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學期的公共管理學也快接近尾聲,對我而言真的學到了很多,了解到了很多以前聽說卻不熟知的東西,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輪到我做報告的時候我選擇的話題是《形象工程問題》,可以說其實這個話題在生活中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了,但當我著手去查資料作分析的時候卻真正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存在在現今社會上的嚴重性,和大家對它認識上的局限性,我覺得有需要也有必要讓大家了解下形象工程的本質。 備受社會矚目的《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已于7月25日由新華社發布,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舉措。這一決定特別提到要建立政府投資責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詢、投資項目決策、設計、施工、監理等部門和單位,都應有相應的責任約束,對不遵守法律法規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其實形象工程本身并不是什么壞事,城市有城市的名片。目前的城有市競爭力之爭,有愈演愈烈之勢。在這種大氛圍下,城市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加強文化管理,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為城市的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創造了條件。城市以自身的條件為基礎,重視形象建設,是科學的。可是,目前在我們國家的一些地方,地方官員片面追求政績,大修形象工程,熱衷于搞一些花架子、無效益、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一方面,是這些工程能討上級領導的喜歡,為他們升官鋪平道路;另一方面,是因為搞這些工程即使是毫無用處、浪費錢財,但他們本人無須為此付出任何代價,不要為投資失誤而承擔責任。沒有多少人,修個超級大的廣場;為樹立形象,在小縣城秀5星級賓館,美其名曰是為了招商引資的需要……這種行為我們是要堅決抵制的。 現在我就用稍微介紹幾個案例先讓大家了解下一些純粹的形象工程,這些工程不僅勞民傷財,而且華而不實。在重慶的忠縣黃金鎮,鎮政府舉債修建豪華辦公樓,然而老百姓走的還是石子和爛泥巴的小路,村民反映為了修建辦公樓政府征收老百姓的土地,至今補償款還未落實,百姓基本保障都未實現。華麗的外表下是老百姓用生計換出的代價,試問辦公樓再漂亮如果不能給老百姓辦事又有什么用呢?陜西一貧困縣辦各用比賽,兩月花費數百萬,其實一般的晚會、活動花費再大也不太會再社會上引起如此大的反響,然而對于一個居民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的貧困縣搞如此活動不僅讓我思索在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時,我們 是不是更應該先解決老百姓的額溫飽問題,溫飽問題不解決我們又怎么能順利奔小康呢?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工程,下面幾個是我在做PPT時的案例也根大家分享下: 1、 建設部官員透露,中國662個城市、2萬多個建制鎮中,約有五分之一的城鎮建設存在形象工程拝他舉例說,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一個5萬人口的城市,卻要修能容納6萬人的大廣場的笑話。(新華網) 2、 革命老區湖北省黃岡市為了提升城市品位,規劃并實建設發展龍頭經濟的形象工程挆東方廣場,如今變成了雜草叢生的撂荒廣場。該廣場建設因挪用國債資金、擠占安居用地而被列入審計清單挃。(中國青年報) 3、 江西省豐城市為建形象工程挆新城區而非法征地,已損毀國家級商品糧基地良田近萬畝,并強迫干部群眾融資,引起民怨。厖當地群眾形容豐城新區是道路超過北京三環,廣場超過天安門廣場挃。(新華網) 4、 貧困縣征地建高爾夫球場,失地農民靠撿破爛生活。(瞭望周刊) 5、 遼寧貧困縣800萬建廣場,養不起草坪種小麥。(北京青年報) 但是今天我也想讓大家知道并非所有的形象工程都是我們所排斥的,有時候形象工程是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讓世界更好認識我們國家的有效途徑。
其實一個城市為大家所熟知的途徑主要是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問題。城市文化是人類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以及從外界吸收的思想、準則、藝術等思想價值及其表現形式。城市文化幾乎涵蓋了整個城市人類的所有生產、生活方式,它不僅包括教育、科技、文學、藝術等精神理念和精神產品,而且還包括建筑風貌、街景美化、廣場規劃和設計、雕塑裝飾、公共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實體。城市形象是一種文化感知,是城市整體的公眾印象,是城市文化在景觀上的反映。其內容包括城市形態、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和園林綠化等硬件部分,也包括城市人的行為、市民時尚、城市文明、群體活動和城市政府形象等軟件部分。 世界上形象良好的城市無不具有特有的文化。如巴黎———“ 世界浪漫之都”; 維也納———“世界音樂之鄉”;倫敦———“充滿選擇機會的城市”;羅馬———“古典文化集萃”的城市⋯⋯這些城市的文化為城市形象的塑造創造了無窮的魅力。就我國城市來說,也有多種文化特色。哈爾濱的俄羅斯風情、杭州的江南風韻、上海的海派時尚、北京的古樸之風、包頭的草原文化,無不是以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叩擊著人們的心扉,并表現為某種形象留在人們心中。這些形象表現,往往可以通過一種或幾種主要的城市文化形象要素傳達給受眾。而這些文化形象要素要通過一個媒介讓大家感受到,很大成都上這些就要借助我們的形象工程了。
