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師的魅力培養 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讀者就愿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愿意與之交往,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學記》有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何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也指個人的道德品質和人的能作為權力、義務的主體的資格。而人格魅力則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會里一個人能受到別人的歡迎、容納,他實際上就具備了一定的人格。優秀的人格得到他人的稱贊,于是就產生了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是教師本人在長期的教育事業中逐漸形成獨特的、鮮明的人格。教師人格是其思想、道德、舉止、氣質、風度及能力等諸多因素的綜合。教師的人格賦予了教師個體生命以鮮明的本我色彩,具備了崇高人格魅力的教師,便具備了將學生精力聚攏與課堂的親和力,便具備了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動手的號召力,也便具備了以靈魂喚醒靈魂的感染力。 課余時間我看了一些關于教師魅力的書籍,其中有關教師人格的問題,激起了我的“共鳴”。我就此問題也談點體會和感想。 我認為一個健全的人格應從以下諸方面去考慮。第一,應該從對教學效果和對學生身心發展最具積極影響的方面出發;第二,應該建立在對學生對教師的人格認識的調查基礎之上;第三,應該有科學實踐結果的支持;第四,這種教師的人格人格特點是指教師所以人格只最為本質并最有代表性的人格特點。所以,可以認為影響教師健全人格的基點有:熱情、負責和幽默。 一、熱情 是一種強有力的、穩定而深刻的情緒狀態。它包括了教師樂于了解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熱愛學生,理解學生等,它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較長的時期內決定著教師的思想和行為方向。教師的熱情對學生的推動力,不少事例表明,教育效果的提高是由于教師對學生寄予了無限的熱情和期望,是因為熱情的學生。能夠滿足學生的內驅力動機。現在許多研究證明。熱情的教師易受到校長、學生及其家長的歡迎。 二、負責 ——在我們日常的觀察和教學實踐中體會到,教師在具備了一定的知識能力后,對教育和教學工作的認真負責的精神是極為重要的。教育和教學需要經過長期的深入細致的工作才能顯示出成效。負責的教師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教育和教學工作上,他們的動機不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而是主動的促進學生在各方面的發展。 三、幽默——在教育過程中,幽默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作為一個教師,如果具備了幽默的人格,那么教學效果將會顯著提高。教學研究表明,富于幽默的教師,雖然不能使空洞的講解內容產生效果,但他們卻比言語平淡的教師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只要內容充實,善于運用幽默愉悅教學情景,學生在這種情景中學習,就會感到它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并非一種負擔,并能從中得到快樂和享受。 所以,把熱情、負責、幽默作為一個教師的健全人格的基點是合適的,當然,教師的人格特點還有許多比如公平、民主、無私等,其對教育和教學效果也有重要影響。總之,教師的人格需要全面的修煉和提升。 教師的人格魅力,能夠帶給學生享用一生的熱量,它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給學生撼人心魄的沖擊和輻射,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發展,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對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修煉自身人格魅力?即是教師人格修養的問題。我認為教師的人格修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為人師表的道德魅力 俄國的一位教育家曾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師的人格對學生有著最具體、最直接、最深刻的影響。“德高為師,學高為范”首先,教師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愛之情。教師必須對教育事業充滿高度的責任感,對工作 的一絲不茍,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會對學生以影響和感染。其次,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推化作用。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以為人師表的人格力量為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起著有力的促進作用。 二、舉止優雅的品格魅力 教師的高雅、文明的言談舉止會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起修正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的都是教師內在素養的外在體現,都會對學生以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而學生也正是通過這一點來了解教師的思想。所以,教師要注重修養,注意言行,處處給學生作出表率。言教輔與身教,學生受到影響,其不良行為就能受到約束,并得到改正。 三、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 只有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愛,表里如一,言行統一的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受到教育的感染和熏陶,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仿效。因此,教師要不斷的自我認識、自我批評、自我改正、自我監督中完善其人格形象,最終利用自身的人格力量、知識、情感以及各種創造性的活動,使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轉化為宏觀的,更具人性化的權威形象,使學生聞其聲,親見其行,愿意接受其教誨,達到感染日、培養人的目的。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只有虛心向他人學習,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以年輕、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精神狀態與人格魅力,努力追尋一名德育工作著畢生所追求的崇高境界!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人格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人格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個教師的自我修煉。 教育是一項以人格來塑造人格的工作。教師人格對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是一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跟學生交往最密切,因此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可以說,教師人格修養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老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的教師人格魅力,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那么,在教育教學、學習生活中如何讓教師展現無窮的人格魅力呢? 一、教師人格的魅力來源于善良和慈愛 在老師心里,教好每一個學生是老師的天職,我們老師要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有差異的所有學生。