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培養良好的班風 班風是在長期的班級活動中師生共同努力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精神狀態和作風,它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過班主任在較長時間內,做大量細致的工作后,才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思想。優良的班風有利于班主任對全班同學實施更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使學生認真接受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的訓練,汲取社會文化的營養,讓他們逐漸認識自我、評價自我,以培養和發展優良的個性品質和個性心理特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培養良好的班風呢? [關鍵詞] 班風 認識自我 評價自我
一、優化教室環境 班主任可以利用名人名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有限的空間大膽地進行設想。在教室后面辦好每期黑板報,版面設計要做到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集教育性、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整個教室的布置,力求給人一種整潔典雅的感覺,形成獨特的教室文化,既有利于學生的健康,又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室環境得到優化后,對良好的班風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嚴格班級管理,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集體輿論在班級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正確的輿論導向有利于鞏固班集體的團結,促進班集體的發展,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實踐證明,有什么樣的集體輿論就有什么樣的班集體,要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班風,就必須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必須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紀律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的關鍵。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的教育目標,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并制定出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班級管理條例和制度,當規章制度一經討論公布,就要要求每一位成員認真執行。 其次,班主任要通過檢查評比手段來落實班規。一個班集體中必須組建一批認真負責的班干部,讓班干部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班主任要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對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給予重視。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評比,形成嚴格的班級管理模式,并及時做出總結和“處理”,對在執行制度中好的人和事可予表揚和獎勵,對違紀者要予以批評和教育,力求讓每一位同學均樂于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形成正確輿論形成奠定基礎。 同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和自主競爭意識,使他們在交往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勞動觀、公私觀、幸福觀等,以逐步形成正確的集體意識,能夠識別真假,辨別美丑,判斷是非,以抵御各種形形色色的不健康的思想侵蝕,以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確保優良班集體和先進班風的形成。 三、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樹立強烈的集體意識 學生最需要的是—愛。需要班主任真誠的愛,班主任要從思想上了解他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理想;在生活中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他們一起分擔酸甜苦辣;在學習中給予他們多種形式的指導,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并在他們中間做好樞紐工作,創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圍,從而建立親密、團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需要同學之間的關愛,在關愛中,他們相互交流思想、相互幫助汲取知識、取長補短學會換位思考,在困難時得到安慰和幫助,彼此間能相互尊重和理解,樂于付出愛、樂于為愛而付出,使得個體在集體中獲得友誼和支持,滿足交友和歸屬的需要,從而創建出一個友愛、團結、進取的班集體,為優良班風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創出良好局面。 四、確定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形成優良班風動力 一個班集體明確的、共同的奮斗目標,是優良班風形成的動力。班主任應根據學生及本班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合實際的、鮮明的奮斗目標。在確定奮斗目標時,班主任應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讓他們積極參與,努力使奮斗目標上升為全班意志。目標一旦確定,就要要求全班同學努力實現,并逐步內化為每一位同學的自覺行動。目標可分為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當一個目標實現后,立即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并不斷總結、完善、充分肯定、表揚和激勵先進,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增強學生的信心,促使各層次目標的實現,使班集體永遠處于發展之中,從而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五、發揮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個班主任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在過硬的教學本領,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班主任以豐富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以身作則的品質定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同時,班主任的權威作用也是影響優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因素。班主任是全體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其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班風形成。教育學曾告訴過我們,教育者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和性格的形成、發展有著較大的暗示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教育好學生、組建好班級,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學生學習的,自己首先學好。這種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無法替代的。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要以自己文明、規范的言行舉止,敢于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勤奮好學、勇于探索的治學精神和愿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奉獻的高尚品德去影響、去感化學生,在學生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樹立起威信,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創造出良好的教學學習環境,從而推進優秀班集體的發展。 班主任還應該具有心理換位的思想,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一個集體,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作為班主任,要去理解學生的心靈深處潛在的行為動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個集體才會產生極大的凝聚力,每個生活在集體里的人才會有自豪感,從而發揮出巨大的潛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師生換位,容易搭起心靈溝通的橋梁,融洽相互間的感情交流,還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排除學生心理障礙,從而讓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幫助、指導。 六、突出班級優勢 班級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便這個整體產生效應,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正確處理好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協調好優生與學困生、班干部與各成員之間的關系。知人善用,努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其一技之長,努力培養出一個得力的班集體。每個班都有各自的優勢,在培養優良的班風時,一定要充分發揮本班優勢,從而帶動全班往更深層次的方面發展。一個班能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才能體現出集體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突出班級的優勢,優良班風自然會形成。 優良班集體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班主任正確引導班級輿論,關心了解每一位同學,把他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共同努力、共同奮斗、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敬登衛《淺談班主任如何培養良好班風》、《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3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