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集: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職能轉變 摘要 …………………………………………………………………1 關鍵詞……………………………………………………………… 1 一、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市場失靈……………………………… 1 (一)市場失敗………………………………………………………1 (二)市場缺陷………………………………………………………3 二、政府干預不當的后果:政府失靈………………………………4
(一)政府失靈的定義與類型………………………………………4 (二)政府失靈的原因………………………………………………5 三、參考文獻…………………………………………………………7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至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職能轉變。 摘要:因為存在外部性、壟斷、信息不對稱、公共物品的生產與供應失靈等導致的市場失敗和收入分配不公、宏觀經濟不穩定等方面的市場缺陷讓市場失靈成為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但干預不當會導致政府失靈。理想的政府干預的范圍應該是在“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之間。 關鍵詞:市場失靈;政府失靈;政府職能轉變 一、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是指由于市場的內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條件缺陷引起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的某些領域運作不靈,導致資源配置無效率或低效率。根據市場失靈的原因,市場失靈主要表現為市場失敗和市場缺陷。 (一)市場失敗 1、外部性引起的失靈 完全競爭市場要求所有產品的成本和收益都內在化,即產品的生產者要承擔生產這一產品而給社會帶來的全部成本,同時這一產品所帶來的好處都歸這一生產者或該產品的購買者享有。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產品或服務具有外部性,會產生外部效應。外部性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外部性,即產品或服務給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帶來了利益和好處,但所有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補償。如花農養花為養蜂人提供了充足的花源,而養蜂人卻未給花農任何補償。另一種是負外部性,即產品或服務給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帶來了損害,但受損者沒有得到應有的損失補償。例如,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氣、廢水會污染環境,使生活在這一環境中的人們都受到損害,而受損者并未得到補償。污染者也沒有承擔相應的污染治理成本。在存在外部效應的情況下,成本和收益不對稱,其結果會遠離帕累托效率狀態。因為個人進行決策的時候,只是將其實際承擔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進行比較,在無須對外部成本進行補償的情況下,個人實際承擔的成本會小于其活動的總成本,因而會過量從事產生外部成本的活動,由其決定的產出規模會大于社會需要的最優規模;相反,在外部收益得不到補償的情況下,個人的選擇是較少地從事該類活動,由其決定的產出規模會小于社會需要的最優規模。顯然,這都不是資源的有效配置。 2、壟斷導致的市場失靈 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前提是自由的、充分的競爭,但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競爭是不完全的,存在著壟斷問題。它表現為市場上出現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家供應商、甚至是獨家壟斷的局面,壟斷廠商通過操縱物價,牟取暴利,使市場均衡作用失靈。市場本身就有一個悖論:所謂市場的良好狀態是競爭狀態,不管是完全競爭的理想狀態,還是壟斷競爭這種市場狀態,只有保持競爭,市場機制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可是,對于規模經濟敏感的部門,市場競爭有一種趨勢——生產經營規模越大,效益越高。這種趨勢導致積聚和集中,導致壟斷,從而抑制競爭。可以說,市場競爭本身具有走向壟斷的趨勢,尤其是在規模經濟意義顯著的行業,這種趨勢更為明顯。壟斷反過來又抑制競爭,抑制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妨礙經濟效率的提高。 3、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市場失靈 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假定條件是“信息是完全”的。比如說,買者清楚地知道市場上各個角落各種商品的價格和質量,雇主清楚地知道被雇者的行為特征等。但在現實中,信息一般是不完全、不對稱的。所謂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交易的各方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等,買賣雙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質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較多的相關信息,處于信息優勢地位,而另一方則處于信息劣勢地位。信息的不對稱會破壞市場機制運行的“優勝劣汰”的作用,以致出現“優汰劣勝”的資源配置。 4、公共物品生產與供應失靈 公共物品(包括準公共物品)是私人不原意生產或無法生產,抑或無法全部生產,必須由政府提供,或者由政府和企業、個人共同提供的產品和勞務。公共物品不能像私人物品那樣在市場上被自發而有效地生產出來,適用于私人物品的市場定價和資源配置等原理,未必適合于公共物品。因此公共物品一般只能由政府財政的方式來配置,或者在政府參與下配置。 (二)市場缺陷 1、收入分配不公 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不可能完全實現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場機制在解決分配不公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市場經濟運行的目標是追求效率最大化,各經濟利益主體考慮的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沒有外力維護收入公平分配的話,那么社會的貧富差距將會變得嚴重起來,直至危及社會穩定。第二,在存在壟斷的情況下,價格會嚴重背離價值,從而使部分人獲得不合理收入。第三,市場競爭的初始條件不均等導致收入的差別。