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干部的方法研究 [摘要] 學生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對班集體的形成與鞏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一個嚴謹的優秀的班委組織,是有能力把一個班級支撐起來的,給全班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去學習生活,發展自己的特長。班委組織關系到以后整個班級的管理風格和質量,以及班級的凝聚力。培養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文章就學生團干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團干部的素質和能力方面進行了論述,并就其培養和途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學生干部 培養原則 培養方式 一:學生的本質屬性
認識學生的一般特征卻是確定對學生態度,提高教育要求的重要依據。 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自然人與社會人的統一,既是自然的生命實體,又是接受了社會知識經驗、思想意識的社會人。學生也不例外,他既是學生,又是已經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識,獲得一定經驗的社會人。因此,必須明確,少年兒童處于學生時代,同樣具有人類社會成員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主觀能動性、有思想情感、有個性。首先,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中同樣有他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教育過程中可能主動學習,富有主觀積極性地參與教育活動,也可能拒絕某種教育要求,他是有主觀思想認識,有自身選擇的。其次,學生在掌握知識、提高認識的過程中,同時與教師、同學進行著情感交流。培養積極情感,既是教育內容,又是保證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生的情感因素在教育過程中起極大作用。另外,人類社會成員都是有個性特征的,每個學生同樣有其個性。人有個性既是客觀存在,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者應該尊重學生個性,從學生實際出發,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特長、興趣都得到發展。 處于兒童階段的學生,除了具有人類社會成員一般共同特點外,他自身獨有的特點是正在發展中的未成年人。發展中未成年人的基本含義是:兒童的身體和心理都在成長發展中,處于可塑性極大的時期,他們的品德、觀念、行為習慣都在形成中,容易接受正面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從入小學開始,學習成為學生的主要活動,他們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式方法、學習負擔量以及學習過程中的人際關系等,構成影響學生發展的主導因素。學生的發展性與學生的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正因為學生的不成熟性,學校和教師才大有可為。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由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體教育場景選擇教育內容,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并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與環境對個體自發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學校教育對個體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們的知識較少,經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因而他們對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認識,對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繼承,對世界優秀文化的吸取,都需借助教師的教誨才有可能。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優良品德形成到各種技能獲得,從能力的提高到智力的發展等也毫不例外地離不開教師的教育。 二:學生干部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1.1政治思想素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 1.2理論素質思想理論素質是領導素質的靈魂. 1.3 身心素質身心素質包括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兩個方面。所謂生理素質是指肌體的生命活動和體內各器官的機能狀況。所謂心理素質是指一個人駕馭和把握心理情緒的一種較為穩定的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質,即要有頑強的意志,穩定的情緒,堅定的信念,健康的身心,遇事要冷靜,做事要自信。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具備個方面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準備,堅持不屈不撓的面對困難的作風,才能真正使每一個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得到更加完善的提高 所以我認為應著重培養一個人的素質與能力。因為學生干部的素質與能力,對學校和班級的學風建設、對學生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學校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教育和監督,使他們在自身良好發展的同時帶動和影響其他同學,從而形成更好的集體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氛圍 三: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干部隊伍的方法途徑 重視和加強對學生干部隊伍的教育和指導 首先,要明確認識到,學生干部是班級的主體。要把指導和支持干部大膽開展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抓。特別要重視低年級干部的工作,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學校的工作特點和規律,盡快掌握工作方法。注意關心干部的專業學習,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解除后顧之憂,讓他們滿腔熱情地搞好班級的工作。 倡導互動教學方式,創建團結有力的班干部隊伍 一種教育培養模式要得到成功并取得可持續發展,創建研究型團隊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于干部的教育培養當然也不例外。通過開發教師和學生的群體智力,使兩者相互激勵和促進,以完成培養優秀干部的最終使命。一方面,教師作為培訓者,要像學術教學一樣,首先樹立培養自身的研究意識、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從而對干部培養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途徑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更新;其次,要帶領和鼓勵學生也參與到研究性學習當中來,并給與他們充分必要的指導,即學術教學當中所謂的“導師制”。另一方面,學生在緊跟老師教學進度的過程中,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自主選擇并確定學習的關鍵內容,自己動手收集、分析、判斷大量的信息材料,進行積極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將外在知識轉化為內在經驗,從而增進自身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 1.3合理安排班干部,使其能力得到最大發揮 班干部工作是否能作出成績,與班干部的選拔配備著直接關系。在推選配備班干部的人選時,應注意將班干部的工作,思想作風過硬、業務學習好、有一定組織工作能力,善于團結同學,群眾威望高的同學選擇到團的崗位上。并進行合理的分工,分工應注意掌握工作需要與個人愿望相結合,個人愛好與特長相結合的原則,讓班干部分別在自己適合的崗位上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不足。 1.4對班干部進行集中訓練與分類指導 針對學生干部流動性大、工作周期短這一特點,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團干部進行培訓。在一學期的開始,就應通過培訓,讓干部了解學校黨委、團委一學期的中心工作,以及具體的計劃安排,明確班組織和班干部的工作任務及工作重點,從而培養班干部的主人翁責任感。同時應抓好組織、宣傳、文體工作班干部的培訓工作,幫助他們熟悉業務,分清工作職責,處理好分工與協作的關系。工作中要及時指出他們的弱點或問題,并對他們在工作中作出的成繢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 1.5認真處理好“抓”與“放”的關系 總的來講,老師對班干部的工作應著重抓計劃、重指導、促落實、作總結,搞好經驗交流。而不是大事小事一起抓,采取“包”的方式。對一般的工作在目標一致,不影響全局和違反工作原則的前提下,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干部去抓、去落實。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盡可能地鼓勵他們在工作中出主意、大膽創新,開拓班級的工作新領域。當然,“放”不等于不管,而是在“放”的過程中,為他們提供工作信息,創造工作條件和鍛煉機會,使他們在工作中長知識、長才干,成為班級工作的骨干。 參考文獻 [1] 經柏龍《教師專業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6 [2] 王琳,丁麗娟.論高校學生團干部的素質及培養[J].中國工業大學學報,2009.6[3]北京林業大學團委.淺談學生干部培養工作的新途徑[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7.6[4]田為龍.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團干部隊伍[J].經濟師,2005.7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