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激勵方法探究
[摘 要] 學校工作的關鍵是管理,管理的關鍵是管人,管人的關鍵是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也在教師。”此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舉足輕重的作用,能不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就成了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問題。本文試圖從激勵方法方面做一些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探究。 [關鍵詞] 目標激勵 教師需要激勵 民主參與管理激勵 榮辱激勵 評比激勵 激勵就是激發鼓勵的意思。一般來說激勵以某種刺激作為誘因,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具體來說就是把外在刺激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的過程。教師激勵,是指學校管理者遵循教師心理活動規律,通過采用某些政策和方法,來加深教師對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理解,以推動教師更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培養他們關愛學生、盡職盡責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使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業務水平。
因此,學校管理者可因地制宜運用目標激勵法、教師需要激勵法、民主參與管理激勵法、榮辱激勵法評比激勵法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而提高學校管理業績。 一、目標激勵法 目標激勵的作用 目標是個體事先預期的、能帶來需要滿足的行動結果。目標是一種期望,也是一種刺激,合適的目標能夠誘發出人的動機,規定行為的方向,激發出行為的動力。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是比較合適的。目標激勵的作用有多大呢,美國的心理學家曾提出著名公式:激發力量=目標價值*期望值。由此可見,目標的激勵作用于目標價值和期望值大小成正比。 運用激勵法提高積極性要做到: (1)目標的價值性和可行性 目標被實施后,當產生的影響大于目標或幾乎等于目標時,目標就會給老師帶來欲望的滿足和成功的希望,利于動機強化,也利于教師鼓足干勁去奪取新的目標;反之,當產生的影響小于目標時,目標自然會令教師心灰意冷。當然,目標的制定更要考慮價值性,如果目標訂得過低,唾手可得,雖然結果大于目標,也不能給人們滿足感、成功感,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去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因此,在滿足可行性的前提條件下,目標價值越大,被選中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根據我校師資及學生的學業成績的基礎兩方面的綜合情況,我們制定的教學質量獎勵分為學區前一至五名得單項獎,以及本人教學質量提高獎(及相對上一個學期本班的成績有進步就給予獎勵)。 (2)目標的系統性 學校目標是多維度、多層次、多水平的完整系統。因此學校在設置目標時,要使學校整體目標與各部門目標、教師個人目標相結合,既要考慮中心目標、各個具體目標、最終目標,又要考慮中介目標;形成以個遠近結合,各層次、各部門、各方面要求相結合的目標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在既考慮學校整體利益的前提下,又能適當地考慮教師個的利益和需求。 (3)個人與集體目標的一致性 學校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只有全體教師同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確保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和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但其前提條件是:全體老師努力方向和學校目標是一致的,即集體目標被個體目標化了。管理學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讓全體教師參與目標的制定、檢查和評價,這樣既能使教師加強對目標的理解,增強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的自覺性,又可以使教師體驗到學校目標與個人目標的利害關系,能使校長集思廣益,把目標訂得更合理。 二 、教師需要激勵法 教師的需要有哪些? 教師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也因人因年齡階段不同有不同的需要。在長期的教書育人過程中又形成了自身需要的種種特點,如創造、成就需要的強烈性,表現在望生成材、樂于承擔重任,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廢寢忘食。又如精神文化需要的優先性,表現為強烈的求知欲望,追求事物美學價值的審美需要,以及堅持信念、不服強制、悅于真理、鄙視粗俗、敬慕德才兼備之士等。如自尊、榮譽需要的關切性和物質需要的精神豐富性。許多教師追求物質條件并不是物質本身,而是看重物質條件對于成長、取得成就的意義。 利用教師需要進行激勵時要注意哪些方面? (1)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教師。 教師是文明使者,從事艱苦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更注重對精神需要的追求,諸如理解、信任、人格的尊重等。因此,要尊重教師,理解教師,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真正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擺正自己和教師的關系,決不能在教師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獨尊,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同時,管理者還要善于抓住教學這個中心工作,在參與聽課、教研教改和兼課等工作中,不以領導者或檢查者自居,指導工作盡可能采取平等交流、互相磋商、循循善誘的方式、方法。另外,由于教師在其工作和學習中受多種文化現象的影響,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思想敏銳而靈活多樣,有時提出的問題會是不恰當的,甚至是過分的,對此,作為管理者要能夠理解,不可挫傷他們的積極性,能采納的意見一定要予以采納,真正做到尊重和理解教師。這樣,即使物質待遇低,他們照樣能心情舒暢,團結一致,為共同目標的實現而奮斗。
