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心理應對能力及其培養(yǎng) 【摘要】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競爭日趨激烈今天,學業(yè)的艱辛和快節(jié)奏的生活給渴望獲得知識的學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的心理困擾和壓力,因此是否具備較強的心理應對能力往往成為你成功與否的關鍵。 【關鍵字】心理應對能力 心理健康
近來,社會產生的一些因素對學生心理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學生要經受住來自各方面的影響與壓力,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從學校方面來講,激烈的競爭使學生陷入極度的緊張、焦慮中;而對家庭方面而言,家庭暴力,父母離異往往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從社會方面來看,一些不正之風也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然而青少年學生正出在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缺乏一定的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會導致學生發(fā)生一些心理行為偏差。 一.心理應對能力的概念 根據(jù)專家提出“應對”是指“為了處理被自己評價為超出自己能力資源范圍的特定內外環(huán)境要求而做出的不斷變化的認知和行為努力。”因此,我們把心理應對能力定義為:“個體在后天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與生活事件進行交互作用基礎上獲得的、并受先天生物性因素影響的、平衡因生活事件導致的自身心理內環(huán)境的改變和適應外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 二.心理應對能力的組成及其含義 心理應對能力不是個體單一的某種心理特質,而是由應對認知、應對情感、應對意志和應對行為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其中“應對認知”的任務是對面對的事情進行主觀認知,是心理應對能力的基礎成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生活事件的反應強度不僅僅取決于生活事件本身的性質和大小以及環(huán)境特征等緩沖因素,還取決于個體對生活事件的主觀認知水評。“應對情感”是指學生在對生活事件認知時產生的相應的情感體驗。應對情感一產生,就會激起應對行為,同時也會反作用于學生的應對認知,從而影響他們對面臨的生活事件的進一步認知。“應對意志”是應對活動中為實現(xiàn)平衡心理內環(huán)境和適應外環(huán)境變化的目的而自發(fā)產生的行為。“應對行為”則是學生在一定觀念支配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生活事件的反應態(tài)度,是他們達到平衡心理內環(huán)境和適應外環(huán)境變化的手段。
三.對現(xiàn)在心理應對能力普遍缺乏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學習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大,造成了他們對挫折承受能力的下降。由于學習競爭十分激烈,面對每一次考試學生都心情十分緊張,總擔心考試會失敗,受到老師以及父母的批評責備,同學的冷眼嘲諷,以致于產生焦慮狀態(tài),而一旦真的考試失敗,便立即恢心喪氣,情緒一落千丈,挫折感也“油然而生”。 再者是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異,常常受到老師和家長表揚,再加上又是獨生子是家里的“千金”、“少爺”,通常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能力弱,也不善于處理與同學、老師甚至父母的關系,變得沉默不愛說話。 自信心的缺乏也是導致心理應對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過高,把學生的能力想象過高,甚至有時候把學生的一些優(yōu)點也當作缺點來看.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常因一次考試失敗就懷疑自己的智商,于是灰心喪氣,失去自信心。 除此之外老師們在學生的心理教育方面沒有完全做到位。在施教過程中,通常僅僅是灌輸知識而已,這樣雖然能讓學生有知有識,卻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而視另一些另辟思路不循規(guī)蹈矩實際上是脫離他們的教學模式的學生為差生,調皮或者是叛逆不規(guī)矩。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心理。 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盲點也是影響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家長的品格行為是影響學生將來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的許多知識是在平時爸爸媽媽那里學到的而不是在學校里學到的。現(xiàn)在許多家庭的文化氛圍不佳,許多家長常常忙于喝酒應酬又或者是賭博,有些則忙于發(fā)財致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漸漸地使孩子放任自流,最終走向墮落。另外也有些家長品行不端,行為放縱,對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有許多家庭對獨生子女寵愛有加,使得他們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受不得半點艱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三。培養(yǎng)心理應對能力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壓力觀。通常我們對因生活帶來的壓力持一種較片面的看法,沒有認識到社會就是一個壓力場,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然而學習生活導致的壓力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傷害。如果觀念消極的話,就算是很平常的小事也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要指導學生對生活壓力進行分析,讓他們能全面地看待壓力,樹立起積極的應對觀念。也可以通過課程、講座或其它形式,傳授給學生一些自我調節(jié)方式,或者傳授應對、應激、壓力等理論,使學生在面對很大壓力的時候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 再次,我們要著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事物。讓他們認識到要做成一件事情,不僅需要努力付出,過程中還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樹立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氣,增強承受挫折的能力。讓他們知道,一個人如果沒有面對挫折的勇氣,只會一味地退縮,甚至一蹶不振那是不會成功的。如果沒有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是自己的基礎再好,也不能保證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最后我們要做的是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學生的心理負擔大多來自學校老師與家長。因此老師和家長之間要及時做好溝通工作,經常保持聯(lián)系,以減輕各自對學生的壓力。另外學校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或開辦家長學校,老師可以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家庭,走出各種家教誤區(qū)。教師則可以提高自身素質,減輕學校教育給學生的心理壓力。潛心研究學生,給學生一定的思想和思維空間,讓課堂充滿一種心理安全感,氣氛也可以變的相對輕松。教師需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無論是情緒、性格、興趣,還是能力、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只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學生的內心,才能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最的發(fā)展和提高,從而使他們達到一種樂于學習的最佳精神狀態(tài)。 四.結束語 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實施挫折教育,不斷增強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應對能力,既是素質教育向每個教育者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yǎng)跨世紀建設人才的迫切需要。 【參考文獻】 [1]鄭維康.青少年心理咨詢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 [2]姚本先,方雙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導論.東方出版中心2002 [3]王浩.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的一些思考.教育與管理. [4] 陳旭編《中學心理素質教育》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