旨,實現辦園目標,促進幼兒園的特色發展,而且可以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業務素質,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 4.在提高幼兒園整體水平的基礎上發展特色 特色建設的基礎是辦園水平和服務質量,民辦園吸引家長的不僅是特色,更是其整體水平和服務質量。如果幼兒園的整體水平不高,僅僅有特色項目或者課程、活動,就不具有競爭力。與此同時,民辦園的一切活動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辦園的特色建設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民辦園只有在不斷提高辦園質量,促進幼兒發展的基礎上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自己的位置。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