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某發面組織文化建設規律的實踐研究 ——淺談在學校組織文化視野下創建發展型學校 [摘要]學校組織文化建設的質量會促進學校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因而學校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搞好自身的組織建設,將學校建設成為不斷發展型學校,而發展型學校建設的基礎和發展的深層次條件是擁有良好的組織文化。從學校組織文化角度進行研究對中小學建設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學校組織文化 發展型學校 組織建設 學校作為社會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建設的質量不僅影響到學校自身的發展,更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一個以面向未來和培養人才為己任的學校,必須把自身的組織建設作為首要的問題來思考。文化組織的“黏合劑”和“潤滑劑”,良好的組織文化是發展型學校建設基礎。發展型學校的發展也要靠組織文化來創造深層次條件。因此,開展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研究,對我國中小學建設發展型學校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校組織文化的定義,內容和特性。 所謂學校組織文化,是指一所學校在自己的長期活動中所積淀下來的,為全校成員所共 同贊成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 學校組織文化的內容:學校組織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學校規范文化,學校精神文化的綜合。學校規范文化為學校制度文化和學校行為文化。學校物質文化指從學校的校容,校貌(含校園建設,庭院布置,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小品和文化標志物如校徽,校服和校園教學設備和科研條件中折射出來的學校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道德風尚。學校規范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指從學校規章制度(工作制度,學習制度,權力及責任制度,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紀律要求以及約定俗成的規范中折射出來的學校的價值取向。學校行為文化是通過學校的校風,班風,領導的作風,教風,學風等學校氣候來體現,也通過學校固定或經常的儀式,典禮,文體活動來體現。例如,我校的行為文化。“慧雅”是我們的校風。慧,聰慧,慧心,志不求易,以深邃的智慧積淀,捕捉思想的神韻。雅,儒雅,高雅,質樸,風雅以悠遠的意緒求真,求美,吟唱人生的頌歌。“精誠、”是我們的教風。精,精益求精,思載千里,以深厚的底蘊領悟,追求,燃燒生命的激情。誠,坦城,誠愛,以透明的真誠讀你,愛你,煥發心靈的共鳴。“敏毅”是我們的學風。敏,機敏,敏悟,行成與思,以飛揚的靈動進取,奮發,引領前行的方向。毅,毅力,堅毅,學習不怕難,耐學之苦,得學之樂,做善學,樂于學習的敏毅青少年。學校的精神文化是指學校中師生員工所信奉的價值觀念。這種信念成為學校組織成員的精神支柱,是他們行為的指導原則。比如:南開神的愛國,樂群,敬業,崇尚科學,追求發展,是學校之魂,成為團結師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多少年來,新教師,新學生一入校即開始“入軌教育”---入南開精神的軌道。學校指出,讓南開的精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奠定堅定的基礎。使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敢,有健全的身軀及心理品質,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兼備,智商,情商皆高,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兩翼齊飛。[1] 學校組織文化的特性:(1)獨特性。由于歷史傳統,領導方式,實踐水平等的不同,每所學校都會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獨特的學校組織文化。在校風校貌,價值觀等方面享有自己的獨特意義。(2)共享性。學校組織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在內容上具有綜合性,是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的整體概括和綜合。這種綜合要求文化每一個教職工在心理上認同,并能為組織成員共同接受。(3)彌漫性。學校組織文化一旦形成,其包括的價值觀,信仰,行為準則等精神因素,會作為一種文化意識的形態和氛圍彌漫于學校之中,滲透到學校成員的一切活動和行為中去。人們時時會感到它的作用和約束,并以此自覺規范言行。(4)實踐性。