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一起走進圖畫的世界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上冊第7課《初識畫圖》。主要內容是初步接觸Windows里自帶的“畫圖”軟件,主要向學生介紹了軟件的啟動、退出和主界面基本組成部分。“畫圖”是小學生在剛剛接觸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學習的第一個重要的應用軟件,也是他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內容。“畫圖”軟件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并且為后續學習較難的課程奠定重要的基礎。本課只是“畫圖”軟件教學的一個開端,主要是引起學生對學習“畫圖”軟件的興趣,激起同學們用“畫圖”軟件創作圖畫的欲望。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習內容,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前面剛剛學習了信息技術的一些基礎知識,了解了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知道了計算機的主要構造,也初步掌握了“鼠標”和“鍵盤”的操作。在此基礎上,引入 “畫圖”軟件的教學,利用美麗的圖畫,激發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而且“畫圖”軟件的難度并不高,學生比較容易上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過要想用“畫圖”軟件畫出漂亮的圖畫,就必須熟練操作鼠標,掌握畫圖工具箱的用法以及運用美術的一些技巧,并不是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通過對“畫圖”軟件的學習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三、教學目標 目標維度 行為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打開和關閉“畫圖”軟件的方法,認識“畫圖”界面的基本結構。 過程與方法 能知道各種工具的名稱,了解它們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畫圖”的興趣,并通過學習“畫圖”軟件,激發同學們進一步探索信息技術的欲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畫圖”軟件界面的組成部分。 難點:初步了解工具箱中各種工具的名稱和作用。 五、教學資源準備 用“PowerPoint”自制教學課件,自制“工具箱”和“顏料盒”的彩色掛圖,準備一些獎勵用的小獎品。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圖畫嗎?你們平常都是用那些工具畫圖畫的? 老師上次請同學們回家后創作一張美術作品,今天帶來了嗎?請大家把手里的圖畫舉起來,讓老師和同學們欣賞一下。 學生展示用傳統美術工具制作的繪畫作品。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趣導入 大家覺得這位同學畫的怎么樣?好在什么地方?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老師今天也帶來了自己畫的幾幅圖畫,大家看一下,覺得老師畫的怎么樣? 你知不知道老師是怎么畫出這幾幅畫的呢? 對了,老師用的工具就是windows系統里面的“畫圖”程序。 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一樣,用“畫圖”程序畫出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初識畫圖”。(板書:初識畫圖) 學生討論彼此作品的亮點與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初步知道要畫的好看,需要掌握哪些要素。 利用學生平常熟悉的美術工具來引入電腦繪畫軟件的教學,在比較兩者不同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在計算機上“畫圖”的興趣。 新授 哪位同學以前接觸過“畫圖”,那你能不能告訴全班小朋友,怎么樣啟動“畫圖”程序呢? “畫圖”程序和windows的絕大多數軟件一樣,都是單擊“開始”按鈕,鼠標指針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單擊“畫圖”命令。
(板書:開始——程序(P)—— 附件——畫圖) 請同學們自己找到“畫圖”程序并啟動,比一比,看誰第一個完成。 學生學習打開“畫圖”軟件的方法,并實際操作。 在學生原有的電腦操作基礎上,教授打開軟件的方法,并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加深印象。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授 大家仔細觀察,“畫圖”的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畫圖”窗口除了有標題欄、菜單欄、狀態欄外,還有一些特有的組成部分,誰能把它們指出來,猜一猜它們的作用? 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適時給出各部分的標準名稱(板書)。 1、畫圖區:在這個窗口中,有一大塊空白區域,這就是用來畫畫的地方,我們把它叫做“畫圖區”。 2、工具箱:畫畫當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畫圖區的左邊就有一個工具箱。 3、工具狀態選擇器 4、顏料盒 老師覺得留給我們畫畫的地方太小了?怎么樣把畫圖區擴大呢?誰會? (只要把鼠標移動到畫圖區的右下角,變成雙箭頭,拖動鼠標就能改變大小,和改變windows窗口的大小是一樣的。) 注意,老師要變魔術了,仔細觀察,窗口發生了哪些變化?(工具箱和顏料盒沒了)其實,“畫圖”程序可以很方便的隱藏或者顯示工具箱和顏料盒,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樣隱藏或者顯示工具箱和顏料盒啊?這節課如果最后有時間的話,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下這方面的內容,好不好? 本論文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用“畫圖”程序畫畫,和我們平常美術課上的畫畫可不一樣,首先得掌握各種畫圖工具的用法,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啊?看書自學P32頁第二部分。 學生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匯總得出結論。 學生演示方法。 學生在看書的基礎上初步了解工具箱。 