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父母教育方式與幼兒健康心理 (摘要)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一生有很大的關系,切不可等閉視之。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在獨生子女比例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家長應當重視學齡前的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充分發揮學齡前家庭教育的作用。 ( 關鍵詞)教育特點 凈化環境 遵循原則 相互配合
對于一個幼兒來說,學齡前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從小給他的種種引導和影響,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使幼兒成長的起點。這個起點好不好,與其子女漫長的一生有很大的關系,切不可等閉觀之 。 我曾遇到過幾件令人深思的事: 某干部 ,每天來幼兒園為自己的孩子擦凈桌凳 ,并再三提醒老師不要讓其參加各項活動...... 某位年輕母親,喜歡給孩子穿各種奇裝異服,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奇形怪狀...... 某職工,要求老師把孩子安排在最前排,并且要求單獨擁有一張桌子...... 某個體戶,送孩子是,對全班的幼兒說“誰如果打罵你,不要害怕,你也...... 此類事例,為數不少,都暴露出學前家庭教育存在著嚴重問題。像這樣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確原則和方法的父母,一味的溺愛嬌慣,姑息遷就,偏袒護短,如此“言傳身教”,長期的潛移默化,量變積累,將會成為學校、社會教育造成嚴重的負效應及不良后果。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也是父母的責任。特別是獨生子女比例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如何培養教育好子女,成為年輕父母、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在整個家庭教育過程中,如何幫助家長重視學齡前家庭教育?如何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揮學齡前家庭教育的作用?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1.家長首先要認清學齡前家庭教育的特點和作用。遺傳素質給孩子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學齡前家庭教育則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這種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第一,學齡前教育開始早,孩子降臨人世,就開始接受“人之初”的教育。第二,時間長。孩子的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家里。第三,關系親密,感情親近,感化作用大,具有權威性。 2.家長要學一點“家教”知識,提高教育素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孩子的父母并不是都學了兒童教育、生理、心理學知識才做父母的。他們之中有的不重視孩子的早期心理教育,有的不懂的教育方法。有一位女老師,過分的溺愛“獨苗”當6歲的兒子用小手抽了她兩個耳光后她還高興地說:“媽的寶貝,真勇敢......”因此,不管文化程度高低,父母都應該學習科學育兒知識,掌握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方法。 3.凈化家庭環境。孩子年齡越小,感受能力越強,可塑性也越大,最容易接受教育,訓練和環境的影響,也最容易養成習慣。有的孩子之所以養成孤僻的性格,任性的毛病,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家庭的環境不好。而這種現象的根源又往往是父母酗酒、賭博,夫妻互不信任、離異、圍繞家庭收支及家務分配、贍養老人意見分歧等。所以這些親人之間的矛盾和爭吵,對于孩子的心理發展極為有害,因為幼稚的孩子往往把父母的言行誤以為行為的準則不加批判地接受,逐步形成一種錯誤雛形。孩子生活在這樣一些家庭,首先得不到基本要求之一-----父母的關懷和愛護。他們沒有時間關照子女,也不考慮子女的心情,致使孩子不可避免的產生沉重的精神負擔和極為不快的感覺。還有些家庭,條件優越,不怕孩子花錢,對其需要毫不吝嗇,造就了一種為所欲為、盛氣凌人的錯位思想。和諧溫暖的家庭,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必不可少,對未成年的幼兒來說,更為重要,因此,必須凈化家庭環境。 4.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A.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馬卡連柯對家長強調:“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進行教育。你們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么穿戴,怎樣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怎樣歡樂或發愁,怎樣對待朋友或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幼兒都有著重要意義。“所以說家長是孩子模仿的榜樣,作家長的應該隨時間點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B.嚴格要求,客服溺愛。蘇赫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幼兒。”嚴是家長對孩子的真正愛護,有些家長卻把溺愛當做愛護。殊不知愛非其道,反會貽害孩子。有一個孩子上幼兒園時常常把別人的東西裝進自己的口袋,老師家訪時委婉地告訴了家長,家長極力袒護,結果上中學時這個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所以,嚴格要求、克服溺愛隱患于未然,才是善教者。C.家庭成員應相互配合,教育一致。有些家庭卻不是這樣,一個嚴,一個松,這個管,那個護,意見分歧,各搞一套。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媽媽控制給孩子零用錢,爺爺奶奶卻慷慨解囊;爸媽要求孩子做點家務,奶奶卻出來告免;有的孩子犯了錯誤,媽媽訓斥,爸爸搞調和,經常為管教孩子爭吵、鬧矛盾。實踐證明家庭成員要求不一致,不僅使教育影響相互抵消會,而且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是非不分,對家長產生不正常的愛憎情感,還會導致孩子利用家長矛盾掩蓋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對孩子教育很不利。 5.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相互配合。家長要了解幼兒園常規教育管理制度和對孩子的要求;和幼兒園保持經常的密切聯系,使雙方對孩子在園、在家表現得到全面、及時溝通;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的工作,按照幼兒園和老師的要求對孩子進行教育;與幼兒園、教師有不同意見時及時反饋、統一,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牢騷,價格低幼兒園和老師的威信。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