學校組織文化的目的在于指導學校教育和管理實踐,正是如此,它才成為廣大學校管理者所接受,在者,學校組織文化的形成離不開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具體實踐,是在各項實踐活動中長期優化形成的[2]。 二,學校組織文化對發展型學校建設的意義。 發展型學校是“夠充分發揮每個學校成員創造性的能力,發展氛圍彌漫于其中。同時,憑借發展個體價值得以實現。組織績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學校”[3]。發展型學校需要有為學校全體成員所認同的規范以及處事方法,需要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來激發他們的共同為學校目標而奮斗,塑造為全體成員認同的學校組織文化對發展型學校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有利于提高學校的凝聚力。發展型學校強調學校所有成員都能全心投入學習,注重學校成員的團結學習,這必然要求學校是一所團結合作擁有良好人際氛圍的學校,為全體成員認同的學校組織文化可以提高學校的凝聚力,創造發展型學校所需的氛圍。學校目標等無形的文化因子共同構成學校組織文化的電磁場,成為學校管理中一種無形的指揮力和協調力,學校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黏合劑,能使師生成員中產生使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在學校形成團隊協作,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從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有利于提高學校的自我調節能力。當今世界立足于不敗之地的唯一方法是比競爭對手吐故納新發展的更快,因而學校必須建成一個能夠不斷自我否定再展的組織,這需要學校具備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建設發展型學校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增強學校的調空和應變能力。學校組織文化是一種軟性的理智約束,它通過學校的共同的價值觀不斷向個人價值觀滲透和內化,使學校自動生成一套自我調空機制,以無形的手操縱著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這種無形的非正式控制,會自動調節與組織不和諧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使學校目標自動轉化為許學校個體成員的自覺行為,達成學校的發展目標。 ,有利于提高學校的自我完善能力。組織文化從根本上改變員工舊有的價值觀念,建立起新的價值觀念。使之適應組織正常時間活動的需要。學校組織文化也不例外。學校組織文化在無數次的輻射,反饋和強化過程中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更新和優化,推動組織文化不斷向前邁進。學校組織文化的深化和完善一旦形成良性循環會持續推動學校本身的上升發展,使學校能夠從社會需要,學生身心發展需要及自身的成就需要出發,自覺改進工作,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 三,建設發展型學校組織文化的策略 良好的學校組織文化是發展型學校建設的基石,同時能為發展型學校創造深層條件,為了配套學校子系統的改革和發展,組織文化也要進行革命,學校組織文化是學校全體成員具有的支配他們行為的價值觀念,管理思想,群體意識和管理制度,行為規范,人際模式等,其核心是學校群體成員共有的價值觀念,因此,建設發展型學校組織文化時應著眼于學校組織文化價值觀念的轉換,并輔以確立新的管理理念和物質文化等重新塑造發展型學校的組織文化。 確立獨特的價值標準—養成共同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發展型學校強條的是通過全體成員的,持久的終身的學習,提高學校對外部環境的變化的應變能力和內部環境需求的革新能力。因此,首先要對學校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對教師的理想,信念及學生觀,教育觀等作深入了解,分析和自我解剖,把握和診斷學校已有組織文化的優勢和缺陷,其次在繼承和發揚學校原有組織文化優勢的基礎上,確定學校新的價值標準即新的共同學習,終身發展的觀念,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來推崇這種現代學習的新理念,幫助學校全體成員改變自己原有的陳舊觀念,逐漸接受時代的共同學習,不斷提高的學習觀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標準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刊物,網絡,會議,宣傳欄等信息傳遞渠道,宣傳組織價值觀念中“終身發展,共同學習”觀念,營造學校內部講發展,比發展共同發展型學校的濃厚氛圍。 制度保證和領導榜樣—支持鼓勵學校成員的學習和創新。要使每一位學校成員都能自覺主動的按照學校組織的新價值觀念去行事,必須為學校新的價值觀念轉換提供制度保證。