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利用激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當前,部分教師總是感嘆,現在的學生不聽話,很難教,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孰不知,我們的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批評多表揚少,一說到某一位“差生”時,滿口都是缺點,說優點也不過是蜻蜓點水,對孩子的激勵有限;激勵的形式也比較單一,比如課堂上激勵語“棒棒,你真棒!”、“表揚他,頂呱呱”,一節課從頭到尾都是如此,而學生究竟棒在哪里,沒有引導清楚,其他學生也不過在老師的口令下機械地發出表揚語,時間一長,達不到激勵的目的,激勵的程度較為膚淺;激勵的對象有限,多只限于學生個體,其實激勵學生的家長,調動他們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對培養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還可減輕老師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激勵就是要喚起學生的自我教育,激發起學生的自覺意識和自我教育的愿望。激勵一般是指一個有機體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標時的愿意程度。它含有激發動機、激勵行為、形成動力的意義。激勵的前提是人都具有一定的潛能,即經過實踐的積累、學習或訓練后,具備的某種可能發揮而尚未發揮出來的潛在的能力。激勵的實質就是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開發學生的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才有所用,力有所展,勞有所得,功有所賞,從而自覺地努力學習。
激勵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有效的激勵對學生學習態度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采用激勵對學生學習態度有良好的促進作 用。大多數學生在教師語言激勵的作用下,能積極參與學習,在積極的學習動機的指引下,能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我班崔偉貴同學,個子較高,因父母在外地工作寄住在親戚家,經常無人看管,養成了學習自由散漫,愛和同學打鬧的壞習慣。多次和其談心,都沒有太大的轉變。后來我細心觀察,發現其每次打掃衛生都非常認真,比班上其他學生動手能力強得多。于是我特地安排他擔任班級的勞動委員,做了班干部得他明顯比以往積極了許多,再加上我及時對他在班級勞動工作中的努力進行肯定和鼓勵。他上課發言和作業得完成都比以往積極認真了。課間看見其他同學亂扔紙屑,他還主動批評和教育扔垃圾的同學。漸漸地他的轉變得到了各科教師的認可,他對學習由厭倦到產生濃厚的興趣,成績提高很快。孩子可喜的變化令在外地工作得父母驚喜不已,每一次見到老師都是感激不盡。 由此可見,有效的激勵對學生學習的態度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當沒有語言激勵時,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冷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不能與同伴協作,少有創新表現。 (二)有效的激勵可以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技能。 學生在教師語言的激勵下能更加自信地面對學習任務,通過努力學習不斷改進學習的方法,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討論、探索,從而促進了學生學習技能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文時,我讓同學們在學完課文后,試著學編故事“第二天,烏鴉又找到了一塊肉后面會又發生一個怎樣得故事?”讓學生先同桌互相講講自己編的故事,再講給全班同學聽。學生本來在和同桌討論的時候都非常積極。可我一問,誰可以把自己編得故事站起來講一講時,下面得聲音明顯變小了。舉手的人也只有一兩個,我看了看剛才和同桌編故事編的十分認真得鄧風華同學,像她投去一個鼓勵的眼神,她看著我得眼睛膽怯得舉起了小手,我對她點了點頭,她慢慢地站起來,講起了她編的故事。剛開始她聲音很小,眼神也很閃爍,我看著她一邊認真地聆聽,一邊贊許的點點頭,她逐漸膽子大了一些,聲音也發大了許多。她的故事編的很有趣,同學們聽著聽著不時發出陣陣笑聲。我發現她越來越自信,臉上還隨著故事的情節增加了表情,故事講的繪聲繪色。最后故事講完全班同學給予了她熱烈的掌聲。這時我抓住時機,激勵大家:“沒想到我們班有個這么厲害的故事大王,還有誰也想做故事大王啊?”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一雙雙小手立刻舉起來了。有幾個同學,還把他們編的故事連說帶演得表現了一次。 看到學生們從不敢表現到積極表現、自信表現,我深深體會到這一巨大的轉變與教師語言的激勵是分不開的。 如何有效地利用激勵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學生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朝氣蓬勃、活力充沛、熱情高漲、積極向上,教師的激勵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教師適時、有度、得法、時距合理地激勵,就像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加油站”,不斷為他們快樂成長注入新的動力和勇氣。使學生自尊、自信、自強意識得到不斷發展和提高。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學中適時、有度、得法、有時距地運用激勵手段,并使其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呢?下面就自己的教育教學體會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目標激勵——激發學生進取心。 目標激勵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像人海中航行的船,有了目標,船會乘風破浪,勇往 直前,迅速的到達彼岸。如果沒有目標,船就會隨波逐流,不知飄向何方,甚至會觸到暗礁。班集體目標就是集體成員前進的方向,要想發揮目標激勵的作用,就要讓每個學生明確目標。我每接一個新班的時候,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學生一起制定班級的奮斗目標。遠的不說,就說我現在教的一年一班,剛接班的時候,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班會的時間與學生共同制定班級的目標。我是這樣說的:“我們是一年級一班的學生,我們得班牌中又兩個一,這就告訴我們,我們班的同學學習和紀律都要得第一。那怎樣才能做到最好呢?”有的學生說:“排隊要好!”有的學生說:“上課要認真!”還有的學生說:“掃地也要認真……在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他們頓時樹立了主人翁意識,給自己也樹立了一個各個方面爭先進的目標。