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 一 什么是游戲 游戲是促進幼兒獲得最佳發展的一種途徑,是促進他們發展的重要活動。游戲通過為幼兒提供學習有關自我,別人和環境方面的機會。直接促進了幼兒全面的發展。游戲給了幼兒想象,探索和創造的機會。他們游戲是為了享受活動過程所帶來的樂趣。去感受自己的能力和驗證已有的生活經驗。 二 游戲的特征 游戲的描述性特征 在解釋什么是游戲時,研究者們將游戲的特征加以描述,試圖將游戲與非游戲區別開來。對游戲的描述性特征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 游戲是內部動機控制的行為 游戲是一種內驅性的行為,它既不受食欲的動機支配,也不受社會要求或行為本身以外的誘因所左右。是由內部動機引起的、主動的、自發的活動,是由游戲者自由選擇,非強制性的,不受外部強加規則制約的。 (二) 游戲是重過程、輕結果的行為 游戲行為的目標是由游戲者自我規定的,而不是他人強加的,它不受外部世界的約束,因此游戲行為的目標可以根據游戲者的意愿而發生變化,游戲行為是自發的。游戲者不需要考慮游戲以外的結果。游戲的過程比游戲以外的結果更受游戲者的關注,兒童可能會打散已經建立的、作為工具的行為的順序,并用新的方式把它們重新組合起來。認為這可以幫助人們把游戲與那些由內部動機激起的、指向特定目的的活動(如愉快的工作)區別開來,也可以將游戲與無目的的活動(如閑蕩)區別開來。游戲是獲得愉快體驗的手段,而不只對某種特別的目的作出努力,從功利的角度看,游戲本身是非生產性的。 (三) 游戲是與探究不同的行為 探究行為是由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問題所引起的,是以獲得物體的特性的信息為目標的。而游戲行為是受有機體支配的問題所引起的。 (四) 游戲是一種模擬的、假裝的行為 游戲是不真實的、充滿幻想的行為。它和工具性行為不同。游戲中通常的工具意義被省略了,游戲者用椅子當“馬”,而不再作為其工具性行為——坐椅子。游戲者通過對現實物體、材料的借用,把它們假想、替代成游戲所需要的物品,來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兒童在游戲中不是機械地模仿、對周圍生活的翻版,而是通過想象,將日常生活中的表象,組合成新的表象運用于游戲之中。 (五) 游戲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活動 游戲包括對游戲者的積極約束,要求參加者積極地參與活動。即使有時并不一定表示出快樂,但游戲者仍然作出積極的評價。 游戲的本質性特征 透過游戲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發現游戲的本質: (一) 游戲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具有愉悅性 游戲能給兒童帶來快樂。游戲中常常會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發生或減少,這種不可預計的偶然性,讓兒童體驗著意想不到的最大的樂趣。自發的行為往往是趨樂的,機體的需要狀態隨時促使其為滿足需要而運動,以求舒適、安全、快感,符合快樂的原則,兒童在游戲中因為滿足需要而獲得快樂;他們自娛自樂,以不斷重復的方式,將有趣的情節保持下去;游戲中兒童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不擔心游戲以外的任何獎懲,不受日常生活的約束,兒童是輕松的、自由的、快樂的。游戲中兒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處于身體的最佳、最自然、最輕松的狀態,帶給兒童快樂的享受。當游戲創造的快樂成為一種必需,對游戲的需要也就變得急切。 (二) 游戲是一種自發的行為,具有主動性 游戲是非強制性的,被迫的游戲就不再是游戲了。兒童之所以游戲,就是因為出于自發、自愿的需要,因為游戲給他們帶來歡樂,他們在游戲中可以自由選擇游戲的內容、玩法及同伴等。游戲的目的存在于主體的內部需要,游戲是由內部動機引起的。兒童的現實世界是屬于成人的,他們由于不成熟而出現的稚拙而滑稽可笑的行為,只存在屬于他們自己的游戲世界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所以,兒童在游戲中將現實難以實現的愿望,降低到實際能力所能承受的水平,使自己成為游戲的主人,主宰兒童自己的世界,而不受別人的支配。因此,兒童在游戲中總是積極主動地參與,表現出極大的主動性。 (三) 游戲是一種假裝的行為,具有虛構性 游戲不是平常的、真實的生活,它是走出“真實”生活而進入一個暫時的、別具一格的活動領域。每個兒童在玩游戲時,都清楚地知道“只是玩玩”、“是假裝的”,游戲只是一種愿望和要求的滿足,是一種獲得愉快體驗的手段。游戲中不注重結果,它與物質生活無關,游戲不帶功利的性質和生產的性質。兒童在游戲中利用模仿、想象來創造性地整合和表現周圍生活。兒童可以不受日常生活的約束,也可以把日常生活暫時拋棄。這種虛構的,不真實的情境,給游戲帶上了一種神秘的色彩,而正是這種神秘而充滿幻想的、虛構的色彩深深地吸引著兒童,使兒童在縈繞著一種神秘的氣息中,“神神秘秘”、“非同尋常”地去玩耍。 (四) 游戲是一種有規則的行為,具有有序性 兒童在游戲中并非毫無約束和限制。觀察兒童的游戲可以發現,盡管他們的游戲有時顯得亂七八糟、非常忙亂,但每個游戲中都隱含有一種秩序性,每個個體都有一定的自我約束,也正是這種秩序的約束,把兒童的游戲帶入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任何游戲都是有一定規則的,不管是行為方面的規則還是游戲本身的規則,一旦規則被違背或破壞,都會影響游戲的有序開展。此外,游戲的發生地點和時間也有別于“平常”生活,一旦游戲發生,兒童就生活在游戲的世界里,而當游戲一旦結束,他們會立即回到現實,等到下次游戲開始時,他們可以將上次的游戲重復進行。 