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入園前該做何種準備 [摘 要]在幼兒入園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激發幼兒的入園欲望,緩解分離焦慮,同時還能降低幼兒新入園時教師的工作壓力。作為家長,在幼兒入園前需做好以下準備工作:訓練幼兒的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教會幼兒使用文具用品以及心理上做好積極的引導等。作為教師,則可以在正式入園前邀請家長及幼兒來園熟悉環境,通過家訪全面了解幼兒,指導家長做好幼兒入園的各種準備,并布置好教室環境。通過家長和教師在幼兒入園前做的準備工作,可以幫助幼兒入園后能夠快速適應幼兒園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入園準備 生活自理 入園適應
引言 許多的幼兒家長反映,孩子剛進入幼兒園后生活習慣改變很大,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也是巨大,許多家長甚至看見了自己孩子從進入幼兒園后,性格變得孤僻,變得更加內向,甚至還出現懼怕上學,不吃不喝等嚴重的現象。作為幼兒到了適齡時候,又必須進入幼兒園進行學習,那么,作為幼兒的家長,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應該為此做出充分的準備,以能保證幼兒能順利、愉悅的進入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為其人生的成長和發展做下良好的鋪墊。 一、做好幼兒入園準備的意義 (一)激發幼兒入園欲望 幼兒自小在父母身邊長大,一直處于父母的精心照料之下,因此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戀感。到了即將入園時,幼兒想到自己入園后將會離開父母,獨自在幼兒園這一陌生環境生活和學習,心中往往會產生恐懼感和不安感,甚至對入園產生抵觸情緒。通過家長和幼兒園的入學準備工作,可以讓幼兒感到,幼兒園是個美好的地方,老師和父母一樣和藹可親,可以與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幼兒就容易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向往之情。 (二)緩解幼兒入園焦慮,使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新入園幼兒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離開了整天圍著自己轉的親人和熟悉的生活環境,加上集體生活的約束,他們會失去“安全感”,產生焦慮情緒,出現情緒低落、緊張、害怕、膽怯等等不適應的情況。“拒園”行為嚴重的孩子甚至出現尿頻、抵抗力下降等生理反應。這種現象一般要持續幾周,有的甚至長達數月。心理學上把這種情況叫做“入園分離焦慮癥”。 通過教師和家長在幼兒入園前的準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幼兒入園焦慮,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以滿足正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的需要。 (三)降低幼兒新入園時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 幼兒新入園時小班幼兒教師工作壓力遠遠超過中班和大班教師。這些壓力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方面,幼兒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游戲和生活,由于直接面臨著與家長的長時間分離,幼兒往往會表現出分離焦慮,這嚴重干擾了教師的正常教學;另一方壓力來自于幼兒的生活不能自理,如不能自己大小便、用餐等等。通過入園前的準備工作,可以有效減緩幼兒分離焦慮以及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入園后幼兒教師的工作壓力。 二、家長為幼兒入園做好積極的準備 (一)生活自理能力準備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干些適合他( 她) 年齡的事,不能包辦代替。三歲以上的孩子應該學會自己吃飯、喝水、洗手、穿脫衣服、上廁所會說,三歲以下的孩子會自己坐盆。如果你的孩子這些都不會做, 就容易因為別的小朋友做得比自己好而產生焦慮心理, 時間久了還會產生自卑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 有位家長告訴幼兒園老師,說自己的孩子自從入園后,回到家里心情不開心,甚至不吃不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仔細調查才發現,原來這個孩子父母都天天上班,平時照顧小孩子的生活的是他的爺爺奶奶,而爺爺奶奶疼愛孫子,不光把孫子視為家里的“小皇帝”,甚至在吃飯、穿衣方面都是慣著孩子,現在都是爺爺奶奶喂飯,而孩子一入園看見其他的小朋友能自己吃飯,心理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出現了自卑的心理。 因此家長應該在幼兒入園前作一個系統的培訓,對幼兒的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應該幫助、訓練,讓其能樹立好積極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對于孩子進入幼兒園后,也能從與其他孩子的對比中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并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二)學習準備 在入園前,家長需要給幼兒購置好書包、文具盒、鉛筆、橡皮擦、水彩筆、蠟筆、卷筆刀等文具用品,并教幼兒學會自己整理文具,學會使用橡皮擦以及卷筆刀等等。家長還可以慢慢教幼兒學會握筆,并用示范的方法讓幼兒依葫蘆畫瓢,學會書寫自己的名字,至少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名字能夠認出來。 (三)人際交往準備 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是自己的親人,一直處于自己熟悉的環境,導致一些幼兒入園后面對幼兒園這一陌生環境難以快速適應,在學習和游戲中與同學或老師的交流也主要表現為被動交流。為了避免幼兒產生此類社會退宿行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幼兒多接觸陌生環境,多與陌生人交流。比如帶幼兒去公園玩耍時,放手讓幼兒去與其他陌生小朋友一起玩耍,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愛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們共同分享。 (四)心理準備 1.在家模擬幼兒園的環境 幼兒園環境與家庭環境截然不同,為了幫助幼兒能夠盡快適應以后的幼兒園生活,家長可以在家庭裝飾中添加一些幼兒園的氣息,比方說貼一些幼兒喜歡的卡通圖片,花花草草和一些字母卡片等等,使整個家庭充滿活潑的氣氛,讓幼兒提前感受一下幼兒園的氛圍。這樣幼兒入園以后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些熟悉感,便不會因環境過于陌生而產生不安感和煩躁感。 2.讓幼兒提前體驗幼兒園生活 家長有意識地提前讓幼兒感受幼兒園豐富多彩的環境和快樂有趣的生活,有利于讓幼兒對入園產生期盼心理。比如,家長可以在入園前經常帶幼兒去幼兒園玩,讓孩子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感受老師的和藹可親,感受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樂趣。這樣可以讓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強烈的憧憬,而不是懼怕。 3.心理上做好積極的引導 一些家長在幼兒不聽話時經常這樣嚇唬“你再不乖,再不聽我的話,我就把你送幼兒園去,讓老師來好好管你”,家長經常這么講就會讓幼兒認為幼兒園不是個好去處,老師比爸爸媽媽都要兇。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這會使得幼兒對幼兒園產生恐懼感。家長應給幼兒做好積極的心理引導,告訴孩子幼兒園里有很多玩具,還可以跟許多小朋友一起玩耍,老師和爸爸媽媽一樣親切等等。還可以經常講一些能激發幼兒對幼兒園向往的故事,比如講“小鳥一開始需要爸爸媽媽找蟲子喂,一段時間后就會學著嘗試自己覓食…”等,讓幼兒產生“我長大了,要去幼兒園”的欲望。許多的家長反映孩子懼怕幼兒園,還動不動就用“你要是不聽話,我就把送到幼兒園去”之類的話來嚇唬幼兒園,這樣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就已經對幼兒園產生了恐懼心理,更別說到時能積極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并堅持學習了。正常的做法應該是家長到了幼兒需要入園前,應該帶著幼兒多去參觀下幼兒園,并鼓勵孩子能夠像那些已經在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還可以說一些“看幼兒園的環境多漂亮啊,可以讀書,還可以和這么多大哥哥大姐姐們在這么漂亮的花園里玩兒”之類的話來引導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并可以積極的參與一些幼兒園針對入園前的孩子所舉行的活動。 三、教師為幼兒入園做好良好的引導 (一)入園前邀請家長及幼兒來園熟悉環境 在正式入園前,教師可以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體驗幼兒園生活,共同參與幼兒園活動,使家長對幼兒的適應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以便做出相應的物質和心理準備。同時還可以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介紹科學的育兒方法,介紹如何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經驗。 (二)通過家訪全面了解幼兒,與幼兒建立初步感情 在幼兒正式入園之前,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家訪的形式來了解幼兒的某些特別的習慣和愛好,與幼兒建立初步感情,一些幼兒入園后出現不適應現象是因為一些特別的習慣沒能得到滿足引起的,所以幼兒教師應對這些進行了解,并在幼兒入園后的實際工作中盡量滿足幼兒的這些特別需要,這對于幫助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十分有益的。 (三)指導家長做好幼兒入園的各種準備 幼兒園可利用家園互動等形式對幼兒的家長進行相關的指導,使家長認識到幼兒入園準備的重要性并建立起全面的入園準備觀念。同時指導家長首先要幫助孩子做好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的準備,比如培養他們大小便自理、獨立吃飯、整理玩具等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其次指導家長還需要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形成早起早睡、按時午睡的生活習慣。可以邀請家長帶孩子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參觀幼兒園、試園等活動,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了解幼兒園的活動,認識老師,使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喜歡、向往的感情。 (四)布置好教室環境,做好物質準備 新入園的幼兒由于年齡小,家庭化的教室布置格局能降低他們對環境的陌生感和不適感,來自于生活中的真實物品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更能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和游戲行為。在娃娃家區角里,可以投放一些實際生活中使用的真實用具,比如鍋、碗、勺、盆,有臉盆、毛巾等。這一系列的生活用品大部分都來自于幼兒生活中的真實用品,娃娃家最能讓幼兒找到家的感覺,這種熟悉的生活情景,可以使他們感到家一般的溫暖,家一般的親切,有利于分散陌生環境對幼兒造成的壓力。 舒適的環境利于讓幼兒減輕心理緊張, 緩解分離焦慮,例如色彩鮮艷的墻飾, 各種各樣的玩具, 精彩好看的圖書等,都能讓幼兒轉移注意力。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新奇漂亮的環境吸引下,會情不自禁地參與活動,暫時忘記離開家人的不適應,并逐漸適應和喜愛上幼兒園。 結束語 總之,幼兒入園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就會讓孩子順利地渡過他人生第一個社會化過程,取得初步的成功,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穎:《關于托班幼兒入園準備的討論》,《學前課程研究》,2008年,第9期 2、王玲艷:《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園準備》,《教育導刊》,2008年,第4期 3、鄭國娟:《新生愛上幼兒園》,《家庭教育》,2010年,第11期 4、方佩英:《淺談如何使新幼兒盡快適應入園》,《科技信息》,2009年,第28期 5、常亮,鄒若維:《全面做好學前兒童的入園準備》,《時代教育》,2009年,第6期 6、張麗:《幼兒入園適應期的心理準備》,《廣東教育》,2008年,第11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