老師不僅是學生良師,而且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更要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 疼愛自己的孩子僅僅是一種建立在血緣關系上的動物本能,然而對學生之愛卻出自教師的職責,這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嚴慈相濟的無私之愛,這種愛才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師愛才是師魂。 二、教師人格魅力應具有高尚的品質,陶冶情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高尚的品質會對學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現代教育研究表明:大公無私、和藹謙遜、富有同情心、有熱情的教師往往有良好的師生關系,當教師熱情并多方鼓勵學生時,學生更富有創造精神,所以在教育實踐中教師還必須注意理智感、道德感、記得有一次,我剛走到衛生間門口,一個我平時非常得意的學生正好從衛生間里出來,一見我,沖口而出:“ 李紅雨也來了!”學生一出口就覺得失言了,便滿臉通紅。我卻笑了一笑,對她說:“嘿,今天老師特別高興,你知道為什么嗎?”學生仍紅著臉搖搖頭。我接著說:“因為今天我發現自己多了一個朋友。我現在知道,我在你的心中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老師,而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你說不值得我高興嗎?”幾名調侃似的話語很快就化解了哪個冒失鬼的尷尬,師生關系更隨和了。 對待學生直呼老師姓名,或給老師取綽號,許多老師認為這是學生對自己的不尊敬,就會把學生狠狠地批評一頓,但學生背后喊得更厲害了。可我卻把它當作是一種親密無間的師生情感體現,從而贏得了學生的尊敬,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教師應具備活潑開朗的性格,時時處處表現出樂觀向上和熱情奔放的精神風貌,不是把自己鑄造成學生敬畏的“嚴師”,而是鑄造成學生心悅誠服的“良師益友”。 三、教師人格魅力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尊重與寬容 老師在課堂上不應一味地灌輸、包辦代替,而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師是指導者和引路人,從不把學生看做是知識的容器,沉重是社會中活生生的人,有他自己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們。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愈深,愛之愈烈。其次對學生的關懷要落到實處,以此形成一種學生尊重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的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人格。教師對學生有管理教育的權利,有按照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塑造學生的權利,但在人格上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總是在學生面前表現出“高深莫測”、“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體驗所謂“尊嚴”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不是禮節性的點點頭,而是充滿真誠感激之情的深深鞠躬。 人格要靠人格來培養,道德要靠道德來影響,在教育形勢不斷發展的今天,廣大教師要不斷審視自己,凸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因為教師身上體現出來的精神、折射出來的優秀品質,是任何教科書、任何箴言、任何獎懲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朝氣蓬勃長足發展。 四、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是發揮人格魅力的基礎。 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是對學生的情感和行為進行潛移默化的良性影響的基礎。教師的才華如云中白鶴,會使學生產生一種羨慕感、敬佩感、感召力、吸引力,使學生自覺不知覺地模仿教師,向教師看齊,從而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愛因斯坦說過;“學生對教師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與才,無德無才的教師是絕對不可能受到學生的愛戴與尊敬的”。 教師淵博的學問如源頭活水,總能給學生以滋養。一個具有較強文化素養的教師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偉大,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除了對自己的業務要精通之外,對其他學科也要有所涉獵和了解,這不僅是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需要,還是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的需要。 作為一名教師要向學生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這些只有通過刻苦鉆研新的知識和教學科研成果,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向老教師請教,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才能夠更快地成長為一名稱職的優秀的人民教師。而只有具備了“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才能進一步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欽佩,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情感和行為習慣。 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利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藝術、優美形象的形體表現藝術以及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種種機會也會對學生情感和行為培養有很大幫助。詼諧的語言和適當的形體表現,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這也是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徑。 教師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師在思想感情和個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質和魅力。它是教師作為職業主體在長期的職業生涯中,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感悟和不斷完善所達到的一種至高境界,是基于其出類拔萃的人格構成而升華起來的,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而形成和發展的獨特的感染力、影響力、鼓舞力、親和力、向心力與號召力的總和。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時代賦予教師新的使命和豐富的內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要求。教師既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承擔者,又同時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必須加強自我素養的提高,充分認識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潛力,塑造學生美好向上的心靈,促使學生成人成才,這是教師的最高責任,也是作為教師的最高榮耀。在現代教育目標的要求下,現代教師只有以科學精神武裝自己,始終與時代同步,跳出世俗的個人小圈子,關心國家、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提高師能,注重師德,才能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