由游戲的本質特征,我們可以給游戲下一個操作性的定義: 游戲是兒童在某一固定時空中,遵從一定規則,伴有愉悅情緒,自發、自愿進行的有序活動。通過兒童的表情、動作、角色扮演、言語及材料等可以判斷兒童的行為是游戲還是非游戲。 三 游戲對幼兒成長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兒游戲已被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游戲是幼兒有效的學習形式。游戲與幼兒主體發展的關系;游戲與幼兒的情緒宣泄和心理健康的關系;游戲與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的關系等問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 (一)、游戲能激發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征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游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兒童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愿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在游戲中,兒童與成人、兒童與兒童之間雙向互動過程中的交往語言學習隨處可見。可以說,交往語言是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構建的。 (二)、游戲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心理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榮耀與屈辱,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游戲是由兒童自發、自由、自選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滿足兒童需要的活動。通過幼兒的游戲,從而滿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使幼兒被壓抑的情理問題能夠在游戲中得到解決,自信心也就樹立了增強了。 (三)、游戲有利于幼兒自主性、探索性、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對孩子今后的成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自我成長是相當重要的。自我成長是探索性學習能力的成長,是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成長,也是自主性、創造性的成長。游戲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自然地融為一體的,它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膽想象的機會,幼兒在實現游戲意圖的過程中會不斷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他們需要面對不同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體會其中樂趣,使游戲得以繼續下去,愿意得以最終實 (四), 游戲有利于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游戲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學家把兒童的創造力描述為“回憶過去的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新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產品”的能力。幼兒不僅從外界吸取知識經驗,而且還想把自己頭腦中的豐富想象表達出來,游戲能夠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例:在游戲“商店”里,我觀察到慧慧小朋友因買不到電腦而苦惱。在游戲評價時,我向幼兒提出,現在電腦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好朋友,但我們這里還沒有電腦出售,怎么辦呢?問題一展開,孩子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用積木做、用紙箱做、用泡沫做……品種多樣。電腦城構建起來了并走進了各個游戲區內。可見創造能使游戲順利開展、游戲發展的動力,反之游戲能調動幼兒的創造力。兩者相輔相成。 (五) 游戲有利于幼兒認知事物、體驗情感、累積生活經驗。 游戲是幼兒自由結伴進行的,它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例:游戲“幼兒園”,幼兒扮“老師”不僅模仿老師上課,帶孩子做游戲,也模仿著老師體貼、愛護學生的情感、態度等.
總之,在幼兒學習生活中開展游戲活動,對兒童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為幼兒創造適宜于他們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的幼兒園生活;使幼兒能擁有快樂的童年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能寓教于樂,適合幼兒身心發展,引導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為幼兒終身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