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預習習慣培養研究 習慣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兒童正處于生理、心理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處于形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終生受用。預習習慣也一樣,需要不斷地豐富完善預習習慣培養的策略,并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我工作的長江路小學地處淞南地區,生源構成基本上是三分之一來自自虹鎮老街的動遷戶,三分之一為崇明出租車司機的孩子,三分之一為外地來滬從事菜場、配鑰匙、開點心店等工作。家長為了生存,實屬辛苦不易。學生居住環境較差,不少家庭和別人家合租或者直接住在自家開的小店里。這樣的環境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加上學生的個性差異及行為習慣的多變性:有的惰性,不愛學習;有的學習上花了工夫,但方法不正確,事倍功半;有的聰明好學而學習習慣令人擔憂;還有的受讀書無用論影響,缺乏主動學習的習慣……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極不利于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因此,從我校實際出發,想到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想到孩子如果有好的將來是可以改變整個家庭的狀況的。想到這些,我覺得作為教師,責任重大。因此,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語文學習。在語文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上我都關注到如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新課標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第一種學習方式就是“自主”。而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是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最好的方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大多數老師都布置學生預習,但是學生的預習過程往往流于形式。這種所謂的預習,沒有獨立自主地去思考,缺乏真正的理解,也發現不了問題,違背了預習的目的。 那么,我們該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正確而有效的預習?我是這樣做的: 明確提出預習要求。
每次新接班,我都會利用家校互動平臺的班級論壇來發布預習要求。讓學生在和我本人接觸之前先感受到老師在預習方面是非常重視的。我發布的預習要求是: 1、大聲讀課文兩遍,家長在書上簽名,寫:已讀兩遍。 2、劃詞語。(教材最后有)標小節號。 3、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把拼音寫在書上。每課至少兩個。在文中劃出自己最容易寫錯的字2個。 4、在文中劃出幾個自己不理解的詞,用查字典等方式理解,如果依舊無法做到,就在書上做個記號。 5、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上線,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 6、思考課后練習,在書上圈圈畫畫,簡要回答。 二、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我一般是接中高年級班級的。學生在低年級時往往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耐心地指導。所以我就先把本來是課前預習的內容拿到課堂上來,上幾次預習指導課,給學生做示范。在預習時間段里,我以一篇課文為例,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帶著學生一起預習。經過幾堂課的訓練,學生基本掌握預習的方法之后,就可以獨立自主地課前預習了。 我對學生的預習要求很明確,概括為六個字:動口,動手,動腦。具體方法是: 1、動口。語文課文必須要讀,要正確、熟練地朗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不僅可幫助理解記憶,還可以增強語感。 2、動手。預習時,要標出自然段序號,在課文的重點地方圈點勾畫。例如,給生字詞注上拼音,給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上線,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幫助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 3、動腦。在重點字詞句段的旁邊進行批注,寫上自己的理解體會;把不理解的地方總結成問題,或把課文后的思考題的解答記錄下來。 如:學習《蘇武牧羊》這一課時,我指導學生按照預習的要求去做,教學氣氛非常熱烈,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的舞臺,爭相比試朗讀水平,踴躍暢談預習感受,積極討論對內容的理解,學生的精彩發言有許多是我在課前預設沒有注意到的。這一課有關秦王的三個陰謀的教學內容全都在學生的討論交流中欣賞完成,我只是在關鍵的地方做了適當的引導點撥,學得愉快有效,主體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尊重和發揮;老師教得輕松,能夠有精力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三、對預習情況進行指導檢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預習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在每一屆的新接班時,我都要親自檢查預習情況。對于預習好的、有進步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對于不能認真預習的同學,我會問清原因,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以此來督促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當大多數學生的預習習慣基本養成后,我就放手讓小組檢查和課堂交流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檢查。 四、在實踐過程中的幾點經驗體會。
1、對于那些在預習時投機取巧、不動腦經、照搬參考書答案的行為,要耐心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參考資料,不能一味批評,以防止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課堂教學要從檢查預習情況入手,以學定教。否則,就會造成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脫節,也會讓學生感到預習只不過是走過場,不利于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 3、預習習慣的培養在最初的幾個月是非常艱苦的,會有許多學生堅持不下來,看到課程進度很慢,教師也有灰心泄氣的情緒。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只要經過一年左右的扶持指導,學生在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實踐中得到鍛煉,學會了預習,就會對預習有興趣,就會覺得讀書有樂趣,教學的效率就能提高。 當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不斷增長,知識陳舊率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現階段各學校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根本滿足不了未來的需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培養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對小學生來說,21世紀教育的使命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外,更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應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 學校、班級和家庭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以及健康的人際關系、良好的風氣、正確的價值觀念等共同構成了學生的志趣教育環境。良好預習習慣的培養是指利用現有的學校教育資源,開發家庭教育資源,形成家庭、學校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合力,體現在學校、家庭在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與和諧性。我們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想通過各種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徑,為學生創設這種“志趣的學習生活氛圍”,培養小學生主動預習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可持續性發展,并形成個性特色。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