為此,在推行新的學習觀念的過程中,應該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使學習持續發展的良好機制,支持鼓勵學校成員的學習和創新,促進新的學習觀念的養成。另外,學校管理者的態度往往決定著學校組織文化的變革成敗,在學校組織文化從傳統型向發展型轉變的過程中,管理者率先作出模范,樹立起主動學習的典范。 ,育人培根,營造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專業文化。教師是辦學育人的根本,育人先培“根”,名師出高徒,這是人所共識。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 倡導名師引領教師團體文化。學校要高度重視名師文化的培育,倡導教師與名師對話,營造優秀教師成長的環境。學校建立由校內名師帶領的智囊團,帶領骨干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和學術研討,鼓勵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總結經驗,撰寫論文,著書立說,形成以名師為學術帶頭人的優秀教師隊伍。同時,積極推進“青藍工程”,在課程改革實踐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培養新秀。能在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引領下,組織教師積極探討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定期開展“專題研究”“教育沙龍”的活動,舉行“教育科研成果報告會”,教師的思想在碰撞,智慧在交融,在有效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和文化素養的同時也推動學校組織文化品位的不斷提高。 營造教師專業學習文化。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專業化的水平,學校積極推進教師專業學習文化。教師“讀書會”向教師推薦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100本,教師教育優秀文章100篇。讀書學習成為每個教師追求新知,更新觀念,自我發展的 迫切需要。“學”“教”結合,“教學相長”以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邊學習邊實踐,實行開放教學,上研究課,觀摩課,匯報課,是許多青年教師的自覺要求,把學習和實踐,改革很好的結合起來,在教師中形成了加強職業道德,專業知識,現代教育技術的良好風氣。 以人為本,建立以“尊重生命”為主題的校園環境文化。 學校本著“文化建設必須滿足生命健康成長的要求,在繼承社會優秀文化傳統和學校百年教育傳統,特別是鹽阜地區光榮革命傳統的基礎上,孕育積淀,在師生中培育出一種”追求卓越,渴望崇高”的學校精神,全體師生以“真誠相待,彼此尊重,和諧共進,自強不息”為行為準則,全力打造“人文一中”的鮮明形象,有力的促進學校文化品位的提升,推動學校的發展。 讓文化浸潤在每一個校園細節。和諧優美,風格獨特的校園環境,本身就是一種立體的,多彩的,極富吸引力的“教科書”。學校的物質環境建設中,從學生角度的視角出發,讓每一座建筑,每一種裝飾,每一塊墻壁浸潤著育人文化的理念,獨特的藍灰色建筑顯示出深沉,久遠和穩健,造型別致的季相景觀,啟迪思辨的標牌,還有那自由飛翔的白鴿,充滿了曼妙樂音的校園頻道,顯露出蓬勃的生機與雋永的韻味,理念文化墻,誠信故事園,古詩詞長廊等版塊,拓展了學生的視角,營造出“人,文交融”的意境,篆刻著“鑒”“節”“省”字的蘊石別具匠心的點綴在校園內,當地的本土文化被制成大幅的彩色圖文向全體師生和每一位來賓展示“當地精神”文化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無聲的語言中師生與文化結緣。 讓師生的智慧滲透每一處設計,濃郁,豐厚的學校文化所滲透的教育氛圍,是師生共同參與生成的,也是動態發展的,發動師生參與校園環境文化的設計,用師生的作品布置校園,是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師生創作的剪紙,手抄報,書法,作文,繪畫,攝影等充滿生活的情趣表達了真實情感,被輪流展示在墻壁,櫥窗,走廊上,為花草樹木做的標示牌,話語牌,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一種風景。還有師生合作創造的“班級文化”豐富多彩,許多個班級“文化場”里,圖書角,問題角,藝術角飄溢著濃厚的書香。“成長樹”“心靈樹”專欄記錄著學生成長的足跡。“知識畫廊”“小荷尖尖”“星光燦爛”等欄目反映了班級特色。。。。。處處都閃爍著師生的智慧之光。師生將自己的行為與學校文化融為一體,一種和諧的學校文化氛圍隨之形成。不斷鞏固學校新的發展,促進發展型學校組織文化的建立。 [參考文獻] [1]陳壽彬主編 〈教育管理學修訂版〉XX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年第2版第416-418頁 [2]陳勇 〈學校組織文化的分析〉鹽城師范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8年 [3]許新海 〈構建發展型學校的理性思考〉 江蘇教育出版 2007年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