另外,我還利用班級的環境布置,如:紅花臺、光榮榜等,使學生把目標變為行動,時刻受到激勵,堅持下去,善始善終,學生就會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二)活動激勵——增強班級凝聚力。 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之一,是好勝心強,不甘落后,若教師能夠因勢利導開展一些活動來滿足孩子的這種心理需要,就會起到一個有效的激勵作用。如在最近舉辦的學校運動會中,因為其中有一項廣播體操比賽必須要人人參加,所以放學后人人都留下來訓練。事前,我在班會課上激勵全班同學:每一個人動作是否標準都是得分的關鍵,我們要齊心合力,用自己得實際行動為班級增得榮譽。不要因為一兩個人沒有做好,給全班扣分,影響班級名次。在后來的訓練中,我發現每個學生度非常認真努力,連平時體育課中比較調皮的楊文釗、陽燦也一改嘻嘻哈哈的樣子一招一式的跟著音樂做動作。有幾個學生因為訓練累了,蹲的動作不到位,還被其他同學批評。經過一個星期的訓練,我們班在校運會中榮獲廣播體操比賽一等獎。看到學生們激動地抱在一起慶祝,我深深的被他們感動了。實踐證明,學校開展的活動如運動會、比賽、競賽等活動的成功,給學生帶來的喜悅和激動是非常強烈,大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使班級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凝聚力,為優良班風的形成起到推動作用,使學生得到了有效的激勵。 (三)榜樣激勵——樹立學生的楷模。 榜樣具有示范和激勵作用。學生的模仿性強,好勝心強,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進行榜樣激勵。榜樣是無聲的語言,往往無聲的語言比有聲的語言更有說服力。學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強,有了具體、生動的形象作為榜樣,更容易激勵學生。我有時給學生講當代保爾張海迪的故事,雷鋒的故事等。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他們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同時我也樹立學生中的典型人物作為榜樣,使學生更有真實感、親切感,更容易受到激勵。作為班主任的我,更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每天早來晚走,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勞動,一起談心,默默無聞地為學生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學生也被這一切的一切所感動,從中也受到激勵的作用。 (四)語言激勵——溝通師生情感。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語言可分為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體態語言。對于教師來說,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規范言行去感染自己的學生。 口頭語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可以直接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如課堂上一句,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你的講述十分精彩。你的朗讀把大家都帶進了一個美好的世界……能立刻給孩子帶來學習得快樂和激情。 書面語言能夠發揮長久的激勵作用,對于學生的表現可以通過送賀卡、也可以通過作業批語等,用中肯、親切的語言指出學生的優缺點,用期望性的語言找出其生優點。如作業本中寫上一句,你的書寫非常漂亮。最近你的學習有進步了,真棒!好孩子,你能及時更正作業中的錯誤,老師很高興。看到這樣得批語能使學生感到有收獲、有盼頭,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 體態語言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隱含性。一個微笑得眼神,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親切的手勢,能夠轉化為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產生肯定的心理傾向;而嚴肅的面容、冷峻的目光,又會使學生在心靈上受到震撼的同時轉化為強烈的自責。不論喜與怒,教師都必須以熱愛學生為前提,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溝通。 (五)互相激勵——讓學生共同進步。 為了讓學生共同進步,我讓學生自己結對子,一幫一。小組共同樹立學習目標,一起來努力。背書得時候相互檢查,碰到難題的時候先互相講解,不明白再請教老師。 (六)家長激勵——讓愛伴學生成長。 激勵的對象有來自老師的激勵、同學的激勵,同時還有來自家長對學生的激勵。家長的激勵是教學激勵的重要延伸與補充,是實現激勵全面性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家長在參與對學生學習激勵的過程中,不光能轉化了教育觀念,同時還能提高對學生學習激勵重要性的認識,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如學生的家庭作業,我要求學生每天都要給家長閱覽,并簽名。并每周寫上一句以上激勵性的語言。開始一些家長對這一要求不太理解,覺得很麻煩。后來他們漸漸發現,這樣得方式對學生作業質量得提高有了很好得促進作用。同時也是一個讓家長、學生、教師三方溝通的良好方式。如:吳伯恩的家長在作業本上面寫到:“好孩子,你最近都是獨立完成作業,并完成的很好。這說明你在學校聽課更加認真了。好孩子看到你得進步,媽媽為你驕傲。同時也忠心謝謝老師的辛勤培育。歐堅強家長寫到:“我孩子成績不錯,作業也能做,但是就是字寫得比較差,希望老師能幫助他。”從家長的評價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家長的期望,同時又可以了解學生在家的一些情況,這樣,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教學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利于我們改進教學工作,更有利于我們培養學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精辟的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能,而在于呼喚鼓勵鼓舞”和中國的那句古話:“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都深刻地闡明了激勵教育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2001年7月第一次版,XX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2.《走進新課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朱慕菊 主編 3.《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由 鐘啟泉 催允郭 張華 主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