良好的城市形象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系統,體現在城市文化形象構成要素的物質文化層上,但是一項真正成功的形象工程還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進行城市規劃建設: 1遵從城市文脈,正確處理城市形象 繼承與創新的關系遵從城市文脈,尊重各個歷史時期建筑物的創造性與個別性,通過設計和建造上的特定手法,使建于不同時代的建筑物之間原有的“文脈”在新建設過程中得到延續,實現新老建筑有機結合。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城市的社會結構和人文關系在不斷發生變化,要求不斷塑造新的面貌。在城市形象建設時,必須深入研究城市的歷史文化,貫徹繼承和創新相統一原則,尊重、把握、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典型民居、傳統街道、傳統文化的整體風貌加以保護和發展,使城市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和獨特個性。
2 吸收地方風格和文化精華,保護城市文化形象特色 不同城市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宗教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城市在總體布局和局部景觀特色上都要體現這些文化因素。如北京在總體規劃的修訂中強調從整體上突出古城景觀特色。在方法上以保護為主,利用與發展相結合,包括城市軸線、城廓景觀、道路景觀;對新建筑限制高度,以保護城市中心平緩開闊的空間形態,與傳統景觀特色相協調,達到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創造首都獨特城市形象的目的。歐洲的許多著名城市,如伊斯坦布爾、華沙、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等都精心保護歷史建筑群, 以此作為城市的驕傲。
3 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形象建設的協調發展 要正確處理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形象建設的關系,防止建設性破壞。在制定城市文化形象發展戰略與進行城市形象設計時,必須統籌兼顧保護城市歷史文化和發展經濟這兩個方面。首先,城市經濟結構的建立和調整必須服從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這個基本原則,制止建設那些破壞歷史文化資源的工業項目。其二,城市規劃的建筑密度、建筑層數和色調等,要同城市歷史形成的風格、特色相協調、相適應,使城市新建筑群同城市古建筑、古城風貌和環境融為一體。
城市形象塑造的靈魂在于城市文化形象要素中的行為文化層和觀念文化層。因此其核心是文化的魅力。沒有文化的城市形象是單調的、低水平的,也難以吸引人。城市形象工程不是簡單的把城市外表裝飾一下,修幾條大道,建幾座漂亮建筑,或者把城市搞亮一點,僅僅如此是不夠的,關鍵在于體現城市素質,表現城市文化。
形象工程的確是個令人棘手的問題,在適當的時候建適當的工程那么出來的是一項市政優秀建設,能為整個地區甚至城市,國家增光添彩;但如果在不恰當的地方,建不適合的建筑那么招來的只能是一片質疑,是百姓的不滿和政府財政的損失。 在此我從網上查到了一些關于做出正確城市建設決策需要主要考慮的地方: 首先,確定城市文化的宏觀取向。城市文化的宏觀取向,要符合當代城市規劃建設的先進思想和規范;要體現所在地區的文化精神;要對本城市的性質、規模、布局結構以及人口構成作深入地分析,從抽象走向具體,由分散走向整合,落實到城市文化形象的要素和特征上。城市規劃者要從城市文化入手,在城市主題文化基礎上對城市進行規劃,確定城市主題定位,構建城市文化品牌,避免城市的“同質化”建設。 其次,城市政府應著重解決城市戰略定位和城市文化品牌構建問題,把城市文化品牌構建、城市經濟模式設計、城市戰略定位、城市主題設計融合在一起,根據城市歷史發展的自然景觀特質、人文景觀特質、區域經濟環境特質,對城市特質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形成城市主題文化經濟、文化有機鏈條。
只有政府官員把國家、城市、地區當成是自己的家,把建設市政看成是用自己的千建自己的家園,那么我們的形象工程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效,不僅作為一個城市地區的形象,更能真正成為人們心中城市的縮影,真正體現城市文化,筑建城市形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真正的形象工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