在市場經濟中,人們的資源稟賦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機會和條件是平等的,經濟運行的結果必然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第四,經濟運行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均衡導致非個人原因的收入差距。第五,在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下,生產要素供求狀況的不平衡必然形成要素收入的不合理差距。 2、宏觀經濟不穩定 市場經濟的自發運行,時常會出現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周期性波動、國際收支失衡等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價格信號在某些重要的市場上并不具有伸縮自如、靈活反應的調節能力。另一方面,不同經濟主體在實現其經濟利益時的過度競爭也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求大于供和供大于求的不斷反復。所以,自由放任的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失靈,不僅表現在微觀經濟領域,在宏觀經濟領域同樣存在。 二、政府干預不當的后果:政府失靈 (一) 政府失靈的定義與類型 1、政府政策的低效率 即公共決策失誤。相對于市場決策而言,政治決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具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存在著諸多困難、障礙或制約因素,使得政府難以制定并實施非常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導致公共決策失誤。 2、政府工作機構的低效率 政府工作機構的低效率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政府某些部門壟斷了公共產品的供給,沒有競爭對手。就有可能導致政府部門的過分投資。生產出多于社會需要的公共產品。其次,官員花的是納稅人的錢,由于沒有產權約束,沒有降低成本的激勵機制,使行政資源趨向于浪費。最后,從理論上講,政治家或政府官員的權力來源于人民的權利讓渡,因此,他們必須服從公民代表的政治監督。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這種監督作用將會由于監督信息不完全而失去效率,監督者可能為被監督者所操縱。 3、政府活動損害了市場效率,而又沒有達到相應的公平目標 在公平與效率上,政府從長遠利益和社會穩定出發,往往在某些方面傾向于實行公平的政策,但如果實際結果既沒有達到公平目標要求,又犧牲了效率,就出現了政府失靈。 (二)政府失靈的原因 1、信息不完全 如同私人部門的決策面臨信息不完全一樣,政府部門制定和決策也有信息不完全的問題。政府制定并實施正確的經濟政策的重要條件是,必須獲取和掌握有關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全面、準確的信息。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獲取充分信息的昂貴成本,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政府都是在不完全信息狀態下進行決策的,它并非必然比私人經濟主體具有信息優勢。這樣,依據不全面也不準確的信息制定的經濟政策,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2、政府目標與社會利益間的不對稱 這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分析。首先,政府的決策過程具有復雜性。無論是投票決策,利益團體妥協決策,還是精英決策,都不能夠絕對保證政府的決策完全反映公眾利益,而這樣的決策付諸實施的結果,必然不能夠實現全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政府的組成人員也具有自利性。政府未必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者。它極有可能淪為某些特殊利益集團手中的工具,而此時的政府干預就會偏離和犧牲公眾利益,從而不能夠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狀態。 3、政府干預是有成本和副作用的 政府協調如同市場交易一樣,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或代價。政府對經濟實行規制或干預就要維持一支龐大的職能機構,這會大大增加行政開支受規制的企業為了應付政府的審查和繁瑣的行政程序,也要耗費巨大的社會資源。如同許多藥物在治病的同時都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一樣,政府干預的副作用,是任何一項政策或調節措施都會產生的。比如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而實行價格規制,就會造成價格扭曲,從而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產生錯誤引導;為防止經濟衰退而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必然會增大政府開支,出現財政赤字;為緩解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實行收入調節政策,會影響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造成經濟效率低下等。這種干預的副作用是任何性質的政府都逃避不了的兩難困境。 4、政府干預的結果有時候是不確定的 市場失靈的存在只是表明了政府干預的必要性,但政府干預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確定的。這是因為:第一,政府效應具有滯后性。即一項政策從實施到生效,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在這段時間里,經濟情況可能發生變化,甚至需要實行相反的調節政策。第二,經濟主體的理性預期,即經濟當事人通過對政府的政策動向進行分析、預測,然后基于自己利益的預防性措施。由于理性預期的存在,政府政策的競爭力必然遞減,甚至無效。第三,當某項政策不利于微觀經濟單位的營利目的時,微觀經濟單位就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采取某些措施抵制政府政策,這就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參考文獻 [1] 馬國賢,中國公共支出與預算政策[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 謝自強,政府干預理論與政府經濟職能[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3] 蘇曉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論[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4] [蔓]保羅·薩繆爾森、威靡·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2版)[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