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畫圖》的種種 昆山國際學校 狄晶晶 郵編 215300 摘要及關鍵詞:在《畫圖》教學中運用一些精心策劃的教學設計來形象生動來教授一些較難工具的用法,既可以使學生有效地掌握工具的用法又保護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積極性,一舉兩得。 畫圖 工具 形象 比喻 興趣 畫圖軟件是江蘇省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基礎模塊中的一個學習內容。在認識了鍵盤、學習了鍵盤輸入這段比較枯燥的課程之后,特地濃墨重彩地安排了這個軟件的學習,大大地保護了剛剛接觸電腦,還不能熟練運用鍵盤的孩子們對電腦操作學習的積極性。 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心理上渴望親近電腦,但在技能上又不能隨心所欲地駕馭電腦,尤其是對于鍵盤的操作,認識容易運用難,想熟練運用更難,是需要打持久戰的。在今后的學習中必須循序漸進地進行有計劃的訓練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一旦在接觸電腦伊始就讓他們感到了困難和機械,他們的積極性就可能受挫,并對電腦操作產生敬而遠之的態度,甚至滋生畏難情緒,這都不利于以后孩子在這門課程中的發展。教材在此時及時地穿插了畫圖軟件的學習,比較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直觀形象的工具對孩子來說有親切感,操作簡單易學對孩子來說有滿足感,作品色彩豐富對孩子來說有成就感,這樣在恰當的時間恰當地保護了孩子的積極性,并很大程度提高了孩子們對操作電腦的興趣,為以后的其他技能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多年教一年級小朋友學《畫圖》的過程中,我對這個軟件有了更細致深入的了解,同時對怎么樣能教得有趣學得容易也有了以下的一些感觸,且聽我一一道來: 放大鏡的問題 在上《畫圖》第一課時,孩子們就給我出了難題,就是關于放大鏡的問題。在我提出“怎樣使畫布變得更大些?”這個問題時,很多曾經接觸過這個軟件的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喊出了“放大鏡”!于是我被他們牽著鼻子去解決放大鏡的問題,被迫講了10分鐘關于用放大鏡放大畫布和利用畫布周圍的小方塊放大畫布的區別。后來再給其他班級上課時,我特地準備了兩張紙,一大一小,用一分鐘時間來解決這個半路殺出的放大鏡。先出示一張小紙,提問:如果隔著放大鏡看這張紙,怎么樣?同學們回答變大了,然后再出示那張大紙,接著問:但是實際上那張小紙是不是真的跟這張大紙一樣大了呢?——不是,它還是原來那么小。這樣同學們就明白了用放大鏡放大的畫布只是看起來大了,而實際并沒有變大,真正要讓畫布變大變小可以利用拖曳畫布周圍的小方塊來實現,這樣將同學們引導到改變畫布大小的教學內容上來。教材在第12課《修改圖形》中安排了放大鏡的學習,鑒于小朋友們對放大鏡的了解,我設計了這樣的過程:1、請同學們畫星星,越小越好;2、選出公認畫得最小的星星;3、跟老師畫的星星比一比;4、探究一下老師是怎么把星星畫得那么小的?5、最后通過學生或老師來揭示答案:老師是利用了放大鏡工具來畫星星的;6、大家一起來畫小星星;利用這樣的教學設計讓整個課堂顯得活潑很多,而且吸引了大部分同學的注意力,在跟老師比星星的時候喚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于是課堂上個個都在快活地使用放大鏡。 封閉區域的顏色填充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我采取的是過失法和觀察法教學。 1、鋪墊:請同學們先觀察填充工具,它像什么?引導同學們順著“桶——水桶——裝了顏料水的水桶”的方向觀察; 2、事先準備好兩個基本相同的圖形如下:
3、老師將用這個裝了顏料水的水桶分別對這兩個圖形涂色,第一個涂紅色,第二個涂黃色,請同學們注意觀察; 4、對填充操作后的效果進行分析,為什么黃色的五角星沒涂成功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圖形; 5、發現兩圖微小的差異后,老師來總結:正因為第二個五角星的邊緣線上有一個小小的缺口,所以倒進去的顏料水都從缺口中漏出去了,為了達到我們的目的,我們該怎么辦?——補缺口 6、趁熱打鐵地提出“在以后使用填充工具時,我們該注意什么?”來明示填充工具的使用要點。 用顏料水桶來比喻填充工具形象生動,而且對于使用填充工具時需要掌握的注意事項(要填充封閉的圖形)的解釋也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掌握,在發生涂色泄露時孩子們都能主動去尋找圖形上的缺口獨立解決問題了。 選定工具與復制粘貼的問題: 選定工具與復制粘貼是焦不離孟的關系,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同學們在“復制粘貼”時經常會忘記“選定”,然后就有點不知所措了,為了讓同學們對“選定”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并能正確地運用它,我做了以下設計: 出示例圖如下:
我們要來做個游戲:抓住畫布上這只飛舞的小蝴蝶。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抓的; 介紹抓蝴蝶的工具——“選定”,并在選定蝴蝶以后拖動,讓蝴蝶在畫布上“飛舞”,同學們跟著做,一起感受一下“選定”的魅力; 抓住蝴蝶以后,我們要用這只蝴蝶做模板刻一個蝴蝶章,這在電腦里是很容易做到的,用“復制”就可以刻好了;刻好以后我們可以在畫布上蓋出來,在電腦里蓋章用“粘貼”,刻好的章還可以蓋出很多相同的蝴蝶來(連續使用多次“粘貼”)。 經過這樣的比喻之后,在“復制粘貼”操作中忘記先“選定”的同學大大減少了,而且對復制一次可以粘貼多次的概念也容易理解了。 Shift鍵的問題: 在第8課《畫圓》中學習橢圓工具時,需要用到Shift鍵配合畫出圓。想讓一年級的孩子快速地找到Shift鍵也不容易,我會在畫圓之前出示下面的圖片: 先根據圖中箭頭指認Shift鍵的大概位置,然后再根據右邊放大的圖片找到對應的鍵,做好這個準備工作以后,孩子們找到的它速度大大加快了,也不會出現大面積的騷亂了。 曲線工具的問題: 曲線工具的使用是一個讓我比較糾結的問題,畫雙彎曲的曲線和畫閉合水滴式的曲線都還比較容易演示,但在畫單彎曲的曲線時,當用鼠標拖曳好曲線的弧度后,需要在確定的位置重新按一下鼠標左鍵做為定型,這個操作用屏幕廣播的形式演示給孩子們看的時候,孩子們根本看不到你的右手食指在鼠標左鍵上抬起又按下,于是孩子們畫出來的單彎曲的曲線往往不是他想要的弧度,有的甚至畫出一個雙彎曲的曲線,這個時候我只好到出狀況的孩子那里手把手地讓他感受操作過程,出狀況的孩子多了就會感覺比較累,課堂的秩序也不會太好,如何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至今還在思考中…… 零星地說了這些,其實我最想說的是,在教《畫圖》的過程中,許多知識點如果運用了形象的比喻,使用了幽默的語言,上課的語氣稍有改變,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講就會起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也能把《畫圖》上得有聲有色、活潑多彩。
參考文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主編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信息技術》小學部分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用書》等。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