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充分利用戶外教學,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戶外情境教學就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永遠能引起孩子極大的興趣,能激發孩子向知識領域不斷學習、探索的教育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兒童年齡特征的影響,幼兒的學習是憑興趣的,他們對喜歡的東西非常感興趣,而對不喜歡的東西常常置之不理。我們在教學中則要針對這一點。戶外教學要有目的性、趣昧性、靈活性以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1、目的性:在帶孩子到戶外學習之前,我們要先明確教學目標。例如:麥當勞的戶外教學,我們就要讓孩子學會售貨員與顧客之間的對話。A: Can I help you? B:I want a humburger, a cola, some chips. A:OK! B:How much are they?A:Twenty-five yuan.B: Here you are. A:Thank you. B:You're welcome.A:你需要些什么:B:我想要一個漢堡包,一杯可樂,一些薯條。A:好的。B:多少錢?A:二十五元。B:給你吧。A:謝謝。B:不用謝。只有明確了學習目標后,我們才能有計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習,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趣味性: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們的戶外教學要有趣味性。游戲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把戶外教學貫穿于游戲中,寓教于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年齡、所學內容、教學地點設置科學有趣的游戲。如在刺桐公園的戶外教學中,我們讓孩子在草地上玩 "Wolf Is Coming"的游戲。學習句型:What's the time?-It's…O'clock.幾點了?- ……,同時復習數詞。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因此在組織英語活動時應當盡量讓幼兒把學習語言流動作為一種游戲,通過組織各種游戲活動,讓幼兒以動作、表情和語言等形式參與活動,使他們在動身體、動手、動口的活動中感受英語、運用英語。這樣,枯燥地學習“言語符號”的正式活動便變成了玩“聲音游戲”,既符合幼兒“好玩”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玩的愿望,又能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自然有效地學習。例如,當幼兒對英語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今天,我們班來了個外國客人。”然后出示他們所熟悉的小動物——小猴,接著憑著小猴的嘴巴說:“ Hello! I am a monkey. I am very glad to see you.”以擬人的手法,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激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教師說:“你知道他說什么嗎?你想不想跟他做朋友啊?”愛結伙伴的小朋友當然想啦!這時我們可趁機說:“要是想跟他交朋友,就要把他說的話——英語說好。好不好啊!”幼兒通過這一情境可初步接觸到英語的語感,至于話的意思我們可從接著的教學過程中作解釋。在教學中有時帶著一些懸念會更引人入勝。
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上面所說的是第一節課,怎樣才能保持孩子的濃厚興趣呢?仍須在以后的英語課努力。譬如,我們學習單詞nurse,如果只叫幼兒跟讀五遍十遍,幼兒讀幾遍就沒興趣了。但如果讓一幼兒扮演護士,讓其它幼兒扮演病人。要求病人見護士來幫他打針的時候,便向護士打招呼說:“Hello! Nurse.”通過玩這個“護士打針”的角色游戲,小朋友都積極地開口說:“Nurse”,有的幼兒打完針后,還捂住胸口咳嗽幾聲,慢慢地說:“Thank you!”有些小朋友太投入了,見到護士的針,就怕得用手摸著屁股,嘴里吐出來的“Nurse”都跑了調,周圍的小朋友都急得團團轉,都迫不及待地告訴他。每一節課小朋友們都在笑聲中度過。我們上課就是讓小朋友去玩,通過游戲、故事、寓言等手法和英語巧妙地結合起來,教師作為“導演”,引導小朋友來盡情演繹他們自己所編寫的“劇本”,他們能盡情地玩,目的就達到了。
3、靈活性:我們在進行戶外教學之前會預定一個教學計劃,但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我們的計劃。如在參觀汽車城學習單詞car的時候,我問孩子們What's this?想讓孩子用中文說出是汽車后,再告訴他們單詞car,但是大部分孩子都說出了car。他們已經學會了這個單詞。我就讓孩子們觀察各種汽車的外形,學習其它單詞bus, truck, jeep…。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教學計劃讓他們再學習單詞car,就不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而在戶外教學中我們也要注意隨機教育,拓展孩子的知識,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們的好奇心是沒有止境的,隨機教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孩子的提問,我總是盡量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答復。在戶外教學中,他們常常會指著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問是什么?用英語怎么說?這時,老師告訴他后,他會自覺、主動地聽,并牢牢記住。用非正規教育,可使孩子在自然狀態和自我求知的趨動下,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
五、充分將英語戶外教學與主題活動結合
戶外教學中我們滲透了一系列與主題有關的教學活動內容。例如:"我和運動"這一主題活動,我們組織幼兒到體育館,學習各種國家、運動的單詞及相應的句型。并結合節日活動,開展各種小主題活動,"圣誕快樂"這一小主題,我們組織幼兒到酒店、大型商場、大學校園進行戶外教學,欣賞他們是如何過圣誕節,了解圣誕節的由來,學習有關圣誕節的一系列單詞、句型、兒歌、數來寶、歌曲、故事,并請幼兒說出學習過的英語祝福語,教師再幫孩子寫下來掛在圣誕許愿樹上。在這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孩子運用學習過的英語與小伙伴們交流。并請家長一起參與我們的活動,讓家長清楚我們的學習內容,了解我們的教學方法,增進家長與孩子、教師之間的交流,達到家、園教育上的一致性。
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科學合理地利用教育資源進行英語戶外教學,把主題活動滲透到戶外情境教學中,寓教于樂,讓我們的英語教學生動起來。
另外,在幼兒園進行英語戶外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每個班、每個教師應根據本班的情況,結合教師本人的特點,去尋找適合的幼兒英語教學方法。讓我們為幼兒英語教學努力,為了所有的孩子,為了我們的明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