(2)要主動滿足教師的需要 教師注重精神追求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學校應經常主動去滿足教師這方面的要求,而非被動地去解決。 (3)想方設法去幫助教師解決物質困難。 毛澤東曾指出:“我們不能餓著肚子去明宜正道,我們必須弄飯吃。我們必須注意經濟工作,離開了經濟工作而談教育、學習不過是多余的空話”。教師作為社會的人,也無不打上社會經濟發展中一般人們生活的烙印。滿足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基本需要的衣、食、住、行,是調動教師積極性的無可非議的客觀動力。 (4)講究刺激量。 同一刺激量所產生的激勵作用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講究刺激量。 三 、民主參與管理激勵法 1、實施民主參與的重要意義。 提高教師認同感。校長是依靠教師來辦好學校的,應把教師當做學校的主人,應把培養教師對自己的基本認同感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一個教師對學校和校長的認同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相互影響實現的,教師參與學校管理審議學校的工作,對領導人提出批評建議,實行監督,在學校的職權范圍內對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等方面的問題做出決定,這一系列的活動,提高的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加深對本職工作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增強對學校以至教育事業的熱愛。這樣,教師對學校的認同由認識上的認同發展到了情感上的認同。 融洽教師和校長關系,加強向心力。教師民主參與學校的管理,溝通了學校和教師的思想,也調動了校長與教師兩方面的積極性。對于教師來說,“士為知己者死”,當家做主,干勁無窮。對于校長而言,依靠集體,力量倍增。 提高學校決策的獨立性與科學性。 校長由于知識、經驗、方法的局限性,在決策時往往也會出現一定的失誤。為減少這方面的失誤,實行民主決策時必要的。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通常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當然要實行民主管理,校長必須有寬闊的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長不能給提意見的教師小鞋穿,同樣,教師中也不能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 怎樣實施民主參與管理? 譬如,在“校務委員會”中吸收一定比例的教師代表,讓他們暢所欲言,發表對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學校領導還要經常性地“沉”下去,了解教師的呼聲和管理中的“熱點”問題,對來自“民間”的聲音,管理者不要只讓教師霧里看花,一定要有下文,如何解決,是否采納,要擲地有聲,模棱兩可的敷衍,教師們會傷心失望。為了有利于保護教師的民主參與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對暫不能答復的要經過研究后予以答復,不能解決的要說明情況和原因,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有時,領導者還應該有一點“向我開炮”的精神,通過不斷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質量。 四 、榮辱激勵法 1、什么事榮辱激勵法?榮辱激勵法就是通過“榮”(獎勵)“辱”(懲罰)給予教師一定的獎勵和懲罰,從而強化教師正確行為,來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2、如何正確利用榮辱激勵法。 (1)榮辱應及時有效。如一位教師關心學校,向學校獻計獻策并為學校帶來了實際正面效應,學校應予及時恰當的表彰。對教師的獎懲周期延長最好不要超過一年。 (2)榮辱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因此不可小功大獎,也不可大功小獎。要做到賞罰分明,小過小懲,大過大懲。這樣可以使教師不重復犯錯誤,強化自己的正確行為。 (3)榮辱必須要把握好分寸。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對教師的激勵應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手段為輔,在使用物質手段時,也應該盡量考慮帶有精神意義。作為學校應經常宣傳優秀教師事跡,提高教師知名度,這樣才能讓教師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使教師獻身教育的精神得以升華。 另外,使用榮辱激勵法時,還應盡量創設有效地良好的獎勵氛圍。而在懲罰方面,應以預防為主。 五 、評比激勵法 1、運用評比激勵法的重要意義。 評比即有競爭。它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人們“爭先意一識”或力求優越動機的表現,是一個人力求超過別人取得優勢地位的心理狀態,是人們在體力、智力、技術等方面的較量。實踐證明,他是提高人們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確的評比能創造出種鼓足干勁、力爭上游的情景條件,使教師的勤奮努力和聰明才智得到充分肯定,從而使混日子的教師不敢混下去正確的評比能促進教師個人目標與學校集體目標的統一,培養教師的集體榮譽感、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使得教師形成主人翁意識感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最大限度的發揮個人的創造才能。 2、怎樣正確引導和組織? (1)確定目標。評比目標的內容必須反應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國家對教師的全面要求,使目標內容具有明確性。 (2)樹典型。榜樣是一面旗幟,具有生動性很顯明性,容易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同時,有了榜樣,不僅學有方向,超有目標,而且看得見,摸得著。具有說服力、號召力大的作用。在樹立典型時,要注意把群體榜樣和個人榜樣結合起來,把全國的榜樣和本單位的榜樣結合起來,這樣,激勵的作用就大了。 (3)輔以必要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及懲罰。 通過評比產生了先進者和后進者,對先進要給予獎勵,以推動其繼續積極認真工作,對于后進者要作一定的批評和懲罰,批評和懲罰也具有推動作用。 激勵是對人的行為的一種強化,因而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能利用科學的方法把握激勵的有效性和適度性,給每位教師創造成功的情境和機會,就能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不斷完善自我,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全校教育教學大局,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