由于學生在學習“我的電腦”一課時,已經知道了windows窗口的基本組成部分,通過知識遷移,“畫圖”軟件的標題欄、菜單欄、狀態欄并不難掌握,而又因為“畫圖”軟件特有的畫圖區、工具箱、顏料盒等形象比較直觀,學生很容易就能猜出它們的大致作用,教師適時給出它們的名稱即可。 通過快捷鍵隱藏工具箱和顏料盒,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深入探究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授 工具箱中有多少的按鈕? 這么多工具怎樣來記呢?不要著急,把鼠標移到其中一個工具按鈕上,停留幾秒鐘,你會發現什么?(出現此按鈕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鈕本身也能幫助記憶。 那工具箱中的各種工具有些什么作用?怎樣使用呢?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嘗試。 教師和學生單獨交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收集學生問題。 誰愿意說說你對哪個工具最了解?它的名稱是什么?怎樣使用?請你扮演喜歡的工具,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好嗎?(指出被選中的工具,按鈕會凹下) 大家掌握的不錯,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了,請大家告訴老師,這些是什么工具呢?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選定不同的工具時,在工具箱的底部的工具狀態選擇器分別出現了不同的選擇,可以用來確定所選定的工具的類型、大小和范圍。(教師演示)
一幅好的圖畫當然少不了色彩,你們知道選擇顏色的地方嗎?(在畫圖區的下面的顏料盒)使用時只需把鼠標指針移到你要選用的顏色上,單擊就可以了。
好了,同學們,這節課到這呢就快下課了,那怎樣來退出這個“畫圖”程序呢? (板書:文件(F)——退出(X)) 如果還沒有保存畫好或修改過的圖形,則在退出“畫圖”程序時,屏幕上會出現一個對 學生上機操作,嘗試使用各種工具。 學生邊說邊演示,鼓勵臺下學生向臺上演示的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法。 學生完成書P33頁實踐園 學生試著選擇不同的工具和顏色,看看工具狀態選擇器的變化和畫面效果。 學生上臺演示,邊操作邊說過程。 初步認識工具箱中的各種工具是本課的難點,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合作研究的方式,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互相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 后面有專門的課文教授工具選擇器和顏料盒,所以它們不是本課重點,教師只要點到即可。 “畫圖”軟件的退出和“我的電腦”退出方法類似,通過知識遷移,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授 話框。這時,如果單擊“是(Y)”按鈕,則保存圖形后再退出;如果單擊“否(N)”按鈕,則不保存圖形就退出;如果單擊“取消”按鈕,則不退出“畫圖”程序。(教師演示) 拓展運用 同學們,現在老師告訴你們,剛才變得小魔術是應用了“畫圖”軟件的快捷鍵CTRL+T和CTRL+L,快速隱藏了工具箱和顏料盒。其實“畫圖”軟件還有很多秘密,等著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發現它們,大家愿意嗎? 回應了前面設的疑問,進一步激起學生深入研究學習“畫圖”軟件的興趣。 總結 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畫圖”程序,學會了怎樣進入與正常退出Windows的“畫圖”窗口,以后我們再來進一步學習“畫圖”程序的使用。
七、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緊扣書本,把時間留給學生。 本節課的設計我還是偏向于一堂家常課,課堂教學中避免了“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在25~30分鐘左右。緊扣教材,精講多練,給學生以讀書和獨立思考、實踐的時間,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領和答疑解惑的作用,。 2、充分挖掘教材,合理補充教材內容。 這節課教材內容較簡單,主要內容為打開和關閉“畫圖”軟件以及認識“畫圖”窗口。如果光是講解書上的內容,肯定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于是我在原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工具箱和顏料盒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了“畫圖”軟件的功能和作用,通過他們動手實踐,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創設情境,突破教學難點。 工具箱的工具比較多,要讓學生一下子記住他們難度較大,于是我先是讓學生猜一猜各種工具的名稱和可能的作用,然后在看書以后,實際使用中驗證自己的猜想,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我還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扮演各種工具,代入性的介紹自己,全班同學在寓教于樂中,牢牢的記住了各種工具。 為了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我還設計了快捷鍵隱藏工具箱和顏料盒的環節,學生們顯得十分好奇,充滿了一探究竟的愿望,課堂教學得以順利的展開,課堂氣氛也相當熱烈。 不足之處: 1、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還不夠。 這堂課自始至終還是由老師把握著學生思維的導向,推著他們走向老師確定的教學內容,雖然學生的討論和操作時間并不少,但學生還是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原本打算在課前提出一個總的研究目標和若干個程度依次漸進的小問題,放手讓孩子們去嘗試、去討論、去探究問題的答案,甚至可以提出我都沒想到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最終對“畫圖”軟件有一個最為全面和直觀的了解,教師在其中只是在一旁傾聽并稍加點撥,起到答疑解惑、保駕護航的作用。只是考慮到自身能力有限,對課堂和學生的掌控沒有信心,不得不放棄這個嘗試的構想,頗為遺憾。 2、評價機制流于表面,沒有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 我對學生的評價還僅僅停留于口頭和物質上,流于形式,沒有外在的表現。我想可以事先設計一張表格,讓學生按照學習情況打分,評價結果一目了然,比如還可以將全班同學的表格數據統計、分析,制成班級學習情況圖表,這樣的評價體